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计算机焦虑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4 01:40:22

企业职工计算机焦虑源与对策研究

摘要:计算机焦虑是技术焦虑的一种,调查中发现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的职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机焦虑问题,且研究显示不论什么水平的计算机焦虑都会对工作和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由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培训策略和心理指导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焦虑;焦虑源;心理咨询

计算机焦虑(computer anxiety,CA)是技术焦虑的一种,是个体预期计算机使用或真正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恐惧与忧虑。国外的研究表明:高达35%的成年人在使用计算机相关技术时会有焦虑体验,任何水平的CA都会引起个体计算机使用回避。随着现代企业办公中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而较低的CA水平是提高学习者学习计算机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焦虑已成为企业职工信息技术普及中不可忽视的碍障。

一、计算机焦虑状况的调查

目前,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焦虑的研究渐成热点,现有的研究与国内的CA和CSE研究一样,都是使用问卷法进行的,相关量表很多,且随着计算机发展不断有学者进行修订,虽然研究中依据不同水平,将计算机焦虑分为常性焦虑、计算机担忧以及高水平的计算机焦虑(称为技术恐怖症或计算机恐怖症),但关于计算机焦虑水平的认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2006年我们应用翁淑缘、陈丽铃根据Compeau与Higgins的看法编制的计算机学习效能CSE和计算机焦虑CA问卷,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4级和2005级5个班总计157人进行了相关调查,应用SPSS统计的结果显示:①CSE和CA正相关,r=0.68;②CA男女差异显著(t=1.847,p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仍选用上述量表,针对本院成教学生中的企业学员以及秦皇岛化工集团的职工,总计11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职工的CA水平高于大学生(t=2.773,p

二、计算机焦虑源分析

相对于大学师生,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水平更加参差不齐,情况更加多样化。由此我们进一步针对计算机焦虑源对企业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总的统计结果显示:72.6%的职工认为计算机焦虑情绪会影响到自己使用计算机的时间,68.3%的人认为计算机焦虑情绪会影响自己的上机操作。结合上述调查,我们总结出企业职工回避使用计算机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心理上的(关注的是担心病毒、计算机系统,文件等的损坏),社会评价上的(关注的是计算机化的办公要求和学习要求由此引起的对工作的不安全感),操作上的(当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时由操作问题引起焦虑)。

1 心理方面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软件的发展与更新,在我们针对计算机焦虑源的调查和其他研究者的已有调查均显示:成人在操作中对计算机软件的“控制感”普遍较弱,担心病毒、计算机系统和文件等问题。培训实践中,当面对大量新信息时,很多成人学员会感到一时难以接受,由此带来的技术问题就会导致学习效果下降,焦虑感加强。

2 自我评价方面

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由于目前企业计算机化的办公要求势必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操作中的系统或病毒等问题即便是水平很高的人也可能遇到,企业的办公软件本身也可能存在提示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会引起个体对于自身胜任工作的能力的怀疑,从而感受到不安全,体验到焦虑情绪。

3 操作过程方面

由于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需要尝试错误,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所以这可能需要勇气与胆量,如果个体害怕在尝试中损坏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信息,或者由此造成的错误对于个体非常严重时,就可能更多体验到焦虑。

三、消除计算机焦虑的培训和指导方案

Tobias曾提出计算机焦虑对使用计算机中的认知加工或信息处理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如果短期内焦虑得不到消除,焦虑的负面影响可能就长期广泛存在。在上述焦虑源的调查基础上,结合本院成人教育经验,提出下述的培训指导方案。

1 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增加职工的计算机知识

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低水平的计算机用户的计算机经验应该是降低计算机焦虑感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企业应为职工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培训和使用机会,多介绍有关病毒防控、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增强职工对计算机软件的“控制感”,通过培训使员工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努力学习并使用计算机,从而有效地抑制计算机焦虑。

2 企业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合理构建办公自动化系统

由于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可能是需要大胆尝试,在错误中积累经验,这就需要勇气与胆量,如果个体害怕在尝试错误中损坏计算机或计算机中的信息,就可能更多体验到焦虑。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的延伸,软件功能持续的复杂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模式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企业不仅要在相关培训中强调计算机学习特点,正视计算机焦虑,并注意对焦虑情绪的心理指导,更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设计办公自动化软件时,必须考虑使用者的智力特点、认知方式、年龄特征等心理因素,让使用者在使用软件时有方便、友善的感觉。以避免个体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困惑,遭受挫折。通过人性化的界面、合理的操作流程、系统化的帮助信息,辅助职工顺利完成操作,通过操作中的成功体验树立信心,强化自我效能感,降低焦虑。

3 恰当运用心理治疗

对于一些计算机焦虑患者来说,根据其形成原因不同可采取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法。理性情绪疗法适合对计算机有严重偏见或者错误认知的群体,可以改变个体关于计算机的不合理思维习惯与观念;系统脱敏疗法与满灌疗法适合严重的计算机焦虑症甚至计算机恐惧症患者;放松疗法可以减轻或者消除个体在使用计算机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对于那些计算机可控的治疗对象,计算机辅助治疗应该是一个最佳选择,它是根据认知行为治疗发展起来的,基于多媒体形式,具有人性化界面和较强的交互性。有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来说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企业职工计算机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成果(2 008―1-98)

上一篇: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的调查 下一篇: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应聘中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