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10-04 10:50:17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青少年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教材、学科特点等将法制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数学;小学;法制;教育;渗透

加强对青少年的全面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挖掘和利用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把法制教育渗透教材中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上、下》内容主题图空中、陆地、水上等交通工具时给学生进行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自行车等交通安全知识。在教材中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是与教材内容的自然融合,且有助于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

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没有配合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利用这一学习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利用学校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黑板报、系列宣传窗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熏陶教育。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法制教育――“趣”融其中

教师应该把法制教育“趣”融在数学教材中,引用教材内容给学生讲名人故事,以情动人,赋予它一些情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促进学生良好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渗透法制教育要找准“渗透点”、“渗透时机”

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中要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

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我认为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只有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筑起一片纯洁的法制天空,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彭伟平.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4).

上一篇: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下一篇:试谈新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