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04 07:52:51

谈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模式

一、专业技能对职校生的意义

近年来,各行各业管理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对会计专业学生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越发展,会计也显得更重要。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会计的存在。俗话说:“万两黄金不如一技压身”,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阵地。其教学培养的重点,笔者认为应以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去适应于社会。

不能想象一个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怎样和具有大专、本科文凭的会计人才竞争。因此,职业学校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

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持证上岗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会计工作经历的开始,因此职校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加强会计基本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培训,及时考取会计上岗证、珠算等级证、及会计电算化上岗证等,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后续的培训考试奠定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以“强化实践模块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在校内实训方面,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商务书写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还要通过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的训练,掌握以下核心技能,如会计核算技能、会计分析技能、财务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纳税会计技能、通用财务软件应用技能等。

三、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它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这这门课时,往往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如何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大挑战,虽然很多学校都进行基础会计技能训练的教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一)改变以教师教为主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技能教学模式。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入门课,涉及财会专业知识的许多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枯燥的理论切入教学,教师一心想把全部专业概念、原理知识教给学生,但是学生们要么是心不在焉,提不起学习兴趣,要么就是听不懂而放弃。因为他们心里都不知道学来有什么用,因为这些原理、概念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首先只有积极改变这单一教学模式,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把每个理论环节都与实际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实际感受到会计专业知识在财会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不会产生一种空洞、陌生感,以及由此而滋生的无用论。

其次,教学方法,传统的讲练法、讲授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限制。设问题自学、创设操作性模拟岗位工作问题等方法应该不断推进,如针对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每一定时期一个课题,如头两个星期专门研究会计科目,接下来两个星期研究会计凭证等等,使学生自己学习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个人学习或小组研究,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并提高技能。

第三、采用问题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事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尝试操作,使学生学习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这样教学有了针对性,一方面可以把教师从繁琐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又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就。

(二)通过案例练习,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实习、实践等活动把学生引到典型的实际事件中,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和辩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追求的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育”。

目前,中等职校财经专业的教学形式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描述型,以理论论理论,再加上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学生对财经专业会计处理过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教学方法,同我们中等职校的培养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抛弃传统的“书本教育”,一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出发,突出财经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模式。

首先,应从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入手并进行模拟实习,从中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增长理论知识。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组织好会计基础模拟实验活动,即可采用简单案例进行教学。假期,教师布置课题,让学生参观企业财务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对会计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学会搜集或者自编案例。

其次,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活动,进行简单的“证—帐—表”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从经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从简单的会计尝试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训练中巩固会计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会计基础。

第三、在进行某些概念的教学时,应注重直观性的尝试教学,如什么是原始凭证?机械地讲解、记忆,学生往往难以接受,采用预先布置学生去了解商场地,购买货物的手续是怎样办理的?选中商品后,先由售货员开一张一式二联的单据,由购买者到收银台付款,收款员收款后留一联红票,另一联让购买者凭此领取商品,那么这一联红票实际上就是销售商品最原始的凭证。让他们从生活中去搜集一些收款收据、车票、发票等,在这基础上,提出原始凭证的概念,学生就易于理解而印象也深。这样比单一地采用“制度、规定加解释”的传统教法要容易接受。再次,在了解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后,还必须进行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整体性仿真尝试教学训练,从而以尝试训练推进教学过程,经尝试训练强化财经知识的运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基础会计技能训练模式

抓好会计技能训练,应该从基础会计技能着手。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加强实践性环节。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开展会计技能训练是会计学科教学的客观需要。

基础会计技能训练,是结合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模块式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和两种类型,专项技能训练又细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类。

(一)、专项技能训练的组织运作方式。

专项技能训练按其技能训练内容和目的不同又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和阶段性技能训练。

1、单项技能训练,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技能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技能,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阶段性技能训练,在学习完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比,专项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会计工作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核算课题。

(二)、综合技能训练的组织运行方式。

综合技能训练的训练资料,一般是以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技能训练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到完成技能训练报告,而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会计技能训练。这种操作训练一般应该在单项训练习结束之后进行。

综合技能训练的组织运作方式,一般采用混岗运作方式和分岗运作方式两种。

1、采用混岗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下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各自单独完成(或者两个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全部会计模拟技能训练内容。

2、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下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

此外,还可以采用纯手工实务操作与电算会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高速化的工具已普遍在会计工作中得到应用。新时期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会计理论和方法,还要熟悉微机操作,及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本质最终是就业教育,就目前多数行业而言,始终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的人员不花费岗前培训成本就能直接从事工作,而现在的毕业生不能达到一上班就能顶岗这一要求,从而形成用人单位想用不敢用的状况。而通过加强志业技能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才能较快适应立即上岗的需要。

(河北省无极县职业技术中学)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的心得 下一篇:带学生走好说话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