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化阅读,让孩子爱上读书

时间:2022-10-04 12:55:46

忧化阅读,让孩子爱上读书

新的课程标准更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教学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而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更多则是应当放在课外阅读,那么应如何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一、在书籍的选择上把好关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要求是内容健康,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重点推荐了一些文学经典。面对这浩瀚无际的书海,教师指点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阅读指导

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才能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鼓舞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应掌握《课程标准》对各年级阅读的一般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来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动向,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并适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使学生品尝到阅读的成就感。

2.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的对象和阅读的目的选择阅读的方法:对于一般性的报纸杂志、文史知识类可选择略读法、泛读法;对科普知识、时文杂文类则采取默读法;对美文佳作、经典片段类可选择精读法、品读法,反复体味,品其精华,悟其精妙;对诗歌、散文类可选择诵读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1.课前5分钟

把说话训练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他们看过的书介绍给大家,形式可以多样。

2.读书心得交流会

每两周用一节阅读课,把学生阅读过认为较好的文章或段落在全班进行交流。

3.品味、背诵课

定期拿出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重新阅读、品味和背诵自己抄写、剪贴的优美文段,使之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

4.图表奖励

教师在班上挂一张比较表,在每个学生名字下记上他所读的书。这样自然会引起学生的读书热潮。

四、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一日读书一日功,十日不读腹中空。”课外阅读实践关键在于坚持。

总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重视课内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就变得狭窄。只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宽广和丰富多彩。

上一篇:浅论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关注反馈,让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