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10-04 07:38:07

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分析与对策

【摘 要】现代医院护理管理要求给患者提供全面的、便捷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要求。面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隐匿性强,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舒适、安全的服务,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部分。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特征;不安全因素;机体结构;身心健康;医疗护理;分析;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12-02

1 原因分析

1.1 病人因素

1.1.1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老化,各脏器功能减退,平衡功能出现失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功能减退,

1.1.2老年病理性老化导致老年疾病增多:因长期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动脉硬化症等因素, 老年人易患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中风、糖尿病、冠心病、足疾病、营养失调等导致感觉迟钝,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骨髓肌肉的疾病造成运动不协调,活动受阻,某些急性发作如颈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和心源性晕厥等都易引起病人跌伤、摔倒。

1.1.3药物治疗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镇静药,被公认为摔倒的显著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和阻滞剂等分别在单个研究中被发现有增加老年病人摔跌的危险。

1.1.4性低血压或餐后低血压反应:性低血压或餐后低血压反应是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性表现,约见于20%老年病人。病人从平卧位改成直立位时,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老年病人因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容易发生摔倒。

1.1.5病人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社会角色改变,经济来源发生变化,家庭人员的结构变化,使老年人病后多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其表现为孤独、悲观、绝望、忧虑、急噪易怒;一些老年人不服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护士或他人的心态;个别病人对治疗抱失望态度,为减轻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负担而采取自伤行为。

1.2护理人员因素

1.2.1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深入,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以致使部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所滑坡,表现为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尤其是无菌观念不强。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未按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液体外渗、坠床,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影响护理安全。

1.2.2老年护理专科知识欠缺:目前我院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的护士以中专、大专为主,且普遍年轻,在学校很少学过《老年护理学》,工作中由于对老年人生理、病理变化、特殊心理等识掌握较少,且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不足而导致被动执行医嘱,不能做到及时发现老年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的不良反应,给护理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1.2.3护理安全意识淡漠:护理人员除完成病人一般治疗,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如不稳定凳子不及时找人修好,地面有水渍不及时拖干,日常用品不放在易取的地方,厕所的灯坏了不即使及时修理好等,管理人员未制定老年病人护理 安全管理制度;对老年人出现的任何症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

1.3环境因素病室、走廊障碍物过多,地面积水,病床过高,床脚刹车未固定,门槛过高,缺乏夜灯,厕所蹲位没有扶手等均易引起病人摔倒。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护士各方面教育,提高护理水平①培养责任护士管理能力,掌握交叉学科知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责任感; ②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高压的护理岗位,护士容易出现情绪不稳,从事护理工作时加大风险。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培养,塑造出一个沉着谨慎、临危不乱的岗位心理特征,是护理安全中的一个重要举措;③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种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应当认真落实。医院可通过业务学习、理论或操作技能的考试等形式,促进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

2.2 加强环境管理使物品管理室、治疗室、抢救室布局合理,病房通道及走道保持宽敞,不堆放杂物,病室保持清洁,定期通风换气。不同区域分别使用不同抹布,分开清洗,悬挂晾晒,定期消毒。非治疗室用品不得带入治疗室,各种物品定位放置,并配有专人管理,定期消毒。使用过的各种器具,如氧气湿化瓶、浸钳筒、吸痰器等,消毒后备用,并注意保持干燥; 护士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各种医疗器具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医疗用品,防止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医院感染[1]。

2.3 常见安全隐患对策防止发生坠床意外,应当确保病房环境安全,地面材料防滑、保持干燥; 厕所、洗漱间设置防滑垫,马桶带扶手; 病房、走廊安装扶手。床边安装栏杆,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限制患者肢体活动。患者若下床、如厕,需有人搀扶,并采用稳定性好的鸡爪形拐杖,注意穿着防滑鞋。舌咬伤多发生在有抽搐症状的患者,应当给频繁抽搐患者带上牙套,即可有效防止舌咬伤[2]。预防烫伤,可在用于热敷的热水袋外加布套,不直接接触皮肤。护士应当反复向家属交代热敷方法和温度,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给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患者带上手腕带,标有姓名、住院号、联系电话等信息,实行24 h 陪护,外出分配专人陪同,并尽量减少外出时间,以防走失。对鼻饲、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及其家属反复强调置管的重要性,每班核对检查置管的置入长度、固定情况,注意夜间加强看护,预防意外拔管。对于使用假牙的意识障碍者,应当取下假牙,使用开口器时动作轻巧,尽量不碰落牙齿; 若牙齿掉落应及时取出。鼻饲时应吸净炭液,预防误吸和窒息。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要点分析. 临床护理,2009,1( 10) : 148.

[2] 芮丰.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 4) :156-157.

上一篇:一例Castleman病伴发全身副肿瘤天疱疮患者的护... 下一篇:肺结核的饮食与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