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时间:2022-10-04 06:55:57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课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一定兴趣时,这种学习的负担也就转化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兴趣 学习效率 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是事关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自己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就会有“我想学”“我要学”的现象出现,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是与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现有水平,我提出略高于学生的水平,经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此目标使学生既看到了自己与目标的差距,也看到了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样便加强了学生想弥补这一差距的动力。没有目标或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再适当地选择好教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生动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成绩就自然提高了。

九年义务制教育,也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新课题:必须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初中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则是如何让全体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注重激励,实行分步引导,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采用三步法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

1、抓住契机,用新颖的教学法吸引学生

学生新入学或刚换老师,往往因为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充满了新鲜感,容易产生一种服从心理。老师提什么要求,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执行的效率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是暂时的,如果在服从期内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则学生的服从心理及行为就容易消失。

2、重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读书常规

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必须边读书边做书间笔记。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小组讨论和大胆发言。凡表达观点、提出疑问,展开争论,都将受到教师的表扬。语文整体教学改革的练多在课内进行。做到这些要求,关键是教师坚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只要坚持正面引导,学生是做得到的。

3、语文整体教学改革要求,设置多种课型

我把每周的语文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用于讲读教学,安排周一、三、五,三天;另一类是演练课?,安排周四进行。教学课文的导读重在文章的阅读分析,自读课文的导读重在听写训练。讲读课内,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精讲辅导结合,个人单独钻研课文与大小组讨论结合,既紧张,又不断地转换形式,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听记训练的演练活动,有学生独立答题,也有自改,互批等教学流程,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紧张在课内,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学习语文,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其基础则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化阶段,为学生良好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语文,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既是任务,必然有一定负担。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一定兴趣时,这种学习的负担也就转化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进行刻苦学习,也是可行的。我的做法是:

1.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安排一定的课文,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推选代表,由学生自编教案,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课。

2.为学生创造争分数的机遇,鼓励学生通过努力争取好分数。目前的状况下,可以利用分数巧妙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做法之一:鼓励学生超前背课文。不用老师布置和检查,100%提前完成。做法之二:鼓励学生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法之三:鼓励学生人人写广播稿。做法之四:办好班级广播台。每节语文课前,由同桌的两名同学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轮流演播新闻消息。分数既是学习好坏的标志之一,又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多给了分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作为教师,应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提高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让语文进入每个人的内心,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丰厚的人格内涵滋养,提升生命的品位和质量。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打破固有的模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潜力、创造力、美好的人性因子开发出来,加以培养升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要改变原有的“填鸭式”的应试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理解,去调查,去收集资料,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做法,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作为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读,自己理解,自己感悟,自己体验,从而得到升华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下一篇:发挥农村优势拓展小学作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