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治理念是法治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时间:2022-10-04 12:23:34

增强法治理念是法治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增强法治理念,引领法治实践,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进法治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工商部门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现实困惑引发深思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针和原则。从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看,法治理念实践上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片面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实质。管理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践中少数人往往将二者割裂开来,没有把握好管理与服务的实质,片面地将“管理”理解为“管住、管制”。市场巡查,以管理者自居,对待市场主体“冷、硬、横、推”。登记注册,以严格把关为名,机械套用法律条规,不敢突破,不愿承担风险。执法监管,以管制为目的,执衷于“封杀式”、“铁面式”、“扫荡式”执法方式,习惯使用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或片面地将“服务”理解为“服从、迁就”。市场准入,低层次理解发展需求,简单迎合“招商引资”要求,对外资企业、大型企业和外来创业者违法违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少数地方出现了“零登记门槛准入”以及“先发照后补证”等违法违规做法。执法办案,主动放松执法监管职能,将“宽松环境”等同于“少办案、不办案”或“只办案、不处罚”。

(二)简单把握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我们全面的理解把握立法本意、工商职能,既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少数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教条主义、本位主义严重,履行职责仅从字面、表面和形式上出发,而未从内容、实质和效果上进行思考、谋划。在登记注册上,坐等上门审批、被动“准入把关”的多,主动提前介入、提供引导帮办的少;就事论事的多,主动调查研究的少:轻视信息资源利用的多,忽视高质量建言献策、高层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少。在执法办案上,“机械办案”,只关注案件本身,不注重案前预警、案中规范和案后帮扶等方面工作;“就案办案”,只关注办案效果,不注重社会效果,使得一些案件不能及时做到“案结事了”;少数干部“被动办案”,线索靠群众举报、行动听上级部署,遇到棘手问题一味上推,不愿办案、也不善于办案。在消费维权上,仅仅注重单个消费纠纷的“止纷定争”,缺少系统的消费研究、消费宣传、消费预警和消费引导。

(三)混淆合法与合理的辩证关系。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是合法之下的合理,合法是合理的前提,合理则是合法高层次的判断标准。实践中少数人混淆“合法”与“合理”的辩证关系。简单理解行政执法为“一种手段”,没有按照法律设定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能,没有把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作为工商部门更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如对小餐饮、小摊点、小食品店等行业整治中,过多注重了行政相对人的发展权,而忽视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消费权,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彻底到位。混淆“自由裁量权”,没有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而是根据个人意愿行使自由裁量权。如对同一违法事实、相近或相同的违法情节,行政处罚在同一行政区域、同一执法单位内出现了畸重畸轻现象,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实施行政处罚时,面对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没有按照必要性、适当性的要求进行合理性选择。

(四)忽视执法目的与效果的统一。少数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重当前目的,轻长远效果。喜欢“运动式”、“突击式”热热闹闹的执法行动,忽视日常监管和长效机制建设。重罚没目的。轻社会效果。少数工商部门把罚没款数、办理案件数作为考核标准,迫使基层干部围绕“罚没任务”,实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围绕“多办案、多罚没”,不惜“守株待兔”、“不教而诛”。重个人目的,轻法律效果。受市场利益法则影响。极少数工商干部“认人不认法,讲情不讲法”,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办人情案,发关系照。近年来极个别工商干部受到党纪政纪甚至刑事处罚。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执法思想不正确,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

二、客观需要呼唤增强法治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增强法治理念。对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法治理念,是做到“四个统一、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做到“四个统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治理念的最新价值取向。服务科学发展,是工商部门增强法治理念的最终实践目的。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统一”,大力实施“四项工程”(以吸引客商、留住项目为重点,实施效能提速工程;以服务创业、培育品牌为重点。实施富民助企工程;以打假治劣、放心消费为重点,实施诚信创建工程;以争先创优、和谐奋进为重点,实施形象优化工程),推动了全市系统执法思想、行为方式和目的效果的有效转变。取得了双赢效果。2008年。全市系统打击传销、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开放型经济等10多项工作受到了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同时,全市系统行风评议取得了进位45名的显著成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软环境建设”优胜单位。

(二)增强法治理念,是加强“四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加强“四化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增强法治理念的具体形式,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四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通过对现行工商法律法规的研读。对新的办案程序、办案制度和自由裁量权的细化硬化,制订出台了《案件管理规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截至去年底,全市系统已连续5年实现行政诉讼无败诉、申请复议无撤销、检查无错案“三无”目标。连续5年被市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集体。

(三)增强法治理念,是推进“四个转变”、提高执法能力的需要。推进“四个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是工商干部增强法治理念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网络交易、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执法办案力度,积极推动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大力推广“经济片警”监管模式和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建立健全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规范专项检查行为。积极推动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加快执法办案装备更新力度,积极推动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有效促进了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去年,我们在应对处置“三鹿奶粉事件”中,精心部署、精抓严管、精细维权,共清理下架和退市问题奶粉215吨,金额达613.4万元。受到了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四)增强法治理念,是实现“四高目标”、加强队伍

建设的需要。实现“四高目标”,是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做到“三个过硬”的重要保证。增强法治理念。是实现“四高目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到教育培训、考核评比、选拔使用等队伍建设各个环节。坚持季季有讲座、月月有培训,邀请名师学者作法治专题讲座,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坚持“五比五论”,即:比项目论成效、比实绩论英雄、比贡献论高低、比发展论岗位、比规范论清廉,有效推动了全市系统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

三、着眼实际科学践行法治理念

联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增强法治理念应重点突出“五个坚持、五个增强”。

(一)坚持改进管理、优化服务,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理念。工商部门作为国家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牢固确定服务大局的理念,尽快从“收费时代”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中转变过来。一要从单纯登记向注重帮扶引导转变。积极引导各类投资者、创业者从事本地区、本区域鼓励发展、优先发展的先进产业。从事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业,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积极引导投资者、创业者向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企业、大型企业集中,推动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积极引导投资者、创业者提档升级,推动致富能人向个体大户、个体大户向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向有限公司跨越发展。二要从单纯监管向强化行政指导转变。在行政许可上,努力做到“信息公开、及时提醒、引导帮办”;在监管执法上,努力做到“预防为主、重在疏导、轻违告诫”;在维权服务上,努力做到“加强调解、完善自律、推动和解”。三要从单纯执法向提高社会效果转变。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企业职工合法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支持和工商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规范办案、公正执法,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理念。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依法行政理念,首先要做到合法行政。要遵循职权法定原则,使工商机关的监管执法行为始终限定在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范围之内,不能越权行使。要准确地适用法律,在实体上不办错案。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既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人为简化程序,也不能为严格把关人为增加程序,要在法定程序内勤勉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合理行政。合理行政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合理行政不仅要求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条件、种类、幅度下实施行政行为。而且要求行政行为要体现立法的宗旨、目的、内在精神,准确地适用法律。合理行政不仅要求我们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且要求实施行政行为的手段和措施要适当。实施行政处罚时,面对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应按照必要性、适当性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三)坚持心系百姓、以人为本。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工商部门的各项职能都关系民本、民生,关联公平、公正。是百姓生活中的“经济卫士”。执法为民,就是要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己任,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坚持监管与维权的统一,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坚持和谐执法、科学监管,切实增强公平正义理念。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性意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平等意识开始形成,相应地以往所极为看重的“阶级尊严”逐渐过渡到了“个体尊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很多事实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激烈的利益矛盾,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要求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工商部门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执法的公正维护社会正义;要和谐执法,科学监管。做到监管与执法的统一;要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和退出市场,平等竞争,制止垄断和不争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的交易秩序: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相对人行使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要秉公执法,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坚持加强引导、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理念。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政治性的具体体现。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理念,就是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商工作最新动态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工商干部:二是要确保党的各项要求在工商部门得到最有效的实施:三是要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始终,使每一名工商干部都能自觉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四、常抓不懈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增强法治理念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贯穿于法治化建设的始终。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紧扣主要环节,循序渐进,使广大工商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一)基层是重点。基层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收费成了基层的主要任务,不少基层一线人员为了完成收费任务,形成了“收费等于监管,收费代替监管和只收费不监管”的错误观念,法治观念淡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工商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作经历单一,年龄较大,对法治理念难以真正理解,实践中难以把握,因此要增强法治理念必须从基层抓起,并作为重点进行突破。要引导基层人员尽快从收费时代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习惯中解脱出来,把增强法治理念作为基层工作转型的重要任务,将法治理念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的全过程,使法治理念尽快在基层扎根。

(二)领导是关键。增强法治理念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党性和原则性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一个单位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人治还是法治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建设法治型工商,决不允许一部分人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另一部分人或少部分人成为法外之民的现象存在,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为“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观念,必须彻底拆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增强法治理念。科学践行法治观念。

(三)创新是源泉。实践没有止境,法治理念创新永不停步。法治理念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一定阶段所称“法治理念”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我国整个国家还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身也处在改革、转型的时期,法治理念也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法治理念才有不竭的源泉。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赋予法治理念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理念。引领法治实践。

(四)导向是动力。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有持续不断的力量推动,工作导向就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导向上要把增强法治理念作为法治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提高增强法治理念的主动性。使增强法制理念成为广大工商干部的自觉行为。一是在舆论导向方面,要大力宣传增强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基本要求。宣传在工作实践中增强法治理念的先进事迹。二是在用人导向方面,提拔任用干部时要把增强法治理念作为一项标准,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高,法治理念强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对法治观念不强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三是在绩效考核导向方面,要将增强法治理念列为对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细化到工商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工商法治化建设步伐,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规范外资企业立法 完善外资监管制度 下一篇:营造工商法治化建设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