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南京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04 10:13:26

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南京建设的路径选择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两大引人注目的趋势:一是文化经济化;一是经济文化化。两大趋势相互交织,推动城市发展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文化城市建设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近年来文化南京建设成就斐然,但也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本文拟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就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南京建设的路径选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加快文化南京建设、提升文化南京建设质量有所裨益。

一、资本隐喻意义上的文化:布迪厄对文化资本的考察

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大师,对文化资本的考察是其社会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布迪厄将场域(field)作为他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他以资本(capital)为工具将对场域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社会。场域内存在力量和竞争,而决定竞争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资本不仅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同时又是用以竞争的手段。他是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资本这一概念的:一方面承认社会空间中不同场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关键的方面)指出经济与非经济空间的简单划分是不准确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在经济场域中,个人追求金钱物质利益,而在非经济场域中,每个人的行为是非功利性的,与经济行为大相径庭。布迪厄认为这是一种虚构的神话,实际的情形是,行为者在不同的场域追逐着不同的符号资本,在这一方面,所谓非利益的或者超功利的公正是不存在的。所以,只有引进资本的所有形式,而不只是被经济理论所承认的那一种形式,才能解释社会世界的结构和作用。为此,他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是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资本形态。它不仅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而且其转换过程通常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一种表现行动者文化上有利或不利因素的资本形态。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整个转换过程是以教育资质的形式制度化的。社会资本则主要由社会义务所构成。社会资本同样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转换的过程通常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在这三大资本形态中,布迪厄尤为关注对文化资本的考察。

1、文化资本的本质。资本指的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文化资本则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过程就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文化资本”的引入,使人们超越了对文化的狭隘理解,使文化解除了它的“非功利性”,文化资本成为与社会地位、阶级、社会再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2、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文化资本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身体形态文化资本。通常指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品味等文化产物。它的积累必须经历具体化与实体化的过程,正如行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财富那样,他也能够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二是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具体指书籍、绘画、古董、道具、工具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显然,这是一种可以直接传递的物化形态文化资本。但必须指出的是,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并非与身体化过程毫不相干。布迪厄认为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物质形态文化资本,任何事物若想要作为文化资本而发挥作用,就必须具备某些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特征。三是体制状态的文化资本。它是文化能力经过文化体制的资格授权后的存在形式,文化管理部门通过对文化资本制度化来干预控制文化资本,使文化资本成为一种标签,使文化资本处于持续的证明压力之下。布迪厄认为,体制化的背后是权力,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制性权力的行为魔力,看到显露自身的权力和捍卫信仰的权力,换言之,看到强迫别人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

3、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在布迪厄看来,不同的资本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从他对文化资本几种形式的论述中,资本转换的思想已是初露端倪。作为理想的文化资本,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三种形式应是统一的,但实际上三种形式总处于分离状态,造成分离的原因是其它资本的影响。布迪厄曾重点分析了家庭中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的转换。在现实中家庭传递的文化资本,不仅取决于在居住共同体中可支配的文化资本的意义,而且它也取决于在家庭中有多少可供使用的时间(特别是母亲的自由时间)以使文化资本的传递成为可能。布迪厄的逻辑是:文化资本在家庭中形成,靠的是代际传递,即前辈人对后辈人的言传身教;要实施很好的家庭教育,要求长辈(特别是母亲)有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闲暇;而闲暇的长短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可支配的经济资本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经济状况好,经济资本有优势,就不必为谋生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闲暇相对地增加。布迪厄将这种由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的转换称作“一种货款”,认为这种投资对下一代进入社会是有利的。

4、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文化资本的积累通常是以再生产的方式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是一个体现代际文化资本传递方式的概念。“再生产”着重强调资本积累过程中“反复生产与复制”的特征。换言之,文化资本的积累并非通过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而主要以传承的方式实现。不过,再生产也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复制或拷贝,它必然受到各种外在因素——时间、转换和实践行为——的制约。因此,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具有有限自由的重复性生产。文化再生产主要通过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此外,文化资本的传承也经常发生于各种公共场域内,其中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教育市场的学历再生产。

二、城市文化自觉:深刻把握城市文化资本的特性、构成、功能及积累机制

城市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城市建设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包括对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城市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城市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等等。从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看,城市文化自觉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城市文化资本的特性。城市文化资本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张鸿雁教授提出的。受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启迪和影响,他认为城市文化资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强调城市业已存在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财富的资本性,如城市自身历史的物质文化遗存,流芳千古的人物及精神价值,以及城市自身创造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具有鲜明的资本属性和资本意义。综合学术界的观点,一般认为城市文化资本是指城市所拥有的有价值的并且能够在地域范围内传承的稀缺性文化。它能够为城市提供稀有的回报,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物质的、象征性的利润。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不难看出城市文化资本的如下特性:(1)资本性。城市文化资本是可以通过提高城市形象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本,因此它首先具有资本的可以增值的属性。(2)历史性。城市文化资本是经过历史的沉积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等,因此城市文化资本具有历史性。但是,在城市文化资本没有通过城市营销宣传出去时,它只是一个历史遗留,没有被加以利用,不能为当前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当它被通过城市营销宣传出去后,它才能变成这个城市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资本,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3)独特性。城市文化资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会由于城市的地域、自然和人文的差异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体现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很难被其它城市所模仿和重建。(4)无形性。城市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但它却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蕴涵在城市的其他资源之上发挥作用,缺少这种资源,城市就缺少一种精神财富。

2、城市文化资本的构成。与文化相同,城市文化资本由两个重要的系统构成——内在的意义系统和外在的载体系统,前者是文化资本的本体,是核心的本源所在。后者是其外在的表象即表现形式。城市文化资本的本体是无形的,如流水一样难以把握,其外在形式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部分:(1)以城市持久性情存在的文化资本。对于城市而言,作为一个有形的庞大场域,城市的持久性情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居民日常行为。这些日常行为背后隐含的是城市的价值体系、性格、习惯等无形的系统。对于以城市这个大型有机运行整体为承载,体现的持久性情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与个体的身体文化资本相同,他无法通过买卖或交换的方式而发生承载主体的变化。它可以被外人理解或欣赏,但是不能够转变为其他城市所拥有的。一旦被普遍化,其资本性的价值也随之消失。(2)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以客观形式存在的有价值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这些产品或活动得以展示的场所。场域同个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为内部有思维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的细胞服务,所以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更要有一定的能够展示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的场所。它们有机结合,才能够使产品或活动的文化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可以观察或消费的文化财富。其中的场所包括私人的和公共的两种。(3)作为体制形式的文化资本。对于城市而言,制度体制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但是能够确认文化资本的制度体现形式有两种:教育上的考试制度和政府对文化价值的确认制度。所以城市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就是指城市内部存在的,通过教育考试或者政府认可的具有稀缺性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他们的直接体现是由城市自身制度或者是更高管理机构在制度上确认的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由高等教育机构确认的拥有高素质知识的文化人员。(4)创新诞生的文化资本。与城市生活中的持久性情不同,这一类文化资本是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产生的。从当前来看它们带来了有意的价值,但是它们的未来走向并不能够很好地预料。创新文化不是完全来自于域外,也不是完全在本地文化上凭空产生,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与特色运用。

3、城市文化资本的功能。当今时代,城市文化资本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城市发展的价值性追求。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当前,我们许多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人均GDP开始迈向1万美元大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劲。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城市发展的工具性手段。其一,它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其二,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其三,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其四,它是城市发展的稳定器。3、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城市战略的研究角度来看,城市文化资本等内容贯穿于城市战略的始终,并较多体现在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等环节。文化产业是城市战略的支撑性和主体性内容,是实现城市增长的主要依托。文化产业极其关联产业必须持续增长,在生产总值的相对份额不断上升,带来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力。文化事业则是城市居民可以共同消费的基准产品,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幸福指数的主要指标。一个完整的文化城市,只有充分地体现这三大类要素,才能说是城市的神与形俱在、名与利共存、增长与发展内在协调统一,才能从“无感增长”过渡到“有感发展”阶段。

4、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为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可利用性资源。这种积累反映出不同于其他形式资本积累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取决于文化资本自身不同于其他形式资本的积累机制。正是这种积累机制决定着城市文化资本自身积累的逻辑,调节并促进着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从城市文化资本积累的机理上分析,其机制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城市文化资本的市场积累。这主要源于城市文化资本市场的运行。一方面,市场的自发作用使文化资本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它促使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丰富的区域流动;另一方面,市场通过价格调节着文化资本供需的平衡,进而对文化资本积累起到调节作用。其次,城市文化资本的权力积累。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定投资基础上的积累,这种投资的真正驱动力并不完全在于投资主体收益的多寡,即资本持有者可获文化资源增值的多少,投资主体并不在意其实际收益的多少,而主要是基于一种形式标识或地位象征。城市文化资本积累的动力出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地位,即通过更多文化资源的占有,提高城市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城市文化资本积累越多,城市就越具有转换各种资本的能力。最后,城市文化资本的教育积累。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文化资本积累也是劳动积累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这种劳动是以主体亲历亲为的形式进行的,教育对这种主体身体力行的劳动具有强化功能。城市教育投资与城市文化资本的载体——城市居民的自身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城市文化资本积累的效率和速度得到加强。城市文化资本积累的教育机制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城市文化自信:全面认识文化南京建设的独特优势

从城市文化资本的角度看,文化南京建设具有诸多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独特的都城架构。南京从东吴建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代城址相互叠压,形成了一个通史式的历史文化长廊。南京老城的规划是充分结合和利用“山川形胜”、“虎踞龙盘”的自然条件,山水相依,是中国城垣建筑史上的典范之作;南京都城的格局,六朝、南唐、明朝、民国的历史轴线清晰可见,是中国著名古都中保留最完整的城市。老城是南京几千年文明的基石,是南京的精华所在。南京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城的保护和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南京是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和文化名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丰厚。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整理,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京云锦、金陵刻经、金线金箔和秦淮灯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金陵刻经和南京剪纸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全市共有387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

(三)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随着“文化南京”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正以“朝阳产业”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已逐渐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4.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7%,增幅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6.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3.9%。文化事业发展迅猛。一批批文化场馆应运而生。截止到2009年末,我市拥有常年正常开放的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66座,门类齐全;公共图书馆18座,总藏量12979千册,群艺馆、文化馆16个,文化站114个。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我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5513场次,国内观众247.8万人次。组织实施了送科技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三送”工程。建国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开展,先后推出“公益系列交响音乐会”、“对外文化交流成果公益性系列演出”等文化展演。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多部文艺作品在省、国家获奖。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市共有28套电视节目,全年节目播出151311小时;共有25套广播电台节目,全年节目播出164007小时。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累计完成123万户。郊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全面展开,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通达有线电视联网工程。旅游休闲业发展迅速。到2009年,我市旅游A级景区47家。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3A级旅游景区12个,2A级旅游景区25个。各类旅行社450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6家。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633.3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19.91万人次,增长11.1%;接待入境旅游者113.45万人次,下降5.1%。国际旅游创汇8.37亿美元,下降4.1%。全年经批准因私出国出境人数达30.36万人次,增长24.4%。

(四)雄厚的教育和人才优势。2011年在宁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53所,在校学生(不含研究生)71.57万人,比上年增加0.95万人。在宁高校及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研究生9.28万人,比上年增加0.55万人。年末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为46人和33人。全市拥有普通中学220所,在校学生23.77万人,比上年减少1.0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8.64万人,比上年减少0.51万人。全市拥有小学344所,在校学生30.07万人,比上年增加1.24万人。全市中小学小班化实验学校132所。拥有幼儿园551所,在园儿童16.76万人。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普惠性的“幼儿教育助学券”制度,秋季学期开始对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内的全市13.3万符合条件的在园适龄幼儿,按照每人每学期1000元标准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助学券,投入经费达1.33亿元。义务教育学费减免43.91万人,投入经费1.03亿元。基本实现在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全接纳”,人数达6.82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到95.5%。

(五)良好的城市发展态势。自1992年以来,南京经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水平,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市经济虽然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引导下,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仍保持两位数的高位经济运行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8000美元。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文化南京建设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201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5918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00元,增长13.7%。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8元,比上年增长17.8%。城乡居民收入已全面达到小康标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更新,人们的审美情趣、娱乐休闲活动花样翻新,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消费格局逐步形成,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方式悄然兴起。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视频点播、彩信业务、电子商务等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对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旺,对文化产业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大。科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快速发展等等。

四、城市文化自强:推进城市文化资本积累、加快文化南京建设的路径选择

尽管文化南京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与南京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本、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相比,还有提升的较大空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南京城市文化资本积累、加快文化南京建设。

(一)文化南京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文化特色弱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市民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基本设施的急速扩容,使管理层受到很大的压力,忙于“摊大饼”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继承与发展很难列入重点。由于“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模仿、人造景点悄然兴起,不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持与发扬。二是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够强。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以快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但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其总量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6%,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仍然偏小。我市作为省会城市,其文化资源一直占有比较优势,但从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市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却呈逐年递减之势,即由2004年46.1%下降到2009年的34.0%,减少了12.1个百分点,核心层的优势地位逐年有所减退。我市虽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但文化产业企业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上规模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生产重点企业和大型文化产业生产集团企业相对较少。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则凤毛麟角,上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企业比例偏低,数量偏少,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体不高,且差距较大。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已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我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8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的水平,但我市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不包括教育消费)只占到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10.1%,农村更是偏低,只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8.9%。由于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设施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4倍,且人均文化娱乐支出结构也存在差距。在人均文化娱乐支出结构中,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明显大于购买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说明城镇居民在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娱乐用品情况下,将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文化休闲娱乐的享受;而农村居民首先要考虑确保文化娱乐用品,其次用于文化娱乐服务。四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快,还存在诸多制约文化南京建设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约束。

(二)推进南京城市文化资本积累、加快文化南京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全力打造南京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三张历史文化名片。

二是全面提升南京文化产业竞争力。其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二,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区别化”为原则推进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依托,着力推进创意服务业、网络文化业和动漫游戏业等行业发展,加快文化与制造业、旅游业、科技、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文化新兴业态,形成以新兴文化产业为主导、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其三,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园区公共技术、投资融资、综合服务等保障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园和文化科技产业园。其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动文化资源与要素适度向优秀企业集中,各行业门类形成一批主导企业,各地区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文化企业上市,形成资本市场上“南京文化板块”和一批战略投资者。

三是培养高层次的文化创新人才。要对全市人才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人才结构、人才需求做到了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超常规的政策措施,选拔培养一批在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经营等领域有显著业绩,能够担当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重任,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和声誉,能起领头作用的杰出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精心培养,让他们最终成为具有相当影响的南京“文化名人、精品”。

四是加快南京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系统环境等等。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世界媒体格局变化与中国新闻传播策... 下一篇:地方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