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心理学在说话教学中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05:52:13

浅析语文教学心理学在说话教学中的影响

摘要: 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使受教者接受语文知识,成功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心理学 说话教学 影响

“语文教学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在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和研究这些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简单地说,语文教学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处理语文教学的问题。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使受教者接受语文知识,成功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如认字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就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以说话教学为例,浅析语文教学心理学对其影响。

在说话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前人研究看出:首先,说话的能力是受大脑左半球的前语言中枢控制的,说话人要想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就必须通过语言中枢从自己大脑中选择适当的词语,然后通过语言中枢的控制来排列,通过语言器官的运动,用声音表达出来。从说话的心理活动来看,说话的人不仅受语言中枢的影响,还受语言知识、语言环境、说话环境、个人情绪以及语速、语调等的影响。说话教学如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影响说话的因素,就会十分明显地体现出说话教学的优点来。因此,在说话教学中必须注重说话环境的创造,以及交流氛围的和谐。

其次,张鸿苓指出:说话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感),这包括了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和节奏感。由于说话是瞬息间的活动,讲求现场实效,所以思维要敏捷、准确、灵活和有条理。如果说话教学方法得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说话环境的制造,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因此,说话教学法在课堂上需要配合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说话教学在课堂上需要特别注意锻炼学生说话的目的性。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很强,但这种探索又常常带有盲目性,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所以谈起话来,不知所云,漫无边际。这就是求知欲强但实际知识贫乏所造成的矛盾。再加上青少年兴趣转移很快,造成喜欢谈论的话题也转移的很快,所以他们说话的随意性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者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其现有的知识来针对一个目标性很强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展开辩论,教学者需时刻注意把谈论的话题有意识地向事先准备好的方向引导。如开展“谈谈一件有趣的小事”的讨论会上,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教学者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讨论,并且可以先列举一些有趣的小事的实例,激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其次,在实际的说话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还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和羞涩感的矛盾。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方面青少年有种潜在的渴求表现的欲望,敢于标新立异,渴望一鸣惊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众说话时,害怕说不好,于是产生一种羞涩感。这样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上课时有发言的欲望,但是不能主动发言,说话时身体过于僵硬或左右摇摆,多用口头禅等。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他们心理很紧张。对于这些学生,教学者应该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并且可以在班里组织演讲比赛或朗诵活动,给学生更多公开场所说话的锻炼机会,这样做可以逐步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变,从表现欲的体现向表达思想的需求方向转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对语言的模仿以及行为动作的模仿往往要比视觉、听觉来得快,比通过视觉、听觉而理解和存储的知识要多。所以,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储存更牢固,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

另外,面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说话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还面临着新的语言教学矛盾。那就是语言净化要求与不良语言习惯的矛盾。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应该使用礼貌语言,但是他们很多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沾染了使用不良语言的习惯。有部分学生则爱用尖刻的说话来挖苦别人,错误地认为这是表示批判的态度或有助于听话者认识问题。面对这些现象,教学者不能只靠口头批评或书面写检查的方式来警示学生,而是要以活动的形式循序诱导学生,如利用举办讨论会、主题会、辩论赛等形式,对不文明语言进行批判,让学生从活动中明白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为什么不应当使用不良语言,从心理上杜绝坏习惯。

语文教学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根本,也是维系民族共同体最有力的纽带。在国家大力推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众多争议的情况下,基础教育者必须紧紧抓住时代脉搏,为国家的语文教学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语文教学心理学不仅可以在说话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其他教学中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第一战线的教学者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不仅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而且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实践方向。

参考文献:

[1]香港公开大学E808C.《中国语文教育》学习指南.

[2]香港公开大学E808C.《中国语文教育》指定读物,单元十五:1,15,24.

[3]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一篇:康斯太勃尔铜版画的由来及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