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道德的发生

时间:2022-10-04 11:12:19

论网络道德的发生

摘 要:从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网络道德的发生是对其发生条件、结构和机制进行观念性推理而非发生时间的实证。网络道德的发生离不开网络、道德以及主体三个前提,其标志是一些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新的道德结构的形成。以网络实践为基础的内外机制共同作用促使新的网络道德结构生成。回答网络道德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对于深化网络道德理论、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道德;文化发生学;网络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85-02

对网络道德进行发生学探究并非考究网络道德的起源,即并非强调网络道德事件及其时间实证,而是通过对“网络道德”的发生条件、结构和机制进行观念性分析来解释网络道德为何发生、如何发生。

一、网络道德的发生前提

网络道德发生的首要前提是网络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网络技术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的基本特征,对改变人类日常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工具性价值”。随着网络化逻辑渗透至整个传统社会结构,网络从新“传播工具”上升到新“社会场域”,蕴含丰富而辽阔的文化挑战和机遇。网络使用者由精英走向大众,欺诈、入侵、骚扰、误讯、粗语、剽窃、病毒以及网络色情等各种新的失范行为也层出不穷,网络道德问题真正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其次,网络道德的发生离不开既有道德。网络道德作为人类道德发展新内容,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创新。在网络发展初期,网络道德尚不自觉,人们习惯以既有道德观念、规范、模式来处理网络应用及网络社会中的种种道德关系。随着网络化生活升级,既有道德无法适用网络引发的种种道德冲突时,人们开始思考具有网络特殊性的道德问题。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考虑网络的技术特征及特殊性,既有道德都是他们必须甚至不自觉的考虑内容。按照科学哲学之父库恩的范式理论,任何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都存在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范式”,它包含一套构成认识的基本假定和概念,并预先决定了人们所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和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因此,人们在判断各种网络现象、网络行为的道德价值时很难逃脱固有道德基础。

再次,人的需求和能力是网络道德发生的主体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道德的产生不仅源于节制欲望、追求理性的需要,更源于共同社会交往、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网络条件下,人们交往活动更加纷繁复杂,共同需要网络道德调节新的利益冲突,维护个体和集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欲望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人的主体性为网络道德发生提供了可能。人对网络世界能动感应不仅能主动认识社会交往、协调社会关系的必要性,而且能够主动观察人与网络、虚拟空间人与人、网上人与网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估量人在种种关系中的地位及行为影响。针对网络化现状以及各种需要,人能够自主决定对具体道德的掌握和使用方式,且实践是网络道德发生现实可能的最有力保证,网络道德的认识最终回到网络实践中,落实到个体网络行为,形成网络道德现象。

二、网络道德的发生结构

新的道德结构的形成是网络道德发生的标志。道德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若干部分(要素和环节)组成的等级、层次结构。网络道德的发生结构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

静态的发生结构强调网络道德内部构成要素、组成内容的稳定性。从静态角度看,网络道德作为应用道德是人们把道德应用于网络或把网络运用于道德活动的结果,必然涉及三个主要因素:人(主体)、网络(工具和场域)、道德(内容)。第一,网络主体指能够独立运用网络技术完成一定网络行为活动的人,既包括个人,即网民,也包括由一定互动模式结合而成的个人集合,如网络监管部门、IT企业或其他组织[1]。个体网络道德强调个人在网络道德关系中的自我完善,而社会网络道德则强调网络社会关系中人与人形成的道德共识、道德风尚。第二,从网络的工具性与价值性区分网络道德发生的网络结构可分为“非纯粹虚拟场域”与“纯粹虚拟场域”。前者强调网络的技术特点与应用,指由此引发的网上网下互动的空间模式。后者则强调网络空间的形成与特点,指由此引发的独立网上模式。网络道德包括网络技术应用于既有道德领域产生的道德结构,也包括既有道德应用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道德结构。第三,网络道德中的道德结构相当复杂。狭义的网络道德结构仅指道德这一事物独有的结构,由网络道德价值和规范构成,其中网络道德价值是无形的内容,网络道德规范是体现价值的形式。广义的网络道德结构则不仅指网络道德事物本身,还指网络道德的实现,由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规范以及网络道德实践构成。

网络道德发生的动态结构是指网络道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组成内容之间彼此矛盾着、运动着的动态关系,人、网络、道德三因素的相互沟通、结合与流动,从而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新的道德结构。网络道德新结构、新内容产生的是网络行为活动的展开:一是调节“非纯粹虚拟行为”的网络道德。“非纯粹虚拟行为”是可能发生于网下社会但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才能展开的行为活动,其主体在实名与匿名两重身份中转化,有时是直观的,有时是虚拟的,其网上行为与网下行为具有延续性。此类网络行为对既有道德价值和规范相当依赖,习惯性用既有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指导网络行为,由于此类行为涉及因素广,变易性强,所引发的道德关系最为复杂。为有效调节这一类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冲突,网络主体必须首先立足于既有道德,结合非纯粹虚拟行为的特点,对既有道德进行取舍,从而形成新的网络道德价值与规范。二是调节“纯粹虚拟行为”的网络道德。纯粹虚拟行为是完全发生于电子网络空间的行为,行为过程与网络使用同一。网络主体可能随时获得虚拟特征的存在形态,当无数个体虚拟行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交往时,现实的社会生活同样也就上升为虚拟形态,形成区别于网下社会的虚拟社会。基于网络主体虚拟身份的多重性、匿名性特点,网络主体的行为可以仅限于网络空间,而不延伸至网下社会。由于人际交往活动只发生于网上,不涉及网下联系,此类行为生成、运作和消亡的随意性大,形成于网下社会的既有道德很难再胜任对这种全新行为方式的调节,促使形成以突出网络特点的网络道德结构。当然,上述两类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结构创新并非两个断裂的道德体系,网络主体行为活动的现实性决定了二者是一个整体的道德结构,都是网络条件下既有道德结合网络实践活动所做出的突破与创新。

三、网络道德的发生机制

网络道德的发生机制探讨的主要是网络道德各构成要素、组成部分矛盾运动以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联结方式与生成过程。

第一,根本机制。网络实践将人、网络、道德等诸客观要素有序地搜集、组合,使之运行起来并不断催生出新的网络道德结构。网络道德实践或网络道德认知“主-客”结构同一,是网络主体对网络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双重性的网络主体、网络技术与网络场域的产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网络生活涉及的道德传统等网络道德发生的结构要素,无一不是网络实践的产物。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网络载体的过程中,网下主体变身为虚拟主体,物理空间上升为虚拟空间,一般道德过渡到网络道德。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新生活方式的兴起给道德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网络实践发展需要协调人与网络技术、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的网络道德的出现,网络实践的道德需要驱使人、网络与道德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凭空设想网络道德价值标准,或主观嫁接做些似是而非的判断,都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漩涡。网络实践是检验网络道德价值的唯一标准,只有促进人的自由与网络秩序和谐发展的价值和行为才是应该的。

第二,内在机制。道德只在社会关系发生一定利益冲突的地方才会产生。网络道德的内生机制是立足于道德自身,突出网络道德要素由分散到联结生成新的道德结构的方式与过程,是在社会关系冲突与无序中寻找平衡的过程。首先是应对阶段。网络技术应用之初,网络交往中所持的道德价值和规范多出自于网络主体的“道德本能”,即在网下生活中养成的自然而然的道德习性。面对网络与规范的原始碰撞,虽然网络道德自觉性尚处于被动、甚至盲目,但行为上已经开始将网络与道德因素自觉结合,网络道德现象已经开始。其次是适应阶段。新的网络冲突不断涌现,道德自身需要依靠内源性因素摆脱被动应对的局面去主动寻找适应。网络主体对自身网络行为做历时性改变,通过革新既有道德图式以重新确立对网络环境的适应。随着平衡的推移,网络道德自觉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相应发展和增强。道德意识与道德活动等与网络结合更紧密、更频繁,更自觉,独立的网络道德意识开始觉醒。不再盲目照搬既有道德价值和规范,而是通过网络实践的信息反馈做出预见性的取舍,逐渐呈现网络道德价值的特殊性。同时由于网络使用日益广泛和娴熟,一些约定成俗的网络行为方式、文明礼仪逐渐形成网络习俗,为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网络道德规范奠定基础。最后是反思阶段。

综上所述,通过分别对网络道德的发生前提、发生结构以及发生机制三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回答网络道德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问题。这有助于纠正当前网络道德发生问题上的一些误解,也有助于更新方法,重新审视网络道德的形成、本质、特点以及作用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这对于深入观察把握日益复杂的网络道德现象,建设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道德价值、原则和规范等现实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真继,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03.

收稿日期:2014-10-1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网络言情小说对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研究(14A051)

作者简介:关洁(1977-),女,湖南武冈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道德哲学、网络道德研究。

上一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下一篇:微信传播社会热点事件主要伦理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