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中开设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04 01:55:26

广州六中开设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2

摘 要 啦啦操是一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新兴集体体育项目,在塑造身体形态和良好性格品质、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将啦啦操引入六中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对六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自身品牌建设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啦啦操运动 六中 课程 可行性

一、啦啦操运动简述

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衬托下,队员通过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最高境界的一项新兴集体体育运动项目,主要分为舞蹈类啦啦操和技巧类啦啦操两类。它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胯动作,各种翻腾、空中人体抛接、托举的空中造型融为一体,多样化的动作、流畅的衔接、合理多变的空间运用等,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相比健美操,啦啦操的动作简单、竞技难度较低,但节奏性更强,更具感染力,能够营造一种十分欢快而热烈的气氛。对学生而言,多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够有效防止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能促进队员们的交流和磨合,有效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六中开设啦啦操课程的意义

(一)锻炼效果显著,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啦啦操一般分为舞蹈性啦啦操和技巧性啦啦操,一段完整的啦啦操动作时间通常是3-5分钟,身体动作丰富、变化多样且难度各异。无论是舞蹈啦啦操还是技巧啦啦操,都要求队员具有良好的协调、柔韧和灵敏素质,同时对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就目前中学生力量素质普遍下降趋势而言,啦啦操的学习未尝不是一种较好的缓解或改善手段。另外,啦啦操运动形式灵活,运动负荷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性格特征等来编排和教学,可以满足不同运动层次的学生需求,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中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

1.意志品质方面

啦啦操动作从初步的学习到自动化阶段,都要经过反复的模仿、练习、巩固和磨合,这个过程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这就对学生的抗挫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失败后新的挑战,队员要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和教训,重新调整心理状态投入下一次的学习,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收获成功。学习过程中,队员直面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坚韧品质逐渐得到增强,这对学生而言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自信心方面

啦啦操运动在国外被喻为“欢笑运动”(smile sports),无论在何种场合,啦啦操表演者始终都以无限的活力、灿烂的笑容来面对观众,感染观众。无论是柔美的舞蹈动作,还是高难度的托举、空中翻腾,以及快节奏的连续跳跃等,每一个动作细节,运动员都要以较强的自信心来完成和展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坚强的毅力和自信心必不可少。啦啦操运动可以让学生在欢快而热烈、动感的音乐中尽情释放、展示自我,激发运动兴趣和自我展示热情,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从而达到缓解学习压力和培养自信的目的。

3.团队合作意识方面

啦啦操是一项团队项目,音乐节奏感极强,动作速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为能达到团队整齐一致的动作效果,队员们必须相互信赖,彼此支持鼓励,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经过反反复复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才能形成默契,从而共同完成某些技术技巧动作,打造属于自己团队的风格。在啦啦操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对每一名队员的团队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为能达到学习效果队员必须以整体利益为先,学会协调或改正一些特别的个性。因此,这项运动能够很好地提高啦啦操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4.个性培养方面

啦啦操运动来源于美国,传承了美国文化的张扬特性,在遵从整体的基础上还特别强调个体表现性。在保证团队完成动作的高度一致性的同时,队员也可以将自己的热情与个性尽情展示发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随着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队员贴切地将情感体现在表情上,动作也随之多变甚至夸张,每个人都由始至终进行着情感的宣泄,力求将各自激情表达到最高境界。同时,编排在动作中响亮的口号、难度各异的空翻筋斗、激情的舞蹈和各色造型,每一个都独特新颖,创造了新的闪亮点。

(三)有利于体育课程的结构调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日趋多样化、主动化发展,啦啦操是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新兴项目,将运动、激情、表演和难度融为一体,其强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完全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体育课程结构注入新的血液。

(四)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支撑,又需要活泼的文体活动氛围来丰富,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向着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

1.活跃校园气氛

目前,我校体育活动注重“全民参与”和“快乐体育”,即全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从中寻到锻炼的快乐,提高锻炼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即已成为体育工作的重点。

啦啦操运动极具艺术表现性和感染力,能够调动观众热情、活跃氛围、促进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舞蹈啦啦操形式刚柔并济、热情奔放,符合当代学生们的爱美天性。技巧啦啦操的技巧性活泼多变则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创造欲和好奇心,并磨练其意志和耐力。将啦啦操列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推广学习,不仅完全符合当下中学生的审美要求,而且啦啦操的多种风格的交织融合和灵活的难度控制,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层次需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和展示机会。当下中学生的独立性更加突出,他们会自发组织一些校内或校际活动,且内容多样,啦啦操作为青春活力的典型完全可以走出课堂,被学生们所喜爱,从而达到活跃校园氛围的目的。

2.作为全新的对外宣传的窗口,提升我校形象

当前,广东省内已有番禺中学、仲元中学的啦啦操在省内和全国赛成绩较好,广州市范围内中学啦啦操开展也正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已有执信中学、八十六中、铁一中学、四中、三中等多所学校开展,其中执信中学、八十六中已有一定规模,相对其他学校较成熟,在市级比赛中成绩较好。他们的啦啦操队伍可以外出表演或参赛,烘托活动效果的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对外宣传本校的途径,提升本校在广州市或广东省范围内的整体形象。就体育文化方面而言,我校历来扎实做事,也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在对外宣传方面尚有一些欠缺。就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以啦啦操为新的突破口,尽早开展课程并组建校队,加强队伍管理和创新,突出自身品牌打造,加强对外宣传,提高我校的形象和影响力。

三、六中开设啦啦操课程的条件保障

(一)师资力量方面

操科学习是体育教师的必修课程,鉴于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与啦啦操技术间具有动作迁移性,且我国目前专业出身的啦啦操教师基本是由经过短期学习的体育教师担任,因此我校体育教师完全能够胜任啦啦操的教学。目前,在六中校区内任教的体育教师有13名(初、高中),其中3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8人(男女各4人)。就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操科类体育选项项目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年轻教师,且一般集中在高一、高二年级。也就是说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啦啦操课程的教师共2—4名即已足够。如此看来,我校的师资储备充足,完全有实力开设啦啦操课程。

(二)场地器材方面

啦啦操的学习受场地限制比较小,只要有一块平坦的空地即可完成教学,像我校的体育馆二楼、舞蹈室、田径场、排球场、甬路空地等均可以进行合理运用。啦啦操运动的器材要求比较灵活,可以徒手,也可以借助花球、彩带、绳、棒、旗、扇、棍等辅助器材进行编排利用。我校器材室的各种器材比较齐备,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自创编排的学习需要。

(三)学生学习意向方面

2011—2012学年度上下学期的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曾先后开设了健美操课程,所选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主动性也很强。课堂上学生们与自己组内队员间的积极探讨、交流并密切合作、协调配合,是其他教学项目无法相比的。尤其是在自创新部分,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作、想象的余地,效果甚佳。学习过程中,笔者曾做过一次关于对健美操课程学习意向的调查(问卷),调查人数共100人,其中92%的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类课程。由此看来,能够发挥学生主动创造性、表现性,凸显个性的项目被我校学生接受。啦啦操作为一项脱胎于健美操,而又比健美操更具活力和激情,更具创造、表现力,更能张扬个性的项目,一定能够被学生所热爱。

四、六中开设啦啦操课程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师资队伍的专业学习应及时更新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目前在广州的大学范围内日益盛行,但在中学范围内的推行情况尚为有限,可以说是刚刚起步阶段。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啦啦操专业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文化、技能素质,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新要求。

(二)校内加强对啦啦操的宣传

啦啦操对于我校学生而言毕竟是全新的项目,学生的接受还需一个过程。我们应当在开课前期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如利用我校的显示屏、橱窗、公告栏等播放或张贴啦啦操相关介绍、海报和视频等等。特别是今年9月份,我校带队参加广东省健身活力大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对啦啦操做个更好的宣传,让学生对啦啦操能够有正确的认识。

(三)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平台

我校的文体活动较多,像游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节日庆典、艺术节、体育节等等,我们都可以将啦啦操列入其中,或活动开幕,或助威加油,或列为比赛项目等等,都可以把这些机会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啦啦操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五、结论

啦啦操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目前全国正处于啦啦操推广阶段,我校可以借此契机,开设啦啦操课程、组建校队并深入开展啦啦操运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锻炼内容,还可以活跃校园氛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校品牌形象的提升,这在课程设置和学校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校已经完全具备开设啦啦操课程的条件,且我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具有较大的情感和现实需求,因此,我校应该顺势所需开设啦啦操课程。

参考文献:

[1]马英.拉拉队运动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8).

[2]张丽君.“三操”(艺术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比较分析[J].体育世界.2010(8).

[3]薛开元.阳光体育,呈现阳光校园[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1).

[4]张弘,鞠海涛.啦啦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

上一篇:PNF拉伸法在体育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