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世界媒体格局变化与中国新闻传播策略

时间:2022-08-27 03:44:23

后危机时代世界媒体格局变化与中国新闻传播策略

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和媒介化社会之中。新闻传播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在国际领域,围绕新闻传播展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传播信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民族的和谐与团结,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的世界正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处在不断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之中,世界的媒体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新闻传媒如何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准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本文将对后危机时代的特征及内涵、后危机时代世界媒体格局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新闻传播提出的要求,和中国新闻传播应对世界媒体格局变化的策略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论述。

一、后危机时代与世界媒体格局的变化

(一) 后危机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后危机时代( post - financial - crisis era orpost - crisis era ) ”,指的是危机得以缓和后,国际社会在一段时间里所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这种状态带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为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国际经济、政治等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动荡依然存在,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还可能会加剧,从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衰退,因此,这时的“缓和”是相对而言的。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呈现出与往常不同的一些特征。在经济领域,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全球性流动过剩将持续相当时间; 美元汇率及其国际地位将会长期波段性地下降; 全球经济再平衡以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 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绿色环保主义盛行及绿色产业革命; 掌控自然资源成为制高点,等等。这些变化会带来世界经济的许多不确定性,引发市场不规则的起伏与波动。

在政治领域,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原有的国际政治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与调整; 国际治理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大国关系转型,但权力竞争仍较激烈; 经济全球化步伐放缓,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 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但传统安全问题依旧突出,等等。这些变化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国际政治的多极化,会引发许多新的国际矛盾与冲突,当然它也为各国调整原先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契机。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全球安全与地缘战略专家西蒙·瑟法蒂,今年年初提出了一个“后西方世界”的概念。他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世界迈进了一个“后西方世界”,原先美国一国独大的“单级”已让位于“零极”,即“非极”( “没有一个能够并愿意争取举足轻重地位的,或者与一个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共享这种地位的国家”) 。当然他也指出,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地位依然优越,因为“没有任何别国能够比得上美国国力的完整性”,其无论硬实力或是软实力还是巧实力,都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在作出上述判断后,他指出,有三组关系将决定着未来的世界,即美国与欧盟、中国与印度、俄罗斯与中国。新闻学与传播

可以说“后西方世界”,同“后危机时代”有着一定的联系,对于我们认识当前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认识当前的时代特征具有同样的意义。

我们看到,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风波之后,这种变化更加剧烈,也更加扑朔迷离。这已为近来美国出现的新的金融动荡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所印证。而最近英国出现的以债务为爆发点的经济问题和以人口为爆发点的社会问题的矛盾冲突,更是为后危机时代的社会特征与时局变化提供了真实纪录和典型案例。

总之,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都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呈现出危机与缓和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状况,这就为世界媒体格局的变化和传媒业发展路径的调整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动力。

(二) 后危机时代媒体格局变化的状况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传播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和契机,迅速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环境,整合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可以说,媒体格局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2009 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众多世界传媒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其共同话题,就是分析新媒体出现后世界媒体格局发生的变化,以及应对这种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所谓“媒体格局”,是指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由于发展上的不平衡,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动之中。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各种媒体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就会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媒体结构。

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发展阶段,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媒体的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考察世界传媒业的发展历程说明,媒体格局的变化是技术、市场和制度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为传媒市场的扩展提供了物质手段; 传媒市场的需求又是催生传播技术更新发展的原动力; 而相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保证技术和市场发挥作用,取得效果的必要条件。总之,媒体格局变化与技术、经济(市场) 、政治(制度) 等诸多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它们促进了世界媒体格局的变化。

近些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传媒业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媒体格局正面临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变革,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这种格局的调整和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全球报业、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媒体机构在纷纷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格局,剥离那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集中发展优势业务,以求生存和自保。

例如近些年来,美国有多家老牌知名报纸杂志停刊,500 多家日报发行量锐减,新闻集团出售了星空卫视等3 个频道的控制权,英国广播公司关闭了5 种语言的广播,美联社先后出售了其荷兰语和德语线路,日本一些报纸开始出现财政赤字,韩国一些电视台采取缩短电视剧单集长度的方法控制电视剧制作成本,减少经营压力,香港一些传统媒体开始用裁员停建项目等方式减少经费开支。不过,虽然传统媒体的一些市场被新媒体分割和挤占,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依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占据着一定优势。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在中国,传统媒体在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经营总收入等方面依然占据优势。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同以前由少数大国完全主导和垄断国际新闻信息与文化语言传播的媒体格局不同,当今世界开始形成“一国独大”“多强争雄”和“新兴传播国家群体兴起”的新的媒体格局。

“一国独大”,指的是美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超强地位。虽然在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传媒业也受到某些影响,但是作为超级传媒大国,美国发达的传媒业、娱乐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目前依然主导着全球的信息与舆论传播方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CNN 以及三大电视新闻网凭借其实力,长期主导国际话语权,控制着全球新闻传播的议题设置。据前些年中国学者提供的一份世界各国国际传播实力对比分析材料显示,美国排名第一。

“多强争雄”,指的是英、法、德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来都在竞相提升自己的新闻传播竞争实力,它们相互之间,和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国际传播竞争日益激烈。例如英国的路透社、BBC 和卫报,法国的法新社和全球频道,德国的《明镜》周刊等,无论是报道质量,还是媒体公信力,都足以与美国的主流媒体相抗衡。在上述所提及的中国学者的调查中,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传播实力分居世界第二、三、五、七、八位。另外,近年来,俄罗斯、日本等国也开始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强大的硬实力优势,加强跨地域传播,扩大了自己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与西欧国家一同进入“多强争雄”传播国家的行列之中。

“新兴传播国家群体兴起”,指的是一些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国家群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及其在世界媒体与舆论格局中的日益显著作用。拉美、非洲、中东,以及亚洲等地区一些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近几年随着国家意识的增强和国内政治经济力量的成长,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中,它们依靠自身在地域、语言等方面的优势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从而先于美英等传播强国发出新闻消息,在特定领域的信息与舆论传播中体现出鲜明特色,显示出独特的力量。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卡塔尔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迅速崛起。“9·11”事件之后,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凭借多次独家播发本·拉登的电视录像,在全世界声名鹊起,被誉为“海湾的CNN” “阿拉伯的BBC”。它凭借自身作为阿拉伯和伊斯兰电视台的优势,以积极发出阿拉伯世界的声音并改善其国际形象为目标,与西方国家强势大牌媒体CNN、BBC 等展开直接较量,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并已形成一定影响力。此外,韩国也凭借它特有的文化优势,在亚洲信息与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来兴起的“韩流”,使韩国声音在亚洲地区越来越有影响力。而中国作为新兴传播国家的一员,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在国际传播方面拓展的力度和速度都在加强,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传播力量。

这种既多元并存,又不同程度地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世界媒体格局,与过去少数国家处于核心位置,而绝大多数国家处于边缘或半边缘位置的状况相比,可以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新的世界媒体格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业改变以往落后状况,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在世界新闻信息与文化语言传播领域,依然存在着深深的“数字鸿沟”,存在着综合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因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目前“西强东弱”的世界媒体格局和新闻信息与文化语言传播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这一状况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新闻媒体的分布依然不平衡。绝大多数有影响的媒体依然为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媒体较少,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更少。例如FOX 所属的美国新闻集团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就拥有数百家有影响力的报纸、电视台和互联网业务,构筑起了一个强大的“传媒帝国”。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信息与文化语言的传播和交流。

二是新闻信息的流通依然不均衡。据统计,全球至少有70%的消息来源于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发达国家。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主宰了全球80%以上的国际新闻的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闻大多是转载它们的新闻。这实际上造成了发达国家对新闻信息流通的事实上的垄断。

三是新闻传播的内容依然不客观。从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国际新闻的内容还是按照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设置的议题来筛选与编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报道依然不够客观公正,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歪曲事实的新闻信息传播,误导国际舆论,伤害发展中国家人民情感的情况。

在后危机时代,目前这种在总体上依然没有改变的“西强东弱”的媒体格局和传媒生态,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也不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潮流,因此需要人们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世界媒体格局变化中的中国新闻传播策略

在宏观改革开放环境的带动和新媒体技术的促进下,中国传媒业近些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市场日趋成熟,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媒体格局被打破,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媒体格局在中国已经形成,并逐渐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而且已形成了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可以说,仅就技术环节上说,这一波以新传播技术为核心要素的传媒竞争和媒体格局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像前几波那样大。这要得益于国家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包括互联网、手机在内的新媒体发展的宽松政策和有效投入。

但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从硬件上看,还是从软件上看,特别是从整体实力上看,中国传媒业与世界传媒强国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其信息传播力和辐射力依然不强,话语控制力和影响力严重不足,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仍然较微弱,国家形象被国外媒体歪曲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中国要在国际传播领域赢得话语权和扩大影响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面对当前世界媒体格局变化的现状,中国传媒业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把握机遇,确定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要在科学发展上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尽快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尽可能占据有利位置,为使中国新闻传播真正融入国际传播领域,并且真正形成自己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一) 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传播

当今的时代是变革发展的时代,也是风险丛生的时代,国际风云突变,国内形势日新,人们对关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各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因而每天都面临着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和判断,可以说信息已经成为生活中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信息传播的新闻媒体,其功能更加多样化,影响也更加广泛和深刻。

新闻传播处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前沿,做好新闻传播,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众福祉及其生存生活的质量,关系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前景与效果,可以说新的时代赋予新闻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

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传播,确定新闻传播的准确地位,明确新闻传播所应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当前新闻界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0年9月,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时就提出了要“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新特点新规律”的任务。

只有认真研究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呈现出的传播环境更加复杂、传播功能更加完善、传播手段更加齐全、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效果更加多元等新特点,掌握当前新闻传播的一些新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发展的需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需要,积极、主动、有效地做好新闻传播,也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和竞争力,在今后的国内与国际新闻传播中有所作为,获得更大发展。

(二) 统筹国内国际两方面的传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世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使得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走向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今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国内问题与世界的国际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生在中国的一件小事往往很快便会演化为世界性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中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志近些年来多次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即在观察和研究中国国内问题时要考虑到世界的情况,而在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时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而在新闻传播领域,他也提出了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的任务。

所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就是要从中国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大局去观察、审视和认识事物的变化,去组织相关的新闻报道,去实现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最佳效果。

事实说明,如今的新闻传播,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已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真正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新闻传媒需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既熟悉国情,又有国际视野,始终注意将国内新闻报道和国际新闻报道放在一盘棋中作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即在进行国内新闻报道时兼顾国际新闻报道,在进行国际新闻报道时兼顾国内新闻报道,这样才能取得新闻传播的主动权,赢得新闻传播的好效果。

(三) 加强同世界各国同行的沟通与合作

尊重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尊重国外新闻同行的传播理念与新闻选择,加强同国外媒体在信息采集、报道业务、传播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加强世界各国同行对中国的了解,巩固和发展其同中国人民和新闻界的友谊,创建一个和谐的国际传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欲加强同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和合作条件,找到双方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这其中,在新闻专业主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寻找共同话语,搭建沟通平台,尽可能地在专业领域求同存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报道真实、客观公正、新闻自由、社会责任等,都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些基本要求,也是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是体现新闻传播一般规律的东西。虽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对这些基本理念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但其中的一些基本内容是相通的,是可以求得共识的,一些行动理念和行为方式也是相似的,是可以共同切磋交流的,而且在一些国际事件的报道中,还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去完成所承担的使命。因此可以说,中国新闻工作者与国外同行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

(四) 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原有的时空限制,开始向全球拓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日益紧密,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日益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但能够越来越方便地获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闻信息,而且也越来越容易受到隐藏在新闻信息背后的不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使得舆论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化,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国际间的舆论竞争也日益激烈。

对一个国家来说,其信息和舆论传播已不再是孤立的和单向度的,它总是会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外部信息和国际舆论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信息和舆论传播原有的地缘壁垒与政治壁垒。它可以使某一区域性的舆论热点迅速传到世界各地,造成舆论影响的国际化。正如“蝴蝶效应”理论所形容的那样———大西洋彼岸蝴蝶翅膀的振动可能会在太平洋掀起一场海啸。

在这样的信息环境和舆论环境中,一个国家的新闻传播话语权及舆论调控能力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也深刻影响着国内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就要求中国新闻传媒要及时、有效地对各种国内外的重要信息和舆情、舆论做出反映,加以引导,要尽可能掌握对外传播和国际新闻传播的话语权,在对国际性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潮流中,作为一个谋求更大发展的国家,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的联系和沟通,争取较好的外部环境,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这些也要求中国新闻传媒积极掌握对外传播和国际新闻传播的话语权,并且善于借助高超的新闻传播技巧和舆论引导艺术,积极、主动、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以维护国家的利益,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为此,中国新闻传媒需要把握当前新闻传播全球化、数字化、融合化的趋势,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壮大传媒产业实力,加快技术改造进程,推进媒介融合发展,提高整体传播能力,扩大在国际重大事件中的话语权,提升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

总体看来,中国新闻传媒应在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世界媒体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定位,承担历史责任,不断改革创新,为营造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伟业,和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事业的全球新闻传播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涨价还是降价? 下一篇: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南京建设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