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大名著主题曲的变迁

时间:2022-08-15 08:35:06

浅谈四大名著主题曲的变迁

摘要:电视剧主题曲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而四大名著的影视主题曲更是这种音乐形式的精典之作。本文分析了两版主题曲取得成功的原因,通过新旧版本的对比引发大家对电视剧主题曲的关注。

关键词:四大名著 主题曲 特性 变迁

一、四大名著主题曲变迁

四大名著的拍摄,无论哪个版本,都算得上是鸿篇巨制。优秀的音乐,明显的风格,精良的制作,势必给课题的研究带来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歌曲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先从《红楼梦》说起。

(一)《枉凝眉》与《开辟鸿蒙》

《枉凝眉》以宝黛爱情悲剧为基点,作者把握好了分寸,缠绵哀怨的曲调使人不知不觉地陷入剧中人物的悲喜纠缠中,听后久久不能忘怀。其旋律发展紧扣词意,音乐结构按照重复、变化、对比、发展、平衡、对称等原则精心组织,统一中不忘变化,变化中力求统一。旋律优美、凄婉深沉、主题鲜明,这为全剧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红楼梦》的主题曲是《开辟鸿蒙》,新版给笔者的第一感觉是片面追求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为求摆脱流行音乐元素植入带给主题曲不严肃的感觉,歌曲配器简约,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新旧两版都是以原著中的诗词作为歌词,而旧版给人以亲切感,这与选词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观念的问题,作者自己对这部名著、对音乐、对社会等等诸多领悟糅合在一起才造就了这首乐曲,是心血之作,也是代表之作。而新曲太着重于歌曲给人的艺术感受,当歌曲的某一方面达到极致时也导致其它方面无法跟进而失衡,不能不说是遗憾。

(二)《敢问路在何方》

1988年《西游记》搬上银屏,这是改革开放的转型期,而剧中的音乐也有了开创性的思维,结合电子音乐、民乐、管弦等元素。这样使得剧中出现的音乐内涵丰富,格调清新。而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旋律高亢舒展,意境悠远深邃,不失大气又保有民族韵味。歌曲为二段体式结构,前段舒缓,后段激越,非常贴切地与电视画面契合。

《新西游记》没有主题曲,和旧版延用同样的风格。新版的片尾也是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老歌新唱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无论社会给予张纪中导演怎样的评价,个人对他还是很敬仰的。在新版筹拍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没有想过超越旧版,每个时代应该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这句话他说了也做到了。通过这首老歌新唱就可见一斑。电子音乐元素的融入让歌曲与流行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胡琴等民族乐器的加入又让乐曲有了民族特色,加上刀郎苍凉质感的声音。虽然还是那首歌,但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经典,打下了时代的烙印。那是发展中的沧桑,听到这首歌,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三)《滚滚长江东逝水》与《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三国演义》那段历史的荣辱兴衰通过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厚的男中音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篇两句非常豪迈悲壮,曲调开阔悠远。起句在羽音上展开,句尾落在角音,有功成名就后的失落,也有功成身退的淡泊。用不返的江水来比喻历史进程,用后浪赶前浪来喻英雄辈出。曲调采用无休止的咏叹式,休止符与装饰音的运用,厚重了音乐的沧凉感。第一乐段后面的两句重复的间奏,将音乐引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托志渔樵,有隐士的孤独,也有相逢的慰藉,为宁静的气氛增加了些许动感。音乐最后落在羽音上终止,可是并没有刚劲不足的缺憾,相反将人带入更为深邃的意境。

新版的主题曲名为《还我一个太平天下》。听到新版本的主题曲第一印象倒是没有与《滚滚长江东逝水》作比较的心理,然后是两首歌曲一起对比听,这才将两个要比较的对象联系在一起。那么从词曲唱全方位来论述一下。首先是词,笔者的感觉是“强驽之末未穿鲁缟”,其实这与原著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很贴合的。最后一句“还我一个太平天下”与前面所描述霸气雄强的场景结合起来,有一种在历史潮流的无力感。旧版的歌词毕竟是古诗词,这里就不予评价。然后是曲,这里值得称道的是编曲风格,层进式的编曲,利用交响乐营造了整曲的激烈氛围。在对称性上做得也很好,两段式的结构使层次感增强。整体看来,的确是一首好歌曲。

(四)《好汉歌》与《兄弟无数》

《好汉歌》从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挖掘素材,让受众一下子就接受而喜欢上歌曲。开篇用比兴的手法,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常用的手法。开门见山的八度大跳起首,显得粗犷大气。值得一提的是帮腔旋律,英雄们万众一心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铺陈手法的运用为点醒“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主旨。全曲浑然一体,将江湖好汉的豁达豪爽与大无畏精神恣意地挥洒。

《兄弟无数》这首歌如果要与《好汉歌》对比评论的话,以个人角度是无话可说的。《好汉歌》胜就胜在给每一个听到的人一个独有的感受,就如同看《水浒传》一样。说到《兄弟无数》,音乐太过严肃,虽然用到很多民歌的元素融入其中,但感觉很正式,热血兄弟嘛,做军旅歌曲是很合适的。新版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好汉歌》匪气太胜主题不明评论的影响,有点亦步亦趋。毕竟主题曲是为电视剧服务的,但细究其意境,《兄弟无数》似乎就少了《好汉歌》些许宽广。

二、结语

电视剧音乐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主题曲又是这个产业中的重中之重,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培养。它有影响力,电视剧是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音乐是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艺术形式,电视剧主题曲随同电视剧登场必定更为受众所喜爱,这是一片传递精神文明的沃土,值得重视。它有时代感,电视剧反映人们的生活或是反映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历史的看法,电视剧主题曲值得我们去研究。它有商业价值,当电视剧主题曲传唱度空前时,它也就与流行音乐等值,至少在商业价值上等值,值得我们去开发。所以,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借此机会希望能携手有志于此的同仁们共同关注这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陈其射.中国音乐历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2]王安国.音乐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

[3]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刘靖之.论中国新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上一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精细管控模式研究 下一篇:探究古曲《古怨》的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