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时间:2022-10-04 02:49:01

浅谈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摘要】预算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通过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有效地整合事业单位人、财、物等资源,通过计划、执行、控制、评价、激励等过程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一些具体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问题 方法途径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事业单位业务运营成本。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支出管理水平,增强财政透明度,合理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因此,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忽视预算管理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常把预算管理看成是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其实不然,预算管理几乎涉及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和所有业务,关系到整个单位日常办公活动、人员薪资福利、主要业务活动、年度各种项目等。各个部门都是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单靠领导和财务部门不可能做好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关系到单位各项业务能否正常运转,应该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仅由领导和财务部门制定预算,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对预算收支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上出现偏差,单靠领导和财务部门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核定各项预算指标,容易脱离实际,进而导致预算在准确性、可操作性、合理性上把握不准,在预算执行时容易出现问题,对预算的权威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业务开展和单位形象比较重视,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欠缺,预算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编制预算收支计划及通过预算执行安排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存在着与单位整体发展规划不协调、不配套的现象,只估算到下年度所需求的资金,没有从单位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导致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缺少前瞻性。还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充分收集相关信息,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想统筹安排各种收入来源,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开展预算工作,并且结合未来的业务活动,借助于合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在科学分析及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编制预算。而实际上,一些单位由于受到传统预算管理体制的不良影响,再加上单位本身的主客观原因,预算编制还存在诸如:故意夸大基本支出,漏报或少报收入来源,在预算资金的统筹安排上,动用上年结余资金而未在预算管理中安排本年支出,对项目支出预算盲目地加以编制等,导致年度预算的随意性增大。

(三)预算执行不力

事业单位预算是由人代会批准,财政部门批复下达的,具有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除非出现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可申请预算调整外,要求事业单位严格遵守执行。最近几年,财政部门也不断强调加强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在年度预算申请批复中纳入了预算执行率指标,但是,执行预算的体制保障及制度约束极为欠缺,在预算审核部门批复预算资金以后,预算执行所依靠的主要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就高枕无忧了,忽视了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分析,更谈不上及时做好调整,预算管理中常出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执行时随意变更项目、扩大资金使用范围。预算目标流于形式,缺乏严肃性,预算资金互相挤占,具体表现为基本支出的人员经费挤占总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挤占基本支出,具体项目之间互相挤占预算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主观性、随意性较大,超预算支出或无预算支出。在项目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申报项目,导致预算无法执行或执行进度过于缓慢。上述情况都造成了预算执行不力。

(四)预算监督不力,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预算涉及事业单位的年度的资金使用,每个单位都会竭力为本单位争取尽可能多的预算,对于预算的编制会非常的重视。各部门对于预算中的资金分配环节比较重视,而对资金合理调配,保证项目需要则关心不够。这种状况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也导致预算执行绩效考评难于开展,使得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对预算管理中的差错和责任无法认定和追究。目前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负责单位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督检查的机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缺失,考核评价结果没有公开透明,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接受单位内部和外部机构的有效监督,奖惩激励也就无从谈起。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途径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提高预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单位从重视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的科学预测和合理编制计划,事中的有效监督与调控,由无序管理转向有序管理,从而整体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事关单位事业成败和个人前途。要做好预算管理,必须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财务和相关部门预算编制和监督等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制定详细的年度人员学习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算管理法规、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预算监督检查和奖惩激励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科学编制预算

要充分认识科学编制预算是预算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纠正预算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的错误认识,预算广泛的涉及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动员财务部门以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要纠正预算就是要钱的肤浅认识,预算不是简单的要钱而是科学预测规划事业单位下年度的发展蓝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收入预算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合理测算,如实编制。支出预算推行“零基预算”的方法,分别编制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做到人员基础信息数据的录入准确无误,并结合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测算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需求。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制,要与承担项目的部门和人员做充分调研和论证,准确填报项目信息,对项目支出细化到支出经济分类明细科目。根据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推行“三公”经费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要细化到具体采购的类别、品目。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需要事先制定编制的流程和步骤,需要有时间上的保证,避免时间过于仓促,降低预算编制的质量。在编制的过程中,完善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的编制制度,做到部门之间协调畅通,既能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能减少预算编制在日后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批复的预算。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和经费开支报销程序。对于专项项目支出的管理,应按照相关部门公布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管理办法,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均衡、有序,避免年终突击花钱等违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议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通报项目预算执行和进度管理情况,分析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商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分管财务的领导应找项目负责人谈话,追究原因和责任,制订相应的调整改进办法。

(四)建立预算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预算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建立项目预算执行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有条件的单位亦可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考核机构,专门负责对单位预算进行监督和考核。按季度对项目的预算管理、执行进度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年终预算绩效综合考评。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项目组的工作业绩挂钩,与部门的资金分配挂钩,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并影响到本单位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申请的部门,减少下一年度的资金分配额度。对于预算执行进度快、效果好的部门相应增加下一年度的资金分配额度。考核要公平公正,结果要公开透明,对先进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重视并调动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切实加强预算工作各环节的管理,相信能够做到预算管理规范、科学、高效,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08(3).

[2]张锦宏.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2(20).

[3]李亚卫.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误区[J].财会通讯,2010(29).

[4]王群霞.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总会计师,2012(10).

[5]付红英.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6).

上一篇:现代化支付系统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下一篇: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行工作的难点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