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志愿者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10-04 11:34:15

对青年志愿者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志愿者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曾经以派遣志愿人员的形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援助。中国自己的志愿者则是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志愿者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其数量急剧上升社会团体从1978年前的6000多个猛增到2002年底的13.3万个,其组织机构、服务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影响力不断扩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志愿精神等文化环境不完备,全社会还缺乏较强的从事社会服务的意识,也缺乏强烈的、能持久支持人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因而造成了从事社会服务还没有成为公民经常性的自觉行为。

1、志愿者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志愿者活动最大的组织者是共青团,其在行政上直属于共青团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志愿者往往自发成立各种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它们是处于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从事的是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

2、培训专业性差

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业余性质的,大多数缺乏所从事服务工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志愿者表现的热心有余但专业知识不足。西方的志愿者活动,则比较注重志愿者本身的学习和发展,它涵盖了长期的志愿者素质培训和短期加强式的技能培训。

3、活动资金医乏

我国的志愿者组织对政府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尽管志愿者组织的建立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但自身缺乏社会公信度,没有得到社会泛的认可和支持,公众对志愿者组织缺乏足够的信任,不愿意捐助。资金缺乏的另一个原因是志愿者组织筹集资金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有限。

4、服务领域狭窄

目前我国志愿者活动服务项目少,而且大多内容单一。如针对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大多是在单位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的,如开展一助一活动,结对子、献爱心、送温暖等。同时开展一些助残活动,且形式较为单一,服务领域较为狭窄。

二、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办法

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志愿者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激励问题。因此,对青年志愿者的激励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法规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具体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分别在文件和法规中对开展志愿者活动作了一些要求。1994年4月,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开展国际老人年活动意见的通知》中对于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大、中、小学的学生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献爱心、送温暖、扶老助困活动,以体现党和政府及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我国最早制定的志愿者服务条例是广东省于1999年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1年8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规定》,2005年6月6日成都市也正式实施《成都市志愿服务条例》。于2006年11月7日颁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其明确规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应落实和保障注册志愿者的权益。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2、共青团倡导奖励

近年来,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如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了暑期大中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暑期都动员大中学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开展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等志愿服务。

全国注册志愿者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由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依据己认定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实行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结合注册志愿者服务业绩,推荐其参加评选表彰活动。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达到30小时的,认定为“一星志愿者”达到60小时的,认定为“二星志愿者”达到100小时的,认定为“三星志愿者”达到200小时的,认定为“四星志愿者”达到300小时的,认定为“五星志愿者”。

3、志愿服务技能培训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志愿者有接受相关志愿服务培训的权利。我国部分志愿者组织根据志愿活动的内容展开相关培训,提高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能力。如200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拔萃双语学校培训基地挂牌成立。它是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培训基地主要开展“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等长期项目并进行社区服务项目志愿者培训、各级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2004年初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培训营,免费轮训大学生环保志愿者。

4、服务形式与内容拓展

青年志愿者在参加大型活动的同时,将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通过参加“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和“新世纪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深入到广泛的城乡社区之中。“一助一”结对服务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国家优抚对象等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由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上一篇:浅谈如何构建CAD课程的高效课堂 下一篇: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