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时间:2022-07-01 05:00:13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中学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为人处事,涵盖古今中外,容包各大领域,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那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二、利用情境感染、潜移默化,激发学生思想感情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和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水平。还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美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了长征路线图和飞夺沪定桥的材料,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经历了一个极端艰苦的历程,这在世界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鼓励了学生,他们好好学习,刻苦读书,树立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三、注意与现实结合,使学生情感升华

其实德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爱国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无论是实现祖国统一还是振兴中华民族。所有的思想品德、社会道德等都需要与时代的步伐相适应。空谈过去是毫无意义,只有通过了解过去,从而认识现在,达到启导未来,才是真正的德育方向。

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还需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以古寓今,古今结合。例如,在讲述五四爱国运动中,现在学生可能不理解当时的学生那种为国家利益头可断血可流的气慨。但我用的是1999年美国轰炸了南斯拉夫大使馆后,广州大中学生上街游行示威作为比较的事例。这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这是他们了解的事情,一时间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就上来了,而对于中的学生精神一下子也就接受了。又如在一节关于1912年青少年崇拜对象的调查问卷的探究性活动课中,我把2002年青年偶像人物进行对比,甚至还在学生中做了他们自己的崇拜对象调查。通过不同年代的调查结果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崇拜对象,如何为自己寻找未来发展方向。

四、在乡土教材中渗入德育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如讲到殷墟在安阳;医圣张仲景人是南阳人;被称作“有道之士”的道家名师列子是郑州人;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的艺苑大家郑虔是郑州荥阳人,他的诗书画三者皆妙;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古名句的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是郑州巩义人等等。学生听了,又新奇又自豪,感觉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实现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国者,必先亡其史’,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总之,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育人德为先,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德育作为出发点,教育我们的孩子们都有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上一篇:天津市民族中学:民族和谐教育,将民族教育传统... 下一篇:浅谈在数学高效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