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乐学”氛围

时间:2022-10-04 05:47:24

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乐学、创新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乐学、创新促会学,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好动,教师抓住这一特征,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一、情境设置,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

情境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 情境的创设可以从生活问题入手: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在教学时,对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问题;从讲故事入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一段有趣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进入新课意境;从生产和生活实例入手: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有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从游戏入手:把新知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精神,在玩中获取知识、巩固新知.

例如:我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为了建立“体积”的概念,就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

同学们,请看桌面,你发现今天的数学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有些什么?

(各小组安排不同:有石头、弹珠、棋子、乒乓球)

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物体做“智取泡沫”的游戏. (板书:物体)

出示规则:

(1. 请不要用手碰杯子,也不要把手伸到杯子里直接拿.

2. 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

3. 当泡沫超过杯口时,就可以拿出来了. )

观察思考:

水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这样的情境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让他们深感课堂富有新鲜感,从而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操作、提炼问题、表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手、脑、口并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再要求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的三角形,测量计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时,老师提出疑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分别用课前剪好的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纸片做实验,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结果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动手过程中得出结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

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练习设计,讲究趣味性和开放性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

例如,在教学“9加几”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蚂蚁搬家”游戏:天快下雨了,蚂蚁们必须按照花生仁上的算式把花生仁搬到相应数字的洞里,这时出现游戏障碍“9 + ( )”,花生仁被咬了一口,数字不见了,由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个花生仁应该投到哪个洞里. 这样设计既体现练习的趣味性,又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同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使每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教学“认识整时”这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时间超人”的游戏,在纸上画一个钟面直径为1.2米的大钟贴在墙上.

游戏程序:

(1)扮演时钟. 孩子站在钟面前,双手放在“12”的位置,一只手臂长,一只手臂短,假想现在是12点整.

(2)报数拨钟. 老师报时,学生就把稍短的手臂放在这个数上. 当超过6时,请孩子交换长短手臂.

这样的环节设计,采用了趣味性、综合性的手法,让学生在“乐趣”中整理应用,在自主学习中深化发展.

总之,快乐课堂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方法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情境,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

上一篇:关于做好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分析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