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法

时间:2022-10-04 12:06:27

初中政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法

一、用漫画再现情境,把抽象变为直观

一幅好漫画,其寓意深刻,往往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幅好漫画若运用得当,同样可以激活一片思维新天地。漫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认识结构,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用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政治观点,激发极大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较好地实现开设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一课时,运用这一原理,新课前出示了一幅漫画:深夜宿舍楼里小乐在家里大声唱卡拉OK,邻居们从窗口伸出头破口大骂。先请学生看漫画,分析这种行为及后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进行板书……激发学生对漫画的研究兴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切入角度,还要引导学生从图中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解释。

二、用表演塑造情境,增加学生亲身体验

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表演是感情的外在表现,能把抽象的材料内容化成直观情景,会使学生触景生情,情中激思,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自我激励的乐趣中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如让学生再现以下情景:上课时,我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了,和老师发生了矛盾。具体要求:联想如果我是老师,我如何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然后把故事完整地演绎出来。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定角色设计情节,三分钟准备。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外在纯理论的道德灌输,由学生自己充当课堂的主角。

三、用新闻时事热点,剖析生活中的现象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近年来加入了时事知识的测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新闻,然后在课堂上对这些新闻热点进行述评,让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教师给予点评,会大大增进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良好学习态度,同时也轻松应对了时事测试。如:2013年,湖北一17岁女生商某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深坎不幸身亡。其同伴转身跳下相救,落在深坎中间一个平台上,造成腰椎骨折、右踝骨骨折,在医院接受治疗。一位花季少女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从而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低头族指的是不分时间和场合,随时随地低头看手机屏幕或者平板电脑的一群人。这群人低头看屏幕的动作非常一致并且有代表性,似乎已经成为习惯,或者说被屏幕“绑架”。所以,用低头族来形容被屏幕绑架的年轻一代人。

四、引经据典变机械勾画知识为灵动

善于引经据典已成为主席的一个鲜明的话语方式,显示出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及其造诣。在APEC会议期间的讲话,他多处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将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古文诗句,运用得恰到好处,寓意深远。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巨大魅力。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而应该“百花齐放”,结合时代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丰富的知识和新颖的观点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如:把学生喜爱的三国故事融入教学中,以例说理,寓教于乐。三国故事脍炙人口,流传久远,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塑造栩栩如生,结合初一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灵活、恰当地把三国故事与心理品质教育糅合在一起,借古喻今,以事明理,很受学生欢迎,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当学生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所收获时,他们立刻会对这门课产生很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布置学生每节课前几分钟进行时事演讲和热点问题评析。当学生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对政治课的喜爱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们拥有锻炼口才的机会,而且通过了解时事,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他们对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喜爱。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一五二中学)

上一篇:让提问成为有效桥梁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