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研究

时间:2022-10-04 12:02:52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在日常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构成了整个工程的主体结构,还参与了一些以非混凝土为主体的作业环节,是一种重要而且极为常见的施工工种。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过程较为繁复,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混凝土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为此,无论是从原材料的准备,具体技术的操作,还是后期的养护工作,都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文章将主要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我国,各种新型施工技术的不断开发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也不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施工组成部分,人们也在下大力气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能,但是由于混凝土技术还不甚成熟,所以经常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频出现,其中,混凝土开裂问题一直是有史以来人们重点攻克的技术难点,因此,还需要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对这项技术加以有效的改良。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集料颗粒的级配不良或者间断级配不恰当的时候,很容易增大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或者使用过量的粉砂,也会造成楼板产生裂缝。当使用同一种或者强度等级一样的水泥的时候,水灰比直接决定了影响了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当水泥水化之后,多于的水分就会残留在混凝土中,从而形成水泡或者蒸发之后形成的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有效断面,在荷载的作用之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楼板表面出现裂缝,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拉力强度低,容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砼的抗拉强度,是造成砼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

1.2、混凝土水化热作用的影响

水化热的现象是在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反应。混凝土在施工凝结的过程中会产生水泥和水分之间的化合作用,从而散发出大量的热,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就会在内部大部分凝结,而此时水泥表面的温度是常温,这样就形成了内外的温差,当这种温差过大对混凝土形成超拉力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裂缝。在此过程中,温差是引起开裂的主要因素,对混凝土凝固时的温度进行控制是预防这一现象发生的有效手段。

1.3、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现场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浇筑时间,浇筑完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都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而导致裂缝;拌和时间不足,拌和不均匀,拌和和浇筑时间间隔过长,接荐处理不当产生的裂缝;夏季气温较高,风速过大,混凝土收缩值偏大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现场施工技术操作及降温、保温措施不到位产生的开裂;养护措施不到位,养护时间过短,现场模板过早拆除,以及予应力张拉施工不当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1.4、混凝土内外应力的变化

混凝土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些变异与混凝土的使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处理好温度和外界因素的关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混凝土质量的变化。温度很高对混凝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温度过低也会造成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损害,导致拉应力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只要到达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

2.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合理的对建筑进行设计

在设计建筑平面时,应当保持平面的规则状态,以防止出现异常问题。当平面有凹口时,应当在边缘位置拉梁,并对周边楼板的厚度予以加厚,并添加配筋。另外,对房屋长度的控制必须严格依照标准进行,当长度超出部分不是很多时,可在其中间部位设置收缩后浇带间距保持在30米,以在墙、梁、板之间形成良好的搭配;而如果超出部分稍长,则需要进行变形缝的添加。当主楼与周围其他建筑的高差较大时,应当在建筑之间设置后浇带或沉降缝,以对因基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形成有效控制。

2.2、注重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原材料质量关系到工程的全面的施工。严格的质量监控是保障施工的重要指标。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建筑材料的品牌信誉、质量、数量都是建筑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当中不能因为施工控制成本造成建筑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与此同时,需要在施工的时候对不同的材料的比例进行多方面的规范。如果水泥没有足够的质量保障,施工单位就需要在质量上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的搅拌施工当中,需要在不定的程度上进行多方面的控制。也可以在很多的时候对工程的材料实施优化级配,促进工程的配置,增强工程施工的施工保障,在施工浇筑的操作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在砂石含泥量的使用方面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程处理,搅拌过程中最好不要在施工中增加很多的砂石骨料。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保障,促进砂石含泥量的控制。

2.3、对各种原料进行合理配比

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能减少水泥用量并有效降低水化热,可以降低混凝土所使用的水量和水泥的量,还可以减少混凝土自身的体积收缩。能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泵性、抗渗性、抗离析好,减少泌水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因此,配合比设计的人员应该深入到施工现场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混凝土的设计坍塌的落度,调整好施工的配合比,采取合理的掺合料和混凝土的外加剂,并且有效的抑制碱骨料的反应。

2.4、加强地基稳固性

要预防沉陷裂缝的产生,必须要在基础设计、地质勘测和施工中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在基础设计时,要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与地基的均匀受力,在层高不同的部位以及新老建筑物连接处设置沉降缝。在施工中,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支撑可靠;同时注意施工顺序,如先高层后低层,先主体后裙房。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选择好的持力层,竣工后要避免地基受到雨水等浸泡。

2.5、浇筑与养护控制

(1)浇筑

对现场浇筑混凝土要进行监控,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取经实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度,严禁随意加水。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板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2)养护

养护过程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关键步骤,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并且制定有效的养护方案,并且经由专人进行养护。浇筑后采用覆盖、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湿等养护措施。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一周,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半个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从而导致结构产生危害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于技术人员和施工中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使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在施工中采用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的安全、稳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传军,徐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18.

[2]孙文君.论建筑结构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科技风,2014,01:139.

[3]肖秀玲.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86.

[4]张学功.浅析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J].城市建筑,2014,04:82.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有效管理... 下一篇: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