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识字教学

时间:2022-10-04 11:57:35

浅谈有效的识字教学

摘要:学习语文的基础就是识字,但识字对于刚开始学习的孩子来说仍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愉快的掌握识字方法,从而更好的阅读呢?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兴趣;方法;阅读

G623.22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应该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怎样让孩子有识字的兴趣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激发兴趣,方法多样,快乐识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各种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1.猜谜语

比如,在讲到“蒜”这个字的时候就用了猜谜的方法“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学生们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字。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谜面,让别人来猜。这样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生字,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2.找朋友

在学习生字时,我还经常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生字分为两部分,让学生做“找朋友” 的游戏。有时在小组中进行,有时在全班进行。孩子们玩得快乐的同时又学习了生字。

3.象形文字

在语文课本中,学生首先认识的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可以从图中的插图开始识字,这样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渐渐的书中不再有插图时,象形文字该怎样记呢?我会制作课件出示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学生通过看文字的演变过程,既能记住生字,又能了解汉字的历史。

4.编儿歌、编故事

编成儿歌俗称“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编故事也是一种好方法。比如,在学习“攀”时,因为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不容易记,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要爬上一棵很高的树,别人都认为他爬不上去,可是他用他那双大大的手,抓住树木的树杈奋力向上爬。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终于爬了上去。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告诉他们我讲的就是“攀”字,他们才恍然大悟。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也开始了编故事识字。这样不仅识记了难记住的字,还培养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自主参与、做识字的主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有时我会放手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自主的识字。然后再当小老师到黑板前去教全班的学生,其他小组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提出质疑进行交流。孩子们兴趣盎然,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了识字的主人。

三、阅读中识字

1.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是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把朗x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我们可以在具体的读文中进行识字,同时又通过识字促进了读懂。同时,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汉字的意义”,他们最直观地体会到了“识字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促进了他们“喜欢”汉字。此外,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是识字学习主体,使他们自己在读,使他们自己在选择、有重点地解决识字中的问题,我们在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2.亲子阅读、共同识字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但是想要大量的识字却离不开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好处不少,既进行了亲子阅读又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识字关,识字成了亲子阅读的副产品。而且,在阅读中识字,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孩子很容易真正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及正确用法,多数时候甚至用不着大人多做解释。所以,在阅读中识字的孩子,刚开始自己读书时一般都能读得比较流畅。在阅读时,孩子不需要刻意教认字,只需父母在给孩子读书时,用手划着字句读就能认识很多汉字。

四、识字离不开生活

有人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学语文重在积累,重在习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知识就要运用于生活中,同样知识也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所以生活中识字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教师要指导家长,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走在大街上各种牌匾上、各种广告上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出门旅游时在车站、飞机场、景区都可以识字。此外,孩子们爱看电视,电视上都有字幕也可以识字。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润”字的读音总是记不牢,后来当他想起“润泽花园”这个小区时,这个字便无意地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我们要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总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识字的机会,才会让你的识字量大大增加。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 下一篇:观察·提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