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汗腺破坏术根治腋臭

时间:2022-10-04 02:21:46

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汗腺破坏术根治腋臭

腋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以青壮年多见。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效果各异。笔者在对8例腋部皮肤进行病理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4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46例,其中男76例,女70例,年龄13~45岁。以往曾行药物注射35例;行激光或电离子治疗29例;行药物注射后又行激光或电离子治疗者18例。

2 病理基础

选取腋臭患者。手术中自切口边缘切取从表皮到皮下浅层脂肪标本,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汗腺分布情况。

共8例腋部皮肤,全部为右侧。女5例,男3例,年龄13~35岁。

光学显微镜下见真皮下有大量汗腺聚集,真皮内几乎见不到汗腺组织。8例标本所见相同。

3 手术方法

取患者平卧位,两臂外展上举,两手置于枕后,使腋部充分暴露。剃除腋毛,沿腋部中央皱褶线设计一横行切口,再在其两端以钝角位置各设计一纵行切口, 使其成“Z”形。切口长度相当于所在区域长度的 1/2,并切掉约0.5 cm宽切口边缘的皮肤,以使创口对合整齐。局部麻醉生效后,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在脂肪浅层锐性剥离到腋毛边缘区。翻开皮瓣,直视下剪除所有真皮下组织,包括汗腺、毛囊及部分脂肪等,彻底止血。用11号刀片在每侧皮瓣上打3个左右直径约为2 mm的小孔,以防血肿形成,再用3-0线原位缝合皮瓣,每侧视剥离区大小“绷线缝合”2~6针,并在上下两侧缝3~4对打包线,然后用庆大霉素纱布打包,外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术后肩部制动,嘱患者尽量少活动,6 d后拆除打包线,10 d拆线。

4 结果

伤口I期愈合者140例,皮瓣部分坏死6例。桡神经轻微损伤一侧,伤后3个月恢复。随访60例,0.5~4年,术区瘢痕不明显,对肩关节活动无影响,手术区边缘仅有少许毛发生长,异味完全消除。

5 讨论

5.1 腋臭是局限性臭汗症的一种,使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有机物质被细菌分解所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特殊的刺激气味,常见于青春期,女性多见,有家族遗传性[1]。治疗腋臭以往有沿腋毛边缘梭形切除缝合法、激光或电离子烧灼法、药物注射法等,上述方法因具有术后瘢痕大,可影响肩关节活动或复发率太高等应用者渐少。近几年又出现了“Z”成型术及毛囊修剪术联合应用根治腋臭[2] 、毛囊修剪术治疗腋臭及腋毛增多症[3]、多部位小切口皮下剥离术治疗腋臭[4] 、抽吸术治疗腋臭[5]、小针刀疗法治疗腋臭[6]等治疗方法,效果各异。而本文介绍的是在直视下彻底破坏汗腺的同时,将整形外科常用的切口设计、绷线缝合、打包包扎、植皮技术及无创操作等行之有效的技术应用于腋窝这一特殊部位,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如皮下血肿、皮瓣坏死、伤后瘢痕明显甚至影响肩关节活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5.2 通过对8例腋部皮肤标本的病理观察,证实腋部大汗腺几乎都位于真皮下,这就为用单纯汗腺破坏术根治腋臭提供了理论基础,说明只要将紧贴真皮下的软组织全部剪除,绝大部分汗腺组织将遭到破坏,腋臭完全可以一次根治。

5.3 腋部呈一窝状,再加上肩关节活动度大,该区手术除易发生皮下血肿、局部皮肤坏死、创口感染、创口裂开等外,其余并发症少见,但该组出现了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查找原因是在缝线打包时,因为患者较瘦,进针时刺到了神经,而患者也未告知有手指麻木等,直到术后第6天,患者才提及此事,为时稍晚,虽术后3个月功能完全恢复,也应引以为戒,故术中在缝合打包线或绷线缝合时应告诉患者,如有瞬间过电感觉或手指麻木应及时告知术者,以防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5.4 本组皮瓣部分坏死的病例均发生在开展该手术的早期,因恐手术破坏汗腺不彻底,故将部分真皮也去掉,使局部成了中厚皮,虽也按植皮要求行打包包扎,但还是有部分皮肤坏死。以后通过病理证实只要去除真皮下组织即可根治,及时改进了手术方法,从而保证了手术切口的I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88-489.

2 杨东元,张立宪,罗锦辉,等.Z成型术及毛囊修剪术联合应用根治腋臭.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3):150.

3 汪勇,柳大烈.毛囊修剪术治疗腋臭及腋毛增多症.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6,7(6):302.

4 杨会明,王泉生,彭述成,等.多部位小切口皮下剥离术治疗腋臭.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3):169.

5 黄燮青,缪永,章开衡.抽吸术治疗腋臭.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10(2):94.

6 陈从柏,时安平,罗锦辉,等.治疗腋臭的一种新方法-小针刀方法.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10(1):29.

上一篇:生物电磁场对人体抗衰老与保健的效果 下一篇: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