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如何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时间:2022-10-04 11:42:45

农村初中如何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大。对农村初中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初中分层教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另一方面,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我认为“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低分总是占了相当的比例。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不论何种性质的测试,均是全年级一张试卷的一刀切的做法。这种测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试题往往越出越难,使学习差的学生感到越来越难以应付,造成恶性循环。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藉以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而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因为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分层教学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

1.备课内容层次化

在教材处理上,对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除了内容的选择有所区别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达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开始,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可以放低一些,在教案的设计中多增设一些铺垫,让他们由了解、理解逐渐向掌握与应用转化。题目的设计既要照顾到学困生,也要考虑到中等生与学习优秀的学生,一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备课时要有预见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要作好充分的估计。

2.课堂讲授层次化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中间,兼顾两头。除了在内容上按分层备课的内容施教之外,还要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补充和设计问题,尽可能使知识点串起来,分成难度各异的若干个变式问题,逐步深入,各个击破,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收益。对于难度比较高的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以求得学生对问题的透彻理解。教师要加大在班内巡视的力度,全面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好学生的个别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一点,掌握一点,学有所获。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课堂提问也应该分层次,学困生由于基础和能力问题,对其的提问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坡度要小;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堂提问要多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3.课后练习层次化

课堂练习及课外作业都能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作业的层次安排得越恰当,越能真实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巩固、提高越有利。因此,教师对作业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难易度与数量方面要有所区别。我的做法是,体现基本要求的题目,全体学生人人都必须做。随后,再补置适量的提高题,作为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必做题,也可作为学困生的选做题。根据作业的错误情况,教师再决定全班订正或分组订正,调节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这种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都乐意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基本上杜绝了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抄袭现象。

我们十分重视作业批改,对于学困生,作业一般要面改,并采用个别辅导或小型集体辅导的方式给以及时订正,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真正理解掌握。在批改作业中针对性地加入适当的评语,及时鼓励、肯定,树立学生对学习作业的信心,并要求他们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总结解题经验,灵活运用。

4.辅导学生层次化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很低的。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就导致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地说,学困生在课外除了完成布置的作业之外,还需要做好课本的预复习工作;课后各知识点的整理工作,在形式上可以自学或可以在优秀学生或教师辅助下的自学。这样的预复习活动中既有独立思考、自我评价与检查,又有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为学困生的查缺补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好学生我们不提倡课前的预习,但要求他们做好课后的复习、整理工作,尤其是阶段的归纳整理工作。另外,我们鼓励优秀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的资料,使他们的数学潜能得到挖掘,数学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5.考试内容层次化

每次数学考试,在试题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上要加以区分,要根据班级整体情况对“易、中、难”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既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又不至于差异过大,一边进一步控制后续的数学教学进度和力度。

分层教学是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一定会持之以恒。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解决。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成功之路就在我们脚下。

上一篇:试论中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