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10-04 01:13:31

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角色的转变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因此,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的接受式教学,实施师生教学互动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师生互动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教师搭建舞台,学生精彩展现

可以说语文学习是教师搭台,学生展示,课堂的精彩不再是老师的侃侃而谈,才华横溢,而是学生的精彩。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授者,讲授者,而成为知识的促进者,是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共处的智者。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问答,它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可以促使师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在互动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风筝》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精神的虐杀的那一幕”到底指哪一幕呢?”学生很快理解:“指小时候我把小兄弟快要做好的风筝无情的毁坏了”师:“你讲得非常准确。在文章中哪些词语准确地体现了这确实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学生:通过“苦心孤诣”、“掷”、“踏”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行径对小兄弟确实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师:具体谈谈?生甲:“苦心孤诣”这个词,字典里的解释是“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在这里是形容小兄弟用尽一切办法瞒过“我”的眼睛,精心制作自己喜爱的风筝,而“我”却无情的毁坏了他的风筝,这确实师一种“精神的虐杀”。学生乙:我认为“掷”这个词用的也很形象。“掷”是一个十分凶狠的动作,让人感觉像是“啪”的一下扔在地上。学生丙:“踏”这个词也表现了“我”当时的粗暴。师:作者在这里用“踏”而不用“踩”呢?生:因为“踏”的力量更大,更能表现出“我”当时的愤怒。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词抓得准,而且能换用词语,准确理解词语的作用。

互动式阅读交流,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在互动质疑辨证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

教师在各种形式的情境创设中,不仅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而且要当好演员,和学生一起走进舞台,并随时给学生鼓励,从而真正和学生一起乐学。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中,笔者让学生表演情景剧,为了调动气氛,我带头扮演秦王,骄横傲慢的秦王上场了: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学生扮演的唐雎不卑不亢:安陵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学生在表演中领略人物形象。师生平等交流,和谐顺畅。

2教师认真倾听,适时有效指导

在学生学习交流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则易辨别学生所具有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疑惑;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可伺机决定自己何时、怎样表达对学程的关注并作出有益决策;通过倾听学生,也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实施的主要形式。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才能培养学生集体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自学互动环节,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预习、讨论时,教师一是应积极地旁观、看、听、倾听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怎么样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恰当的评语,有力的评价,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看有没有在课堂中闲坐的同学、溜号的旁观者,教会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内教师认真倾听,疑而未决之时适时点拨。要注意学生的情况,使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愉快的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不影响学生的判断的前提下,让学生得到方法上的提高。

3教师巧妙评价,激励赞赏有加

语文课上,师生互动进行中,教师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学生得到合适的评价,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课堂情境性评价绝对不是简单敷衍,需要教师有一颗深爱学生的心,有很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又巧妙化解课堂危机的机智。

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保护了学生已有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表现。

听: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老师在备课时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位同学帮助了我,谢谢你。学生脸上洋溢着骄傲与兴奋,更加高昂的投入到学习中。

再听:请停一下,老师发现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他的简笔画老师很欣赏,他把对文章的理解都给画了下来。说着同时老师冲那位学生点了点头,学生会心的笑了。

课堂上教师通过话语、动作、表情,(即鼓掌、翘起的大拇指,点头 、满面笑容)等等,使学生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热情,进而形成荣誉感。教师关注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纠正了学生某些不良习惯。

语文课堂,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成为课堂的主角,或自学,或讨论,有合作,有质疑;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彰显个性,哪怕异音又何妨,生成课堂更难得。课堂内学生各持己见,激情昂扬;课堂外调查访问,各显身手,精心之作,尽情展现。师生互动的场景,少了教师的独角戏。多了小组合作的融洽,轻松愉悦的氛围,激情洋溢的展现,紧张激烈的辩答,真诚评价的赞语,和谐的语文课堂,尽显无限风光。师生徜徉其中,何其快哉!

上一篇:井下复杂落物的打捞技术在乐安油区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小中小企业竞争力培育的问题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