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习融入论文

时间:2022-10-04 05:40:16

数学课堂学习融入论文

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样是课程的建构者。再创造学习是建构主义课程观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条件,提供自由广阔的创造天地,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获取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再创造学习活动的快乐,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状态,使再创造学习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何让再创造学习融入数学课堂呢?

一、创设奇异情境,激发再创造的动机

例1:人教版初中代数第一册《去括号》这一节,教材首先通过计算下面四个等式:

(1)13+(7-5)=13+7-5,(2)9a+(6a-a)=9a+6a-a;

(3)13-(7-5)=13-7+5,(4)9a-(6a-a)=9a-6a+a。

然后再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去括号法则。这样处理就使人产生疑问:编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四个等式呢?且会进而想到去括号呢?这个去括号法则又有什么作用呢?

笔者创设运用该法则的问题性作业,引导学生步入再创造学习的殿堂。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2)。

对于(1)式,学生会感到依照运算顺序来计算很繁,从而产生“要是没有括号该多好!”的想法,或者忽视括号直接相抵消。这样,与前面讲的运算顺序发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就有了深入探究的内驱力。“如何去括号?”不再是教师生硬提出,已是学生自然的想法。

二、整合构建教材,探索再创造的途径

例2: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把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和切线长定理分别编排在两个不同的章节。我们知道,这四个定理虽表达方式不同但实质一致。为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容易发现其实质,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设计的:

(1)如图1,AB、CD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垂足为P,则AP×PB与PC×P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图2,平移直径AB,使之成为一条不过圆心的弦,且ABCD,垂足为P,则AP×PB与PC×P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如图3,若把直径CD平移为弦,且ABCD,则原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4)如图4,若把弦AB绕P点旋转,使CD与AB处于不垂直状态,则原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5)如图5,若过圆内一点P任画一条弦AB,则PA×PB是定值吗?若设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a,圆的半径为r,怎样用a、r表示定值?

以上五个问题,圆内两弦及交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结论又怎样?都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PA×PB=PC×PD?这个命题又该如何叙述呢?这样自然得到了相交弦定理。若移动点P的位置,可引出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6)如图6,若把点P从圆内移到圆外,即割线PAB和PCD相交于点P,则PA×PB=PC×PD成立吗?为什么?

(7)如图7,若把一条割线PCD绕P点旋转,使之成为圆的切线,则PAPB=PC吗?得出切割线定理。

(8)若把另一条割线PAB绕P点旋转,使之成为圆的切线,则PA=PC吗?得出切线长定理。

(9)如图8,过圆外一点P任画一条割线PCD,则PCPD是定值吗?若设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又怎么来表示定值呢?

以上通过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构建,设计了一个个问题,搭起了一级级台阶,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索了再创造学习的途径,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诱导发散思维,寻求再创造的方法

例3:在ABC中∠A=90,D是AC上一点,BD=DC,P是BC上任一点,PEBD,P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PE+PF=AB。

图1图2图3

学生1(平移法):

如图1,过点B作BG∥AC交FP的延长线于G。先由“角角边”证BPE≌BPG得PE=PG,再证四边形ABGF为矩形得AB=FG,后等量代换得证。

学生2(平移法):

如图2,过点P作PG∥AC交AB于点G。先证四边形AGP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BGP≌PEB即可。

学生3(线段截接法----“短”接):

如图1,延长FP到G,使FG=AB,连结BG。先证四边形ABGF为矩形得∠G=90,再证BPE≌BPG即可。

学生4(线段截接法----“长”截):

如图2,在AB上截取AG=PF,连结PG。先证四边形AGPF是平行四边形得PG∥AC,再证BGP≌PEB即可。

学生5(利用中间比法):

先由PF∥AB①

再由BEP∽CFP②

后由①、②式可得:PE+PF=AB。

学生6(面积法):

如图3,连结PD,则:。

=;

学生7(三角函数法):

设∠DBC=∠,则∠C=∠,在直角ABC中,AB=BC;在直角EBP中,PE=BP;在直角FCP中,PF=PC。

PE+PF=(BP+PC)=BC,

PE+PF=AB。

教师:上述七种解法体现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性思考,在相似或相异的解题过程中看出不同的思维形式,利用发散思维找到了再创造的方法。

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再创造”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善于反思评价各种不同解法的优劣,使学生的“再创造”由不自觉或盲目的状态,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四、拓展例题的引伸空间,培养再创造的习惯

众所周知:一道命题是若干种信息的集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开发性。因此,在例题或典型习题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以题解题”上,而是应充分利用题目特征进行拓展延伸,并借助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养成再创造的习惯。如:

原例(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P.129例4):如图1,O和O外切于点A,BC是O和O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

师启发:若原命题条件基本不变,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经观察、分析,学生甲、乙、丙先后发现了以下结论:

变式1:如图1,求证:以BC为直径的圆经过点A。

变式2:如图1,求证:以BC为直径的圆与OO相切于点A。

变式3:如图2,延长CA交O于点D,求证:BD是O的直径。

完成证明后,师接着启发:某些例题常常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条件的方法得到新颖的结论,从而揭示相关问题与原例在题型、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学生观察、猜想、讨论和质疑,一一证明了以下结论:

变式4:如图3,在图2上再过点D作DE切O于点E,求证:DE=DB。

变式5:如图4,在图1上再过点A任作DE交O于D,交O于点E,连结DB、EC并分别延长交于点F,求证:DFEF。

这种一题多变的开放性的教学情景设计,拓展了例题的引伸空间,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运用试验、化归、类比、归纳、猜测、一般化和特殊化等数学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大大发掘了一道普通几何题潜在的教学功能。由于知识的内化需要感受、体验、交流、辨析和意义建构,让学生这样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享受一次次成功发现的乐趣,这无疑有助于把客观的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有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信心和勇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钻研教材,开发教材中的创新思维资源,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再创造学习融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创新思维之花常开!

参考文献

1.郭东岐编著.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数学教学情商因素分析论文 下一篇:民政局行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