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习作评语充满爱

时间:2022-10-04 05:35:05

【摘要】作文评语往往是与那些难教育的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跳出作文这一固定的模式,把作文当作沟通师生情感的通道,那么,我们会意识到,要求学生作文,不如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达到以情促文的目的,真正让作文具有作文味。

【关键词】习作;评语;爱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在几年作文指导过程中,我切实地感受到作文评语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默默地进行着文字交流,思想的交流甚至心理辅导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尝试着用多情而火热的评语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一、作文评语拉近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着渴望被理解,被注意,被爱护的心理。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蹲下来,把学生当作朋友。在给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我一直运用爱的效应,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创设了良好的评价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在教学《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中,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老师,我大胆的向你提一个建议:有时你太偏心了,只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根本不管我们差生,要知道我们也很难过。看到这些句子,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我拿起笔,在旁边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有时忽略了你,但并不是偏心,老师无意间的让你难过了,老师向你道歉,原谅老师,好吗?请相信,在老师心中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样的。你应当相信自己和老师,一定能够成为班上的佼佼者。在发下作文本的以后,这位学生又恢复了自信,不但热衷于写作,而且上课也变得很爱提问题了。每当作文本发下来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本子阅读评语,同学们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历历在目。那长长的惊叹号就像一根通向知识殿堂的绳索引导学生前进,那一份喜悦和自我勉励不胜言表,作文水平也一次比一次出色。以前不看老师的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了。 在我 的教学生涯中, 我有这样的体会:作文评语往往是与那些难教育的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跳出作文这一固定的模式,把作文当作沟通师生情感的通道,那么,我们会意识到,要求学生作文,不如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达到以情促文的目的,真正让作文具有作文味。

二、作文评语是“善意的谎言”,是学生写作的“发动机”

可能不少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个同感,那就是:上作文课难,上好作文课更难,让学生自主写好作文更是难上加难,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老师上作文课交差,学生写作文应付。

其实,我们不妨当一回“骗子”,把以往实话实说作文评语变成“善意的谎言”。班上一位学生,一直是班上的作文“冷门”,他的作文除了应付就是交差,没有得过一次“优”。翻开他以前的作文本,尽是诸如“中心不突出、句子不通顺、牛头不对马嘴”等一些评语。在我认为,这是他作文课失去信心的根本原因。对此,在他以后的作文中,我先不看他的全文,而是在文中尽量找一些好句子,进行批注式评价(当然得先夸夸他),然后在评语中也写到那些句子写得非常好,例如“你的×句话让我感到如何如何”,最后再写一些鼓励的评语。慢慢地,我发现的这个孩子的作文中,好的句子越来越多,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对他的作文要求越来越高,当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个活动中,我扮演了一名“骗子”,向孩子们说了“善意的谎言”,就是这些善意的谎言让孩子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因为这也是老师对他们的爱,学习越发有兴趣。

如果说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情,那么教师的评语更离不开爱。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兴趣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老师对他的赞扬鼓励。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人”,他的鼓励和赞扬会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身持肯定、相信的态度。当学生把作文当作向老师表露情感的舞台时,教师的评语就是展开教师对学生寄寓深情的天地。

三、作文评语是指引学生远航方向的 “指南针”

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要实现这些要求,要使评语能用之此后之实践,就必须注意评语的启发性和鼓励性。

孩子们的认识是片面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有时甚至是扭曲的。由于是小学生,因此在他们的作文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不健康的想法。如果不及时给他们引导一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位学生,从她的作文中得知,她自小父母双亡,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造成了她的忧郁、敏感、自闭的性格。在写有关父母的作文时,她在文中写到:我没有父母,我恨有父母的同学。为了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受围绕在她的身边快乐和幸福,我又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每个人的幸福是因为有亲人的存在,幸福着能住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经历风雨,幸福着能共同呼吸清鲜的空气……当这一切消失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和痛苦呀!你虽然没有父母,但你有很多亲人,因为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都是你的亲人,试着敞开心胸接纳并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会发现原来幸福是这么的简单。老师希望你能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而且,老师愿做你最亲的亲人。

这位同学看过评语后,因为在评语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心中的郁闷便渐渐消除了,笑容渐渐多起来了,学习也越来越带劲了,不懂的地方都来请教老师和同学们,又和班级融在一起了。

在作文评语中,教师用一颗爱心写评语,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对教师来说三言两语、信手拈来的作文评语,对学生可是字字重千斤,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作文评语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交流的桥梁,精彩的评语为学生捎去点点温情。

让我们共同来呼唤“爱”的作文评语吧!

上一篇: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下一篇:播撒爱的阳光,让花儿都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