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课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时间:2022-10-04 04:16:17

谈谈初中数学课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从台前推到了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教学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推理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探求问题的答案的教学过程。这一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其应用,对教师的教法选择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了问题教学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变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出问题,以疑导读,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弹跳力,自己跳过横杆”。

问题教学法把教师主导的课堂导入转变为向学生提出问题,以疑导读。教师从教学大纲出发,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地探求和思考问题,发挥学习主动性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我设计的自学指导问题为:

1.双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和椭圆相比,定义中的关键词与关键条件是什么?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形式是什么?方程中a、b的含义和大小关系是什么?

3.如何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从而求出焦点坐标和焦距?

4.如何利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简单明了但针对性强的四个问题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又有助于引领学生去进行目的性、针对性的阅读,从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补充,共同提高。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原有知识结构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以前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学生会感到“数与代数”学习的困难,数学体系的设置也是原有知识结构重要的原因。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谈谈看法。

(一)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特别是建模的思想。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

以方程为例,学生已经学了一点方程及字母表示数等相关知识,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有一个直观了解,这是学习方程的基础。小学与中学学习方程确实有明显的差别,由于以前不要求负数的运算,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有关负数的运算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以前知识掌握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正确处理好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初中阶段以前只是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到了中学,我们要学习一些数学模型,比如说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等。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建立一个模型,并解答这个模型,最后应用这个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在解决一些极大值、极小值问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

初中阶段很多的数学模型都得益于以前部分知识的学习,这种建模思想是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这种意识。

(二)注重知识的迁移,概念的认识和深入,有延伸的思想。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布局进行教授,重视由具体的直观现象向事物的普遍属性迁移,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深化和迁移。

例如,在学习实数中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有理数的加法比正数的加法从意义上扩大了范围,也就是出现了负数。在小学处理异号数相加的应用是通过减法运算去解决的,那么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我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加法变减法。在引入概念时,我同时对各个数、形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认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大纲中提到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来刻画一般性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这个在以前只能是初步的体验,到了中学,有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模型,有了方程的一些运算,有了式的运算,便能充分体会到符号能够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因此,教学中要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关键词:一个是模型;一个是符号的意识;一个是运算。符号的运算,迁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不断改进教法,注重原有知识结构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上一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专升本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