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4 05:47:42

新课改下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摘 要:新课改的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优化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54-01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新课改需要新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间的和谐互动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他们积极思维,挖掘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更要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努力优化课堂使教与学最终达到最佳效果。物理在各学科中,可以说是最需要理解力的,同学们普遍认为学好物理是很难的。为了积极推行新课改,使物理课堂最优化,本文中根据目前新课改存在的现状,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1 提前安排好课堂教学环节

合理的时间分配和适当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保证要。看一节课是否取得实效,要看教师对课堂时间是否合理分配在感知、理解和实际应用上。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教师,课堂效率不会高,他的课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1)删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在物理课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新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练习,但是有些教学环节是可有可无的,在学习新课中无关紧要的,如对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不太紧密,复习旧知识就可以删去。有的新内容在复习旧知识可以自然地引出来,如果生硬地导入新课会打乱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纯属多余。

(2)合理调整教学环节。要学好物理,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复习和导入环节占用较多时间,那么新课学习和巩固总结时间势必不够用,只能把复习时间和导入时间合理调整。当然,如果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检查复习环节一定要给足时间,从而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样新授会随之缩短,但是也能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果。

(3)适时穿插训练于各个环节。新课程下学习物理,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尽量避免全班集中练习,要把训练贯穿于各个环节,学到哪里就训练哪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 构建物理情境,激发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创造性的使用,把物理知识精心设计成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贴近生活,易化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新授课“摩擦力”一节中,我用拔河比赛创设问题情境,让力气大的一个同学握着涂有油脂的一端,力气小的一个同学握着不涂油脂的一端,比赛结果使他们陷入思索,我乘机引导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学生带着疑惑激烈讨论,兴趣盎然,接着让他们在本节课内容中寻找答案,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3 创造和谐的课堂互动

新课改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的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成这种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认知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极大的学习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走近学生心灵的奠基石,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在物理教学中,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兴其道”。也可以借助物理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事实,适当举例,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物理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秘和高不可攀。这样,学生就会积极钻研,变被动为主动,喜爱物理老师,也就会喜欢他的课,从而,学生就会怀着愉快的心情,渴望在物理课上学到更多。

4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物理的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新颖的方法重新设计知识体系,给学生全新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新设计指的是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巧妙地从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出发,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对知识容易掌握。当学生对知识理解了之后,就会举一反三,融会旁通,产生豁然开朗的灵感。教师可以提前整理好那些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工具性知识,在精选的习题训练中注重重点知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独特的创新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他们就会探究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于是,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随之而产生。

5 用竞赛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改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组内又分为二人组、四人组,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他们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成绩评定以大组为主。分成大组之后,每个小组就是对应组的一份子,他们都想为自己的小集体争光,都有很强的竞争性,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显现出来。教师对学生竞赛的结果要及时作出评判,最终优胜组,可以给与奖励,并做好记载,以便一节课一次评定。优胜组的同学会有成就感而倍加珍惜,继续努力,其他各组会不甘示弱,一定想在下次竞赛中出好好表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好胜心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教学。通过小组竞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主动性和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展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善于通过多种竞争方式激励和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使他们的心智都得到发展。

6 课后要认真反思

新课程标准也重视课后反思。学生反思每节课上留下的疑惑及成长,以待在下一节课上得到解决。教师也要做好这一点,课后要真实记录课堂中的感受,及时总结成败。如教学中的失误,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等等。也可以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某一教学环节或教学手段的运用,甚至可以是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或者是对学生思维反应的认识。通过反思,师生在教与学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无疑是对教学的有力帮助。

7 结语

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教师是课堂上的导演,要用自己至诚的心灵、精深的知识打动和感染学生,演绎出的课堂才会精彩。“教无定法”,无论用什么教法,只要适合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去合作探究,学会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大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 钟启泉,崔永,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上一篇:依托微信公众平台 加强实习生管理 下一篇:SG186电力营销业务系统95598模块应用简介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