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初步尝试

时间:2022-10-04 05:04:04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初步尝试

地理教学是文理兼容的一门学科,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校并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表现在在排课上,把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安排教地理。另外,课时没有按国家正规排课进行,甚至在平时教学中,地理教学给主科教学让路,地理教学在临考时,背几道试题做应考之用,学生对地理知识不甚理解,答题就不着火门,严重地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我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长期摸索,实施“四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谈谈“四结合”教学。

一、“四结合”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讲导读,以读促讲。即教师在归纳、总结等指导性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中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读一读”这些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讲读结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地形是不断变化”这节课时,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科学院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及“读一读”栏目中的“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然后在总结“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可以加深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地理教学中,是先读后讲还是后读先讲,可视教学内容难易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而定,对比较通俗的内容,可以先读后讲,比如“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先讲后读,比如“气候的判断”。教师先讲,包括演示,然后让学生阅读文字和图片,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围绕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人们常说:“会读书抓题,不会读书的抓皮。”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己思考自己回答,这也是教师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想一想”来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到教学效果,以便教师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活跃课堂。

例如,在上“气候”这一节课时,利用“想一想”,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加深了对气候知识的理解,能够准确判断出相近气候的类型,掌握知识细节部分。

三、学生要养成读图的习惯,用语言来理解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都无法替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作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图册和插图,把课文的内容和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表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注意利用这些图像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教师自拟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认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运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和地图形象语言结合起来,即可加强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火山和地震及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掌握“地球的火山地震分布主要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及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这一内容。

四、以评导练

即在教学中学生先完成老师布置的适当练习后,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教师讲完一定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和教师自拟的题进行的,旨在通过讲评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的缺陷,并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这种教学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新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都是进行讲评活动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完“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节内容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对地球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力的来源、力的表现、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学生到课外考查,让他们看看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的岩石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探讨流水对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查情况作个综合评价,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将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

五、地理教学“四结合”的思考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知识各部分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知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读、问答、图文、练评的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四结合的练习过程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地提示,防止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力争使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下的老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的紧密结合。

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讲解力求简明扼要、用词生动精准,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抓住关键,讲明原理,阐明规律,尽量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给学生留够自主探索的时间。

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学生探讨知识的转变,使地理教学规规律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让学生真正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使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新教材给教学带来了教改的契机,只要做到四结合,做到手脑心并用,地理教学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上一篇:论中国舞的技术技巧对民族舞的作用 下一篇:浅析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