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塔吉克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2-10-04 12:52:16

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塔吉克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本文对塔吉克族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塔吉克族民歌的音乐特征及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思考,以期探索更科学和可持续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关键词: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 塔吉克族民歌 传承保护

我国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大部分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则散居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叶城县、泽普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以及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塔吉克族传承着悠久深厚的音乐文化,其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和多样的民间音乐形式,构成了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吉克族民歌在其音乐文化中最具典型性。加之塔吉克族特殊的交通条件、语言环境及其居住位置等因素,使研究塔吉克族民歌步履维艰。笔者建议从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借助媒体传播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对塔吉克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宣传研究工作,使塔吉克族民歌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一、塔吉克族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塔吉克族民歌题材较为多样,节奏鲜明,旋律质朴。其民歌内容充满了生活气息,涵盖了塔吉克族人民生产生活、宗教历史以及民俗节日等各方面,主要包括:“拜依特”(一般民谣)、“麦依丽斯”(叙事歌曲)、“菲来克”(斯里库勒方言的悲歌)、“塔勒肯”(葬礼歌)等。“古力碧塔”是塔吉克族人人都会唱的最著名的情歌之一,著名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来源于此曲。

二、塔吉克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一)分类

从体裁和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叙述性民歌、习俗性民歌和歌舞性民歌三大类。叙诵性民歌中又可分自由体歌谣( 艾尔凯提陆) 、悲歌( 法拉克) 和双行诗( 柔巴依);习俗性民歌又可分为包括宗教歌(凯苏伊德)、送葬歌(台勒肯)、迎嫁歌(夏合依曼・阿麦德)等;歌舞性民歌多指边歌边舞的民歌 (恰普素孜)和(米力斯);从题材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类,又可分为故事歌、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宗教歌、习俗歌和新民歌等。

(二)节奏与节拍

塔吉克民歌节奏明快,一个节奏型常常贯穿整首曲子的始终,很容易给人以舞蹈的动感,令人兴奋,有些民歌中也会出现变换节奏的情况。在节拍方面,塔吉克民歌最为常见的节拍为5/8和7/8拍,也有部分民歌中用 2/4 拍、3/4拍、4/4的混合拍子以及不规则的散板。

(三)旋律、音阶与调式

塔吉克民歌旋律优美、质朴抒情,大多为问答式的上下句旋律,曲调多次重复;音域基本在一个八度以内进行,旋律中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跳进或级进;少数内容深刻的民歌由于旋律起伏较大,会出现五度、六度甚至八度的大跳。塔吉克族特有的旋律、音阶与调式使一首篇幅短小的民歌并不显得单调、乏味,恰恰增加了旋律的律动感,使塔吉克民族音乐风格显得格外清新浓郁。

三、塔吉克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分析

(一)塔吉克民间歌手存在的问题

民间歌手数量不断在减少,民间歌手中40-90岁的人约占67%,中老年歌手居多使民间歌手与民歌出现断层与断代的情况;塔吉克族民间歌手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塔吉克族民歌极有可能“人走歌亡”,濒临灭绝。

(二)塔吉克民歌传唱存在的问题

由于习得民歌的途径大致相同,现在仍在传唱的数量很少,书面记载的400多首民歌中只有50多首还在经常传唱,会唱的歌手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歌词、曲调都记不周全,民歌的完整性出现危机,更有87的曲目因无人会唱濒临失传。

(三)塔吉克民歌传承存在的问题

虽然塔吉克族音乐传承方式已日趋多元化,但自然传承和家族传承依然是塔吉克族民歌的主要传承渠道。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多元文化的影响和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民歌已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发展下去。如何传承保护并不断发展塔吉克族民歌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塔吉克族民歌现状引发的思考

(一)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经济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可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安排专人做塔吉克族民歌的普查工作,负责挖掘与整理,建立塔吉克族民歌曲库。并从经济上大力扶持民歌生存的文化环境,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予以扶持和奖励,以保障塔吉克民歌的民间生命传承。

(二)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保障民歌顺利传承

积极编写教材,将塔吉克民歌设为塔吉克族聚居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让民歌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也可以定期安排本民族优秀民歌歌手来学校教唱,或由音乐老师不定期组织塔吉克族民歌比赛,成立民歌合唱团等,使塔吉克族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保障民歌顺利传承。

(三)建立传承保护机制,培养民族音乐人才

必须大力挖掘、培养新的音乐人才,由政府出资安排有艺术天赋的年轻人到专业院校系统的学习音乐技能、艺术理论和文化知识,并由本民族优秀的民歌歌手对他们“口传心授”,使他们成为既有传承、又能创新的新一代民歌手,这是对塔吉克族民歌传承是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

(四)借助媒体传播机制,强化对外宣传力度

由于塔吉克自治县地理环境闭塞,交通较为不便,要想加大塔吉克民歌外宣力度,提升塔吉克民歌知名度,可通过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塔吉克民族文化,促进塔吉克民歌的流播。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塔吉克民歌宣传网站或通过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及传播。

随着人文环境、民族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塔吉克族民歌的表现方法、保护、传播已进入了多元时代。应该建立比较科学、完整、规范的塔吉克族民歌艺术保护档案;加强对塔吉克族民歌的科学研究工作,整理挖掘更多的塔吉克族民歌并不断创新;进一步拓宽传承方式,使塔吉克族民歌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艳丽奇葩。

基金项目:

本文为“新疆塔吉克族说唱音乐调查研究”2013年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的结题成果,项目编号:040913C09。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

[2]朱蔡尚.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塔吉克族民歌的实地考察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作者简介:

张小满,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艺术教研室副教授。

上一篇:论伊萨依《萨拉班德舞曲》的艺术价值 下一篇:大学公共英语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