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

时间:2022-10-04 04:39:29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

摘 要:作为小学教师,只要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兴趣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54-01

兴趣好比路灯,引导你走向成功;兴趣好比船桨,带着你驶向远方;兴趣好比是一双羽翼,领着你翱翔天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引你走向光明。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兴趣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直至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一位老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置于学生的众目睽睽之下。学生最先看到的是你的形象面貌,包括你的服饰,打扮、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定型效应。在人们面前第一次出现时,令人感知最深,记忆最牢。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序曲中,奏响的第一个音符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我觉得,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哪一种东西,要使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莫过于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给以对方的第一印象有一定的艺术表象,也是教师第一次教学水平的亮相,要格外注意使学生在听课时感到新颖、生动,要处理好预习与讲课的关系,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处理好复习和讲课的关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具有趣味性,并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力求留给学生热心教学、知识渊博、有高超的教学艺术的良好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偶像型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感兴趣了,也就意味着对你所教学的科目感兴趣,教学起来也就轻松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出示了如下题目:5+5+5,6+6+6+6+6,4+4+4……+4(9个4)。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学生们都觉得老师很神奇,同时也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威信,带给学生一各神密感。又如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观察、思考这样一个题:用火柴摆成1+11+111只能动一步,使之等于4,有谁在30秒内说出答案,则成为本次活动之星小能手。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类似的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为小学教师,只要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用经典阅读来丰富你的假期生活 下一篇:给课文“留白”处着墨,生成无言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