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传时调小曲初探

时间:2022-10-04 02:13:45

摘要:小曲,是我国一种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歌曲,它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所谓“小曲”,也叫“时尚小令”、“杂曲”、“小调”“俗曲”。清代,随着中西音乐交流的开展,小曲逐渐传入欧洲,并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清代欧人关于中国音乐的著述,从多种角度分析,研究清代小曲在欧洲传播的情况。

关键词:清代;西传;时调小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小曲”,也叫“时尚小令”、“杂曲”、“小调”、“俗曲”,是我国一种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歌曲。明代中叶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明清之际,随着中西音乐交流的开展,小曲逐渐传入欧洲。据笔者现有资料统计,时调小曲传入欧洲并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在清代中后期,它们主要是通过欧人的著作被介绍到西方。清代西传欧洲有代表性小曲曲目如下表(依笔者现有资料统计):

表1明清西传欧洲的中国小曲统计表

“茉莉花”是这一时期流入欧洲的时调小曲中较有影响的曲目之一。笔者通过对“茉莉花”西传过程的考究,试图探寻清代时调小曲西传之情况。

1、西人初识“茉莉花”:巴罗《中国游记》

欧人最早认识这首中国小曲是通过巴罗的《中国游记》(1804年)。巴罗(Barrow John , 1764-1848)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随英国马戈尔尼伯爵使团来华,后出版了《中国游记》一书,记录其在中国的见闻。而此书在音乐领域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将中国名曲《茉莉花》介绍到欧洲,引起欧人对这首小曲的关注。巴罗在介绍这首民歌时写道:

英文:I never heard but one single Chinese who could be said to sing with feeling or plaintiveness .Accompanied with a kind of guittar , he sung the following air in praife of the flower Moo-lee , which it seem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ongs in the whole country . the simple melody was taken down by Mr. Hittner , and I understand has been published in London ,which head and tail-pieces , accompainments , and all the resined airs of Europe music ; to that it ceafes to be a specimen of the plain melody of China . I have therefore given it in its unadorned state ,as sung and played by the Chinese , together with the words of the first stanza , and their literal translation(注:参见[英]Barrow John(巴罗,1764-1848)著《Travels in China》(中国游记),1804年英文版,316页。) .

[HK47]汉译:一个中国人在一种类似吉他的乐器伴奏下以一种十分富有感情和凄凉的音调演唱了一首茉莉花的颂歌,这是该国最流行的歌曲之一。这首歌朴素旋律已由胡特纳(Hutney)先生谱写下来了。据我所知,这段旋律已被加上了引子、尾声、伴奏和欧洲音乐的一切技法在伦敦发表了,但它已不再是中国人那纯朴旋律的音乐。所以我还它以本来面目,再次未加任何外来修饰地发表了这首乐曲,而且还附上了第一段的歌词及其译文。

虽然,在他的描述中“一种类似吉他的乐器”让我们感受到巴罗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尚浅,他只是以一个外国人初识中国音乐时的好奇与新鲜,将其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但这也正是其真实可爱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巴罗对欧人将这首中国乐曲的随意篡改表现出不满,他认为应“还它以本来面目”,不加修饰地介绍这首乐曲,一个初识中国音乐的外国人,能懂得尊重外来文化,怎能不让人油然起敬呢?

巴罗在中国旅行的短短时间里,捕捉到“茉莉花”的芳香,在欧洲音乐史上留下两个之“最”,其一便是书中“茉莉花”的英译歌词,为该曲在欧洲最早的英文记载。其二是对“茉莉花”的曲谱记录,采用五线谱记谱,这在欧洲音乐史上也是最早的。

巴罗《中国游记》中,对茉莉花歌词的记写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罗马拼音注音的方式,将歌词的汉语读音记写下来。另一种便是英译歌词。

罗马拼音注音歌词:

MOO-LEE-WHA

Hau ye-to sien wha

Yeu tchau ycu jie lo tsai go kia

Go pun tai poo tchoo mun

Fwee tcho sien wha ul lo

Hau ye-to Moo-lee wha

Man yuen wha kai soy poo quee ta

Go pun tai tsai ye ta

Tai you kung kan wha jin ma(注:同上。)

英文意译歌词:

[HK47]

How delightful this branch of fresh flower

One morning one day it was dropped in my house

I the owner will wear it not out of doors

But I will hold the fresh flower and be happy.

How delightful this branch of the Moo-lee flower

In the full plot of flowers blowing freely none excels it

I the owner will wear this gathered branch

Wear it yet fear,the flower seen,men will envy(注:参见[英]Barrow John(巴罗,1764-1848)著《Travels in China》(中国游记),1804年英文版,316页。)

“茉莉花”在中国最早的歌词刊载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而巴罗恰于1793年来到中国,后于1804年出版《中国游记》。据笔者目前资料来看,其对“茉莉花”歌词的英译应是欧洲最早的记录。

此外,从巴罗《中国游记》英译歌词的准确度上考究,与我国《缀白裘》记录的“茉莉花”歌词并无太大出入。钱仁康先生曾将巴罗这段英译版“茉莉花”歌词翻译成汉语(注:参见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Ⅰ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本待,不出门,对着鲜花儿乐哈哈。

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我本待,采一朵,但又恐看花的人儿骂。

比较清代《缀白裘》中记录的“茉莉花”歌词(前两段)(注:参见冯光钰著《〈茉莉花〉花开何处?》,载于《交响》,2006年第25卷第4期。):[HK47]

1、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儿骂,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儿骂。

2、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

因此,巴罗对该曲歌词的记录不但是欧洲最早的英译歌词,同时其准确性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巴罗《中国游记》所记“茉莉花”另一之“最”是对该曲的五线谱记谱成为中西音乐史上最早的记录。首先巴罗“茉莉花”记谱早于中国。巴罗《中国游记》出版之前,“茉莉花”只是在中国各地传唱,并没有明确的记谱。中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曲谱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37年)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如谱例1。而巴罗《中国游记》的出版是在1804年,早于《小慧集》30多年。书中“茉莉花”记谱是由希特纳(Mr Hittner)用五线谱的形式记录的。这点在其书中得以证实“我认为最好是在《茉莉花》之后,再让人镌版印刷少量其他的中国民间歌曲,它们都是由同一名英国人在广州谱写下来的,他向我提供了乐器的图案。(注:同①。)”

谱例1巴罗《中国游记》“茉莉花”五线谱记谱(注:同①。)

谱例2《小慧集》原工尺谱还原为五线谱记谱的“鲜花调” (注:参见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183页。)

将巴罗书中记写的“茉莉花”曲谱与《小慧集》鲜花调曲谱(谱例2)比较。前者是对“茉莉花”最早的五线谱记谱,后者是该曲最早的工尺谱记谱,前者是欧洲记谱法,后者是中国记谱方式。二者比较(如表2所示)。相同点:二者旋律多以二度、三度级进。较平稳.不同点:从调性上分析,前者用的是五声D宫调式,后者用五声C徵调式;词曲配置上,前者多二拍一字或一拍一字,较稀疏,后者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较密集;旋律风格,前者较朴素,简单,后者装饰较多,更为曲折。节奏型来看,前者以X XX节奏型为动机,后者则以XXX 节奏型为动机。前者较简单,后者节奏变化丰富,使用了前者没有的切分音型。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虽然两首“茉莉花”旋律进行有些出入,但仔细分析后,两首曲子根植于一个原型是一目了然的。这正应实了巴罗的“还它(指茉莉花)以不加装饰的本来面目,正像中国人所演唱和演奏的那样……”的观点。

表2巴罗所记“茉莉花”与《小慧集》所记“茉莉花”比较分析表

2、“茉莉花”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茉莉花在欧洲不只有巴罗《中国游记》这一种版本的记载,比利时传教士阿里嗣在《中国音乐》(1884年)中记录了“茉莉花”的同宗民歌“鲜花调”。二者虽共属于一个“母体”,但又各自带有地方浓郁特色,因而曲调并不完全相同。如谱例3:

谱例3:阿里嗣《中国音乐》所记“鲜花调”(注:参见[比]J.A.Van Aalst(阿里嗣)《Chinese Music》(《中国音乐》)1884年英文版。)

阿里嗣的“鲜花调”与巴罗“茉莉花”是该曲在欧洲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版本,使欧人了解到中国民歌即兴性特征。正如清代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所说:

英文:Many tunes are called by the same name but are totally different in their notes , e . g. of the“Mo Li Hwa” (茉莉花)there are many versions , also of“ Pa T’ien Lo” or“Universal Happiness.”(万年欢)(注:参见[英]Mrs.TimothyRichard(李提摩太)《Chinese Music》(《中国音乐》)1923年英文版,第16页。)[HK47]

汉译:许多同一名称的小曲曲调旋律却完全不同,如《茉莉花》就有很多版本流传,这类乐曲还有《万年欢》

“茉莉花”在欧洲的传播还为当时欧洲的音乐家带来创作灵感。他们纷纷以此为契机,创作异国情调的音乐作品。据笔者现有资料统计,当时引用或以“茉莉花”曲调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如下表所示:

表3明清欧洲有关“茉莉花”的音乐著作

这些作品中不乏有大家熟悉的名作,意大利名剧《图兰朵》,便是一部以“茉莉花”为音乐背景的著名歌剧。该剧荒诞离奇的中国故事情节,悦耳动人的中国旋律深深吸引了欧洲的观众,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剧中主题旋律来源于一个由中国带回来的音乐盒中的一段优美旋律,即明清时调小曲“茉莉花”。作者将其作为中国公主图兰朵的主体形象以多种形态交替出现在剧中,给欧洲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第一幕中在图兰朵公主上场之前,“茉莉花”以最原始及较完整的形态在童声齐唱声中传达给欧洲的观众,体现了图兰多公主冷傲、清新的气质,给人以圣洁与忧怨的感觉。而当公主出场时,乐队奏响“茉莉花”旋律,并加入混声合唱的衬部,使原本有些单薄的音乐又增添了几分华贵和高雅。第二幕乐队奏出“茉莉花”,是在王子猜出图兰朵公主的三道谜语时,传达了公主由震惊到悔恨的复杂心态。之后,公主乞求父亲更改诺言,出现男女主角的唱段,“茉莉花”音调的原形出现,唱出公主“没人能拥有我”的高傲姿态。第三幕,乐队在中低音区演奏了“茉莉花”变奏,作曲家在和声配置上加进了不太协和的和声结构,使之张力有所增加,表达了图兰多公主矛盾的心理。当公主最终被王子的勇敢与智慧所征服时,童声齐唱的“茉莉花”主题旋律再次响起,体现出公主纯真善良的一面。

普契尼《图兰朵》面世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尤其是那首让人记忆犹新的“茉莉花”旋律,更是让许多欧洲人难以忘怀!奥地利著名歌剧评论家马赛尔・布拉威回忆在1926年也就是他10岁时观看了普契尼《图兰朵》,并第一次听到“茉莉花”旋律时的感受:“当我听到这段音乐时,有一种如临仙乐的感觉,世上真有这样美妙的音乐!从此我萌发了终身从事歌剧事业的念头,正是这个《茉莉花》把我引入到歌剧事业中去!”(注:参见凌夫《图兰朵好一朵茉莉花》,载于《世界文化》,1999年第1期,第 10页。)《图兰朵》首演的时间是1926年,全剧共分三幕五景,演出时间为一小时五十九分。“茉莉花”的旋律在剧中一再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前后共达10次之多。直到今天,茉莉花仍是欧洲人最为欣赏和熟悉的中国歌曲之一!1993年5月号称世界三大男高音之王的多明哥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广场用中文发音、直接唱出《茉莉花》一曲,让我们为中国《茉莉花》感到骄傲!由此见证了“茉莉花”自明清西传以来,在欧洲的确产生一定的影响。

“茉莉花“在欧洲产生影响不只体现在歌剧中,英国作曲家格兰维尔・班托克在1911年出版的《各国民歌一百首》中班托克又将《茉莉花》的钢琴伴奏写成一首二部卡农,(原谱为双行谱缩为单行)如谱例4。班托克在《茉莉花》的注文中说:“节奏和旋律是东方音乐的基本特征,而和声则很少注意,有时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素。这首歌的伴奏是要获得这种效果而配的,单独应用具有节奏和旋律形式的曲调本身,也许就是写成似是而非的东方二部卡农的理由,但是还是产生了偶然‘和声’的效果。”(注:参见钱仁康著,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由上,“茉莉花”在欧洲除了被西方学者广泛征引,还成为欧洲音乐家纷纷创作的素材。当然,《茉莉花》之所以在欧洲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五声音阶特色,五声音阶曲调是与欧洲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完全不同的,给欧洲的观众带来听觉上的刺激与新鲜感。另一方面它流畅的旋律和有规律的重复再现结构又使欧洲人感到亲切悦耳。这里借用班托克的话总结了《茉莉花》的特色:“包含了同时能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耳朵所接受的优越性。”(注:参见钱仁康著,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茉莉花”在欧洲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说明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去营造机会,那么双方都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谱例4:班托克改编的“茉莉花”钢琴曲(1-5小节)(注:同上。)

“茉莉花”是清代小曲在欧洲传播的典例,中西融合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在清代西传小曲中广为流行。这在当时比利时传教士阿里嗣所著《中国音乐》(1884)、钱德明神父所著《中国乐曲集》(1779)中均可找到很多例子。如小曲《三刹》(见谱例5)就兼用了工尺谱与五线谱,汉文与罗马拼音合记的形式。

清代小曲在欧洲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也有其局限的一面。在当时欧洲流传的明清小曲,数量不多,却被重复引用记录,如杜赫德《全志》中所附中国乐曲曲谱有四首是与巴罗《中国游记》中记录的曲调完全相同的。阿里嗣《中国音乐》记录的6首明清小曲,有4首被法国Louis Laloy所著《中国音乐》中引用。

清代小曲西传让当时的欧人开始真正接触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虽然在他们的心里对中国音乐还存有太多的疑惑,不解,但至少他们将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体现了他们认识中国音乐的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明清欧人的中国音乐观。

谱例5钱德明神父《中国乐曲集》中的《三刹》(注:参见陈艳霞著《华乐西传法兰西》,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7-98页。)

书中汉译歌词如下:

笑盈盈,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乐倒z帷里,/昨宵个绣锦香暖流春往,/今夜里,睡被甚寒又梦之。/留恋你,别无意,/前去鞍上马不住泪眼皱眉。

上一篇:和弦标记研究 下一篇:论服装表演中舞台灯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