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4:41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1

关键词 道德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新疆地区

新疆是一个地域广阔、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新疆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满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现阶段以信奉伊斯兰教者居多。笔者通过对新疆部分民族高校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道德意识中既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也深深地受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部大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概况

(1)理智对待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各项改革举措开始触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个人、本民族的命运是与祖国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爱国热情尤为强烈。这说明今天的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有了一份忧患意识,具备理性冷静思考的能力,对祖国、人民的爱,充分表达了其参与性与敏感性。

(2)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观追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依附、守旧、安贫、平均”等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巨大冲击,“自主、开拓、竞争”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开始被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他们重视自身价值、不盲从、不自卑;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个性与尊严。这说明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3)愿意与主动接受社会变革、变化。现代社会,人们的理解改革、求新求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不断提高,危机感、紧迫感充实自身,努力保持着与社会发展同步。可喜之处是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些方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及时抓住时代关键因素,用新时代要求审视要求自己,激发了他们的不断进取思想。

(4)恪守本民族传统道德规范。少数民族学生很重视传统道德规范,他们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能适时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他人利益。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状况既有理性、务实的新变化,但仍是很看重本民族传统,对本民族成员更有亲切感,比较珍视与认同本民族传统文化,恪守本民族传统道德规范。

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封闭保守满足现状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向着更加保守、封闭的趋势发展,对外来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融合,容易导致民族矛盾与冲突发生。

(2)较高民族认同,较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及成员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对凝聚、约束与维持本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但也很容易导致保守,制约自主个性发展;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业、就业缺乏开拓进取意识,缺少为理想奋斗的自信、激昂与刻苦精神,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3)个人价值观过分趋于功利与实用。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深深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部分学生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事业成功取决于个人,忽视社会环境与集体主义在其中的重要性;还有部分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模糊与摇摆不定,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依从他人。

(4)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方面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其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却令人担忧;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缺乏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干精神。

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问题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观。首先,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引导教育学生,保证学生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努力营造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思想与风气。第三,借宣传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之机,激发、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教育资源,但其所具有的教化、激励与导向功能,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应立足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围绕本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结合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当代环境理论、状况整合起来,合情合理诠释教育学生。总之,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内容,在学生道德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视与组织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肯定与赞扬优秀的、美好的民风民俗,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做到既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维护学生民族自尊,又做到转变其观念接受现代先进文化。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予充分的尊重、宽容与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特点,处理好教育规律、思想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历史上曾有的民族地位不平等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尊重他们心理层面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尽量采取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主动性优势,以尊重、宽容、鼓励、支持与欣赏的态度开展教育活动,消极否定的直接评价要少用或不用,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不同言语与行为的存在,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问题热情;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避免造成学生紧张、压力、焦虑与恐惧的体验,保证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4)知行统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社会实践有效地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范畴,在考核中社会实践要占一定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入学校学生社团外,对其形式和内涵还要予以进一步丰富;如: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社区、走进社会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机构服务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牧区接受劳动教育,接受民风民俗、民情教育,升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质朴善良、尊老爱幼、诚实勇敢等朴素感情为理性选择;最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教育学生认清责任、理解义务,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海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探析[J].科技信息,2012(26).

[2] 黄广晋.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2

    一、和而不同: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我国少数民族影像创作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或来自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时都存在跨文化传播现象。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1](P20)它实际上是一种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个“延伸”过程。[2](P35)跨文化传播有多种形式,如国际间传播、文化间传播、种族间传播以及少数族裔间传播和逆向传播等。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中,较多地将视点聚焦于国际性跨文化传播维度,而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甚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关注缺失。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理应隶属于跨文化传播范畴,在国家和谐统一、民族融合团结的大环境下,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疆域,同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话语在中国影像传播市场渗透着愈发深沉的“民族元素”信仰,这在少数民族影像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一)独奏铿锵:少数民族影像的存在价值

    少数民族影像是指以少数民族的人、事、物为题材创作的富含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故事片、纪录片和专题片等视频影像作品,它要能体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心理,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民族。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家族关系、民风民俗、服饰衣着、情感表达、人际交往和精神品格等饱含着其民族成长的历史和深层文化积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如2012年在国内上映的民族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是一部以中国台湾原住少数民族赛德克族为原型的作品,作品以“雾社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赛德克族人反抗日本侵略的故事。影片全方位地展示了赛德克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完成了族群的自我表达,并获得了民族认同,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我国的少数民族影像创作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近百年的积淀使少数民族影像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影像作为我国影视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1.少数民族影像有利于记录传承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影像的存在与发展,不仅构筑了我国影视产业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而且也充分彰显了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兼容并蓄。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一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服饰和艺术形式失传甚至消失,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民族建筑亟待抢救和保护,一些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和礼仪正逐渐被废弃……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消失与重构的风险,在这种文化危机下,以影像的形式记录或再现少数民族的人和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彝族影片《花腰新娘》在讲述少数民族爱情故事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彝族的“归家”婚俗、舞龙比赛、歌舞和特色服饰;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向我们呈现了鄂伦春族的游牧生活习俗和山神图腾文化,在响应政府号召定居之后,宿仙人柱、做橡树筏、蹲盐场捕鱼、膜拜山神等真实的游牧场景只能通过影像才能看到。

    2.少数民族影像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影像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影像因其直观与形象,能够轻松突破语言文字的传播障碍,成为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受众可以听不懂少数民族的语言,看不懂少数民族的文字,不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不熟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但是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时,一幅幅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画卷扑面而来,他们很难不被少数民族独特的差异性文化所吸引、被打动。纪录片《藏北人家》通过影像向我们展示了藏北一个普通牧民家庭一天的生活,直观再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引发观众对神秘西藏的无限向往;电影《赛德克·巴莱》的热映引发了台湾受众对台湾原住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与探索。影像不仅仅可以记载记录,更能带给受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二)合奏齐鸣:少数民族影像创作的繁荣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文化是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历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从蒙古族的摔跤到傣族的舞蹈,从藏族天葬到侗族大歌,从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到彝族的归家婚俗……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却共同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文化指代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印记,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显示出民族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生命力。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将我国56个民族作为一个复合民族共同体来考量,可见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作为我国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影像历经几十年发展,在为我们贡献了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鲜明 特色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差异使我们避免了文化同质化与被复制化,从而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二、少数民族影像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一)从“文化折扣”的概念谈起

    “文化折扣”的概念最初被使用,意指少数派语言和文化版图应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以保护其文化特性。尔后霍斯金斯和米卢斯在论文《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中首次将“文化折扣”的概念应用于影视产品的跨文化传播领域,并在《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对“文化折扣”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论述。他认为:植根于一种文化的电视、电影、纪录片等影像作品,在其具有相同文化氛围的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这里的受众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这种影响力就会明显缩减,因为那里的受众不能理解这种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也不了解这儿的自然环境。如果影视作品是使用其他语言制作的,那么引进的时候就需要配音或者添加字幕,此时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即使是使用相同的语言,其口音、方言等也会影响其接受的效果。[3](P14)

    霍斯金斯对“文化折扣”概念的提出是从不同国家文化产品跨文化传播的思考维度出发的,而如果将“文化折扣”的概念延伸,也可以将其应用于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因此,“文化折扣”现象是由于文化背景和地域差异导致各民族在历史、习俗、语言、行为、审美、信仰、社会制度、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产品很难被其他民族受众接受和认同,从而带来了文化产品传播困难、价值被贬低的“折扣”现象。文化折扣高的文化产品,其传播较为困难,提不起受众的兴趣,难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文化折扣低的文化产品,常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易于被其他民族接受,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二)少数民族影像跨文化传播遭遇“文化折扣”

    从20世纪20年代的《花木兰从军》和《昭君出塞》开始,我国少数民族影像创作就拉开了创作帷幕。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恒河沙数,特别是新中国前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一度引领我国的少数民族电影风骚,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而20世纪90年代新纪录运动时期的纪录片《沙与海》《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八廓南街16号》《三节草》《喇嘛藏戏团》《青朴》《平衡》等优秀作品使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困惑得以表达,并使少数民族纪录片成为新纪录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嘎达梅林》《真心》《天上草原》《珠拉的故事》《长调》《极地营救》《可可西里》《绿草地》《静静的嘛呢石》《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尔玛的婚礼》《赛德克·巴莱》等少数民族电影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并成为少数民族鲜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少数民族影像的市场境遇,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现实题材电视剧和国外引进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合力挤压下,少数民族影像逐渐被市场疏离,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发展前景堪忧。究其原因,实则少数民族影像遭遇了“文化折扣”。少数民族影像中表达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不能完全被其他民族受众接受认同,形成一种文化疏离,进而影响少数民族影像的市场拓展和意义建构。如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中的女主人公柳芭是世代生活在兴安岭山林中的鄂温克族,这个民族自古有饲养驯鹿的习俗。柳芭的外婆是一位萨满法师,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老人每救一条性命,便要相应失去家族内一位男性亲人的性命。后来柳芭走出山林,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成为呼和浩特某出版社的编辑。然而都市生活让从小生长在灵性之地的柳芭倍感压抑,失去青梅竹马男友的伤痛她更难以承受。最终,柳芭逃回了森林,但她很快便痛苦地发现,经过城市钢筋水泥的磨蚀,她已经无法适应家乡的生活。她就如同一个无根的游魂,哀伤痛苦,四处漂泊。该片将人物的身份与精神认同之殇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折射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命运以及创作者对文化多样化消失的担忧。但对于大部分汉族受众而言,这种文化与身份的边缘化是他们从未体验感知过的,因此很容易将整部作品作为一个普通的异域故事读解,并不能引发他们对其民族文化命运和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深入总考。因此,这部获得多项国际纪录片大奖的纪录片并未获得预期的市场影响和社会轰动,而是只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三)少数民族影像“文化折扣”现象的成因解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特性,包括文化背景、民族语言、民族历史、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这些文化特性对内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是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外展现着该民族的文化风貌,影响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正是因为这种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才使得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文化折扣”现象。“文化折扣”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首先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通常对文化产品有着相同的审美观,符合其审美观的产品常常很容易被接纳,否则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就很难被理解,因此就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以至遭遇冷漠甚至是抵制。其次是各民族语言的多样化。语言是受众在接受一部文化作品时要遇到的第一道障碍,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地域之别十分明显,如“飞蛾扑火”在汉语中比喻自取灭亡,而在维吾尔语中却是追求光明的象征。我国56个少数民族,除回族和满族全部使用汉语之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地域不同口音也有差异。这对于影像产品的传播而言是形成“文化折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稳固性。每个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优越感,都习惯以本民族的思想传统出发 ,判断其他民族文化产品的价值。基于这种思维方式,他们往往会抱有一定成见地去审视一个影像产品。这就因思维方式出现了“文化折扣”现象。最后,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导致“文化折扣”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价值观是文化领域最深层次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信仰和价值取向,而且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长久的。价值观自人有意识开始就存在了,虽然在其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会有变迁,但价值观是不容易改变的。不同的价值观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产品,而价值取向不同的影像产品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使人产生理解上的障碍,甚至曲解、排斥的情绪,从而产生“文化折扣”。

    三、少数民族影像合理规避“文化折扣”的有效途径

    “文化折扣”归根结底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因此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合理措施来规避它,以提高少数民族影像跨文化传播的竞争力。

    (一)民族故事的大众化表达

    故事是影像的叙事内核和意义载体,影像通过画面吸引人的眼球,但真正持久打动人心并影响人的却是故事。故事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还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共鸣。灿若星河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族故事资源可供讲述,而故事讲述的精彩与否也成为少数民族影像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受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读者已经具有某种倾向性、审美要求和标准等,这些与读者日常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其所处时代社会的思想观念有关。德国美学家、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将其称为“期望阈”(Horizon of Expectations)。[4](P34)如果作品与读者的期望阈全然相反,读者的接受效果几乎为零。这种“期望阈”既可以成为理解和接受一个故事的基础,也可以成为受众拒绝一个故事的理由。同样,在观赏影像作品时,这种“期望阈”能够唤醒观众的定向期待,把观众带入到一定的情感状态中,只有与观众期望阈既相符又稍有矛盾的作品,才能调动观众兴趣。[5](P24)因此,在讲述少数民族影像故事时,要在保证艺术真实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以精彩的故事吸引受众,让少数民族的奇异景观和个性化民风民俗服务于故事讲述。而当前一些民族原生态影像的惯用做法是令景物奇观化、故事模式化,用数量颇丰的空镜头表现民族聚集地的自然风景和特殊地貌,用较大段落去表现与剧情关联不大的仪式景观或非汉族文化属性的民族物品,用外族人“闯入——探索——发现”的同质化故事模式去讲述少数民族故事,这些创作方法都与观众渴望精彩故事的期望阈全然相反,会使影像产生较大的文化折扣,不利于少数民族影像的跨文化传播。

    201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亮相的几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故事的大众化表达方面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唐卡》是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的一部藏语电影,影片讲述了唐卡大师顿珠在自己临近失明时寻找唐卡传承人的传奇故事。影片在讲述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少数民族电影惯用的“传奇”故事讲述方法,而是聚焦于革新与守旧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承方式,表达出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继承的情感纠结与忧思。影片《阿米走步》以一年一度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背景,讲述了来自法国的自行车教练皮埃尔带领一支本土自行车队征战环湖赛,一开始与队员之间冲突不断,后来通过对话逐步走向融合的故事,凸显了中外文化的碰撞、新旧理念的冲突。[6](P52~53)这样的矛盾冲突设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增强影片的故事性,进而使之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好地被受众接受,同时能够引发观众对影片深层文化内涵的思索。

    (二)历史文化的当代性演绎

    少数民族影像除了向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寻求题材和灵感之外,也要借助历史文化进行叙事,对历史故事的当代演绎,无论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延续,还是对影视产业的持续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博大精深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少数民族影像创作的根基,而如何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表达并非易事,由于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对受众而言有较大的时空差异,因而极容易产生“文化折扣”。当下较为可行的规避做法是进行历史文化的当代性演绎,一方面采用现代化的讲述手法来讲述历史故事,用现代化的拍摄手段对历史文化进行立体呈现;另一方面在保证艺术真实的前提下,对历史故事进行必要的去粗取精,弘扬其符合当代民族精神的部分。如2012年5月在国内上映的民族史诗影片《赛德克·巴莱》就很好地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当代演绎,既还原了历史事件,又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影片以日本占据时期的我国台湾为背景,还原了当时震惊我国台湾全岛的“雾社事件”。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时运用了超过1800个特效镜头,将战争表现得既紧张又绚烂,充满暴力张力,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与此同时,影片在历史故事的叙述中更多地表现出民族大义、传统信仰和生命的尊严等价值理念,将族群的历史和他们的生命尊严传达给世人,使得历史事件在当代有了合理化演绎,在感动受众的同时,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三)民风民俗的独特性传递

    一种异域文化要在其他文化圈受众中引发共鸣,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至少要具备三种要素:具有被受众识别的“符号编码”,具有引发受众思考的价值差异和引起刺激或审美、趣味上的新奇感的迷人特色,即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7](P33)民风民俗是少数民族影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少数民族影像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亟须保护的重要文化遗产。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独特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容易被受众曲解,在读解过程中产生“文化折扣”。例如摩梭人有一句俗语:天上飞的鹰最大,地上走的摩梭阿乌最大。阿乌是摩梭语“舅舅”的意思,这句俗语实际上阐明了摩梭人家庭中舅舅与侄儿(女)之间的一种超越亲戚关系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唇齿相依或是血脉相连的关系。在家庭里舅舅充当了父亲的角色,舅舅要抚养和教育其姐妹们的孩子,孩子对舅舅的敬畏与依恋可能比自己亲生父亲还 要深一些。这种风俗具有其独特性,如果表达不当会被其他民族受众误解。因此,在少数民族影像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其次要注重对其独特民风民俗的记录、传承和保护,并以此引发受众的观赏兴趣,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故事讲述和民族情感表达。在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呈现方面,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影像作品给我们予启示。《花腰新娘》中花腰彝的族规里,新娘成婚三年不落夫家的“归家”风俗成为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图雅的婚事》里一女两男的“伙婚”制凸显了人性的温暖和底层互恤的温情;《尔玛的婚礼》里羌族与汉族婚礼仪式的不同更是文化碰撞的直接换喻。[8](P61)独特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影像传播必备的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如何利用和传递它,则是少数民族影像创作者需要正视的问题。

    (四)民族情感的人类共通性抒发

    民族情感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升华,民族情感隐藏在表象之下,使异域受众难以捕捉,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影像创作者将其转化为人类共通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对族群的本能热爱等。只有真实,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进行人类共通性情感的表达,才能超越民族界限,使少数民族影像具有更宽广的胸怀,因而才能克服“文化折扣”现象,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正如《静静的嘛呢石》的导演万玛才旦所言,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描述真正的家乡,而不是那个隐藏在神秘面纱下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者荒蛮之地。[9](P9)民族情感的人类共通性抒发要求创作者着眼于对普遍“人性”的挖掘,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情感诉求、人的思想境界,歌颂人性中的真、善、美,揭露人性中的假、恶、丑。只有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使受众获得深层共鸣。

    四、“文化折扣”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3

中国向来注重少数民族的发展,自建国以来,一直以平等为基本原则,实施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共同发展的战略,开化的少数民族政策以及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聚居的客观条件,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日益壮大的群体,与汉族大学生一样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具备但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接触社会时间较短,对社会负面思想的抵抗能力不足,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对原有社会认同、民族认同产生一定差异,如何协调好自身以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的最现实也是最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普适性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合居住的地区,同时接触两种民族生活,受两种或多种文化影响。他们既不同与传统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生活的纯粹融入,又区别与汉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知,在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间的认同与选择,往往会使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疏离感和孤立感,处理好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是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关键。

1. 语言文字认同

语言文字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社会成员间的交流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直接传播者,也最具文化影响力。在现今中国多数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使用率极高,尤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省份,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交流,汉字现在也具有极高的普及率。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能同时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及文字,某些居住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受主流文化影响,以及生活中运用的限制,他们掌握汉语的程度甚至要高出本民族语言。

虽然当今中国社会是以汉语文字为基础,以标准普通话为官方交流语言,但与此同时也鼓励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会就读一年的汉语文化课程,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的系统了解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学生活做好铺垫工作。对汉语的学习以及对民族语言的继承,不应处于相对的位置,而应作为共同发展、共同服务与文化传播的媒介,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群体中来。

2.宗教习俗认同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对民族具有极强的凝聚功能,是民族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宗教通过一定的活动以及教义约束,使成员间产生精神的共鸣,这对其民族情感具有升华的作用。习俗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居民因其长期的生活习惯演变而来,风俗习惯是重要的民族区分标志之一,是少数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保持自身发展的根本。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与汉族学生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如何正确协调主流教育与民族信仰间的差异,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统一对本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关键。中国一直以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仔细分析中国德育内容会发现,它对学生的引导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客观公正的价值观为基础,这与各民族自身传扬的民族精神并不相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统一民族认识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对社会状况的认同态度,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平等的民族发展政策,使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长期的大统一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的发展目标使民族间产生了强固的凝聚力,各民族的社会认同度普遍较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之中国教育机制中从小学开始进行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不断灌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较为完整的民族认识。中国现阶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采取正式入校前一年的预科学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民汉混合院校做好充分准备,在民族学生入校之后,多数院校采用与汉族大学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与其他学生平等的学习条件,在学习资源上的公平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和认同主流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状态分析

在民族认同的理论当中,除民族认同当中普适性的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的认同外,对以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以及民族态度和民族卷入为主的特殊成分认同也就是自我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个体从“民族”角度出发,把自身作为“群体”的组成部分来思考、行动时,会从“民族”当中获得一种积极的认可状态,从而获取自身对“民族”的归属感。民族自我认同是成员对其群体建立归属感的基础,积极的自我认同,有助于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环境随着升学大多会产生一定的改变,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民族学校升入民汉综合院校,还有部分学生甚至会离开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往汉族居住地进行深造。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在使这些学生增长见识的同时产生新的社会评价,不同地区的差异,生活经历积累,也会使其产生对原有民族态度的转变,对其民族产生新的定位。这个转变过程,依据jackson的研究可把少数民族接收主流文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被动接受(passive acceptance)、主动抵制(active boycott)、重新定位(redirection)和内化吸收(internalization)。把握好各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适应,是以外来灌输和生活融入为主要途径的,在接收灌输的过程中,由于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维护和主流文化的不理解,最初在心理上会出现抵制的情绪。随着主流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入和新的学习经验的累积,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把所接受的信息与之前的生活经历进行比较,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确立新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对其民族产生新的评价。最后,当少数民族大学生把所接受的理论实际运用与生活实践,结合自身发展做出新的行为方式选择,这时便完成了其对本民族的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整合,即内化了主流文化。通过这样完整的接受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能够很好的协调主流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差异,在两种文化中都得到很好的适应。

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民族教育工作必须把握好各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普适性教育原则,从国家意识、中华大民族意识入手,统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工作,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主流文化生活,为自身成长和社会团结、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4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近年来,由于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局势不稳,存在分裂主义隐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力量。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本民族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思想观念具有先在的民族性。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自己的存在。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自然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水平呈现差异,影响着价值观取向。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民族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伴随其成长,在生活方式、处事原则、思想构成上均有体现,必然与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产生碰撞。

(二)特殊的宗教信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宗教信仰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信仰宗教的情况,如藏族学生普遍信仰佛教,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学生信仰萨满教等。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因为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信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能够正确理解教义。但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动的人士,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歪曲宗教教义,以蒙蔽和束缚人们的行为,使得个别学生对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边远地区,来到中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成长,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影响,由此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边远山区来到内地高校,不仅意味着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更意味着他们必然会比非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在学业、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民族的认知认同、价值观差异等方面,都容易因为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培育程度,特对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答了全部项目的问卷为500份,即实际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83%。调查对象共500名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壮族、回族、苗族、畲族、藏族、蒙古族、满族、侗族、黎族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有81.6%的大学生来自普通中学,8.4%的大学生来自民族中学;政治面貌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为共青团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为中共党员或群众。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其认同程度也不同。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问题上,500名调查对象有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7%的学生认为比较了解,38%的学生不是很清楚,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说明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一定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了解较少甚至不了解阶段。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认识

在问卷中,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8%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其中包括92%的文科生、82%的理科生和93%的预科生。而仅有极少数学生对是否要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表示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由此可看出,不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认同和接受,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诉求是非常高的。这也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不仅有“民族团结”的意识,也认为民族高校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培育效果不显著、在培育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更对学校的各项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出来。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校园的每一建筑、每一角落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可以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校园景观的建设之中,创造一些有历史文化感的场所与设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就设有一面民族墙,上面刻画着每一民族的人物形象。这面墙吸引着众多学生,使学生在欣赏工匠精湛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切身感受到56个民族一家亲。由于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仅凭教师课堂传授引导和自身的感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来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进行。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应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对本民族文化有特殊的敬仰和尊崇,常常以参加民族或宗教节日的活动来表达信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资源,阐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之处,组织相关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参与,从而更好地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行动的准则。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举办藏历牛新年、“三月三”歌节、彝族年、那达慕大会、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文艺晚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聚餐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极大地吸引全校师生。这些活动的举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三)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前提是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期间的学生,心理和思想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后,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差异,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模仿他人,以寻求群体的认同。这段时期,正是培养其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当有所作为。首先,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其次,开设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咨询,以便及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最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主流思想,让正能量的信息在整个校园中传播,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更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有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在理论层面上,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其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同时,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自身与非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自觉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从实践层面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通过开展高校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形成民族团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储备干部,其价值观取向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家安定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同时,须要切实了解其自身的特殊性,掌握其思想和心理现状,方能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注释: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性 民族意识 现代性

陕西省教育厅2010科研项目《贾平凹小说创作与佛禅思想关系研究》(2010JK052),陕西省社科界2013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媒介发展与红学革命――以刘心武的红学研究与红楼续写为例》(2013Z004)。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创作的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少数民族文学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在整个中国文学别是在全球化语境的强大冲击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因受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条件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仍处于中国文学的边缘地带。通过分析其创作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中有着主流文学无法替代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也会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束缚与限制。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近年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的激情创造,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日益展现出气象蓬勃的生命活力。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于汉族文学而言的其他各民族文学的总称。其创作主体主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及作家,通过神话、传说、史诗及小说等体裁,以各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及民族性格为基础,来表现各少数民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风貌。独特的民间文学、民族风俗、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使少数民族文学往往从汉族受众完全陌生的视角切入,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作品,使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绽发出独特深邃的艺术魅力。

1.民族特质的执著坚守与独特表达

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少数民族创作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少数民族创作中着力表现的艺术内容。我国少数民族除了汉化程度较高的民族外,多集中生活在荒凉边远地区。雪山、草原、盆地、沙漠、戈壁及原始森林等,这些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及地域风物,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赋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独特的生命力。沈从文古朴纯美的湘西世界、赵银棠纳西族世代而居的滇西风情,无不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异域风光与风土人情的神秘深邃与独特美好。这种独特的乡土情结与思想情感表现,以及透过各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出来的人类共性与普遍性,既是对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诚挚坚守,更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先天优势。

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及其神秘性与传奇性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独特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这种宗教传统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群众往往从宗教中寻求精神的指向和灵魂的栖所。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家也着力表现本民族宗教及文化对民族历史、民族生活产生的复杂影响。而且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家在追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奇异性的同时,也开始不断思索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出路。扎西达娃的《・隐秘的岁月》、吉狄马加的《初恋的歌》、张承志的《心灵史》等作品,均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对宗教文化在本民族历史发展及当代生活中所起作用进行细致全面的美学审视。

浓郁的民族特质还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艰苦的自然生存环境、相对简朴的人际交往环境,滋育了少数民族人民质朴、善良、豪放、坚忍、乐天助人的性格特征,这也深深塑造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审美取向。

2.民族历史的忠实继承与积极抒写

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成熟,自有其悠久历史。这种历史积淀往往是少数民族作家进行创作的主要取材资源。他们以沧桑感伤的笔触将少数民族特定时期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对社会现状和人民苦难进行细致的描述,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揭示,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感悟和丰富的文化内蕴。阿来《尘埃落定》叙写康巴藏族土司由神秘辉煌走向没落消亡的悲剧历程;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的自述口吻,讲述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与生存现状。这类作品常具有史诗性质,通过色彩斑斓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本民族发展的兴衰荣辱,加深广大受众对少数民族历史的理解认同。

“文学只有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精神图景,讲述他们的真实生活,才能拥有生命力,才能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①少数民族文学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一直将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作为作品的主体内容。作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索着生活的真谛,展示着生活的真善美,并通过作品启发和教育广大受众,引导受众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在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历史与时代的沟通交融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还表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这既是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工具,也是民族传统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在让外界认识本民族的同时,也引导本民族文化不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急速行进,时代变迁与各种文化的复杂融合,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发展与变革也给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超越

某种程度而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史也是其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与超越的发展史。在改革开放前,受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的制约,各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相似方式单一,在社会话语权中也处于失语状态。在此情境下,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主体意识相对淡薄。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取材一般、立意普通,侧重反映不同民族共属的、而非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在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浸染下,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视野越来越开阔,其文化素养也得到不断提升。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他们对本民族所特有的、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现实处境不断进行反思。“于是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加以自我认同和确证,开始怀着充当民族文化阐释人和代言人的热望投入到文学创作”。②从《穆斯林葬礼》到《尘埃落定》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超越使少数民族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不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附庸或者浅层次的表达层面上。在创作中,少数民族文学不断突破传统的写作方法与叙述方式,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内容上,所表达的民族特质更加鲜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反思力度也更加厚重。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创作中所表现出开放包容的世界眼光,这是少数民族作家民族意识的深入和自觉追求的结果。他们在与他民族及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不断思量本民族特色、发掘民族内涵,其作品表现出的不再是狭隘的、单一的思想元素,而是以开放眼光、包容心态,在多元化文明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思考。因此,作品既具有丰满的民族特质,又充溢悠远的人类意识与世界情怀。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有着主流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因此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但在其未来发展中,也存在诸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解决的问题。

1.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

少数民族文学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也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缺少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坚守,从而陷入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当中。不少少数民族作家故意回避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用汉语进行写作,在题材上避免留下少数民族的特征。即便是一些已经在文坛中取得较大成绩的少数民族作家,也会有意无意地使其作品不涉及民族题材,避免在作品中出现民族人物形象。

2.民族文化创造自觉性的缺少

一些少数民族作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汉族文化,长大后还到汉族地区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他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还限于浅表层次,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系统深入的体认理解,不具备深厚扎实的民族文化功底。在文学创作中,他们猎奇式的表现本民族风俗习惯,浮光掠影地追求所谓的民族特色,因为没有汲取到本民族文化土壤的丰富养分,作品往往流于肤浅,缺乏对生活本质的精准把握能力、缺乏震撼人心的思想深度。

3.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不够密切

身处急遽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有不适应感,反映在作品中则是对时代把握出现偏差,过于流连于本民族的辉煌过去,使作品过多地体现民族历史文化,而忽略对现下状况的关注与思考。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面临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击,如何深入地把握本民族所经历的各种变革,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密切结合以求开拓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4.少数民族作家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闭塞落后,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缺少高层次的思考,其作品在思想深度上还有待提炼。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作家缺少走出国门、感受世界的机会,他们对当今世界新的文学思潮和文艺理论的接触理解是有限的,因而他们的文学视野还需进一步开拓和深化。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前景

每一种文化在前进过程中都会经历阵痛,但阵痛过后伴随着的可能是成长和发展。尽管少数民族文学在创作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在时代洪流、文化思潮和文艺理论的不断洗礼,少数民族文学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来,在中国文学界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未来发展如何?抑或如何发展?

第一,不断加深的民族认同感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深厚基础与原动力。以世界文学中拉美文学及非洲文学的发展经验为例,该地文学虽然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却有很多相似相通、可加借鉴的地方。在题材上,两者同样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文学群落中,都处于边缘化状态。但拉美文学及非洲文学却在当代世界文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意识的觉醒。20世纪30年代由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等人发起的“黑人性”运动, 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责任感的驱使下,非洲文学得到了振兴发展。

再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是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过程,其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也是越来越强,并且能够以包容的态度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不断的审视与反思。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根基。

第二,优秀创作人才的出现与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创作人才,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对文化与科技的接受水平较高,更容易在外来文化冲击中,坚守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更具有批判思想与世界意识。这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角与理性的思维。而且近年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召开少数民族文学会议。中国作家协会计划每年扶持少数民族文学作品100部,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语言、不同文学门类确定扶持项目;鲁迅文学院也通过和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合作,联合举办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支持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也纷纷通过各种办法与措施促进本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内蒙古作协提出“草原文化”概念倡兴民族文学;宁夏作协通过举办回族作家笔会、刊发回族作家专号等形式,大力扶持回族文学;延边作协通过各种途径集资设立文学奖项,促进朝鲜族文学的发展。

第三,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碰撞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提供了创新血液与发展土壤。我国少数民族作家现代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与超越,他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思考不断深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得到不断的解放,对题材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对现实主义题材与生态文明题材的把握,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提供一定路向。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性”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普遍遭遇。少数民族即使地处偏域,也无法避免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浸入,少数民族作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意味他们必须挣脱原有禁锢,走出对民族性无休止的展示,沉潜到本真生活的深处,关注本民族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改善与重建。而在工业文明的强劲影响下,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愈加严重的破坏与挑战。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的积极关注点。少数民族受地域的影响,与自然生态有着独特的关系。这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创作题材将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最后,现代化创作环境与传媒手段也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打开更为畅通的渠道。相对主流文学而言,未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仍将处于边缘化地位。但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的横向比较,还是对其纵向发展阶段与特点进行梳理,都足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博客微信等现代传媒的普遍应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形式上不断超越传统媒介,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因而,可以自信地预见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辉煌灿烂。

注释:

①纳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若干独特优势》,《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第5页。

②徐其超、吕豪爽:《昭示与启迪――茅盾文学奖之少数民族获奖作家作品论》,《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86页。

参考文献:

[1]严秀英:《论当下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和现代性》,《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朝戈金:《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白崇人、肖纶:《从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崛起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前景》,《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4]才旦:《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特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齐亚敏、杨志强:《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新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6

一、增加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无疑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活动。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有这样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唱歌与说话都同样的自然,通过唱歌这一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能够使孩子们的歌喉日臻完美。而在众多歌曲作品中只有美好的民族艺术才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这里是家乡,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柯达伊的“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少数民族的活力与魅力,向往着近距离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更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音乐的魅力正在于无需更多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相通、精神引领的效果。因此,如果说,音乐是“心灵鸡汤”一点不为过!

二、萌发少年儿童对“三少”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音乐是伟大的心灵艺术。通过“三少民族”民歌音乐乃至内蒙古草原、山林、渔猎等文化可以看到音乐的内涵与其艺术形式自是相互关联,这无疑对孩子们音乐欣赏趣味的形成确起到了熏陶默化的铸就作用。“三少”民歌内容多为讲究温厚、质朴、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豪放、宽容、朴实、诙谐的整体性格特征。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出现得到了公众及社会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可以说,草原文明不仅具有传承性且极具开放性。孩子们的演唱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草原文化之传统,是没有年龄与经历、没有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是古老民族纯净生活的反映。孩子们给人们以艺术灵感的童谣,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也给予了现今人们以青春的活力!

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授课前,我将三少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例如,三少民族的服饰、居住、饮食文化以及他们的歌曲风格、舞蹈特点等。并且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聆听了《勇敢的鄂伦春》、《鄂呼兰,德呼兰》、《梦中的额吉》等歌曲,欣赏了达翰尔族舞蹈《鲁日格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音乐是最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语言。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音乐的感召,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三、丰富音乐认知、扩大少年儿童的想象空间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感的艺术,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学生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过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使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少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少儿阶段通过音乐的母语获得的音调积累,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使其获得音乐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认识对儿童的想象力拓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等同于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有着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在故事铺垫下,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更加深入,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黑格尔深刻的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解放”,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有组织的声音“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了”,而“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民族音乐的音响形式(节奏、旋律、和声等)是民族审美情感的直接载体,它摆脱了人生语态和一切自然音响非组织的嘈杂散乱和粗糙的原始形态。音乐倾诉心灵的秘密最为直接,也最易听懂。音乐具有无可替代的民族特点,即只有这一种音乐才能最贴切最充分的表现这一民族的心理层次和感情曲线。

将家乡三少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音乐具有无可替代的感召作用,因此,用音乐构筑心灵之桥,是推动少年儿童热爱生命,以音乐所特有的包容之心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理想之选。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7

【关键词】贵州省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0.前言

在贵州的高校生源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民族因素,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习惯和传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综合性的考虑多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尤其在民族问题上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应保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引导,提升学生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1.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特殊性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习惯,民族信仰等方面都有特有的民族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该尊重教育主题的个性化特征,不能一概而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更专业的教育,学生对于自我人生规划、自我发展都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重其独立性、自主性的启发引导,在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上应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坚决捍卫我国的和领土的完整,捍卫我国的民族团结,努力继承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自觉的承担起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历史任务。

1.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赋予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从在教育内容上应该体现时代性的特点,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性,了解时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重视,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的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被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同时展的历史人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着重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渗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重要性。

1.3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民族性

思想政治不仅仅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充分的体现其民族性的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巩固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手段。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力量的汇聚能够丰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必须的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国际上有很多敌对势力试图分化少数民族关系,通过发动恶性实践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有坚定的民族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之心,提升政治意识,坚决捍卫我国的民族独立和完整。

2.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2.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特征性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有充分的了解,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掌握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分布,了解少数民族的信仰、文化丰富的传统,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区域文化情况,通过教育引导和教学启发,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获得更多的文化归属感和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尤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发言的机会,理解其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调整教学安排,以找到最科学的教育方法。

2.2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育手段让课程教学更加丰富生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新的教育姿态。对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教育者应该有整体的把握,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加深民族情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明确教育目标,科学系统的进行教学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3注重民族性教育引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性非常强,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信仰有坚定的信念,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该从学生的民族性出发,丰富教育内涵,渗透民族观念、爱国观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都能够以理性的判断进行思考,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充分的认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理性的思维判断和严谨的处事方式正确的处理各类事务,始终注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引导

总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找准切入点,把握正确的教学原则,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洁;喻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09).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8

    1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1.1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教育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正式学习之前,多数要先进行民族预科教育,为适应大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我国的民族预科教育始创于1953年。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比较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一年级新生,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与大学本科的入学水平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互相衔接、互相适应、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工程。在一年的预科学习期间,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心理、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迅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夯实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预科教育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预科教育应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适应、相互理解,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一些对社会的了解,明确预科期间的学习目标,树立起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将正式进入大学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力降低到最小。

    1.2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特殊性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地处祖国的边疆,历史的原因造成了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状况,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群体中,又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状态中,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明显的“贫困且封闭”的地域经济特征。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信仰有着显着的民族特征。上述的这些特点造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这需要我们在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认真分析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经济、习俗、信仰和文化心理等上所具有的明显特征,做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1.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基本不去上政治理论课,基本不了解当今的时事政治,基本不关心国家大事,基本不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改革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心理状态易随环境变化波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淡薄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暴力犯罪事件和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来自不同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事件对国家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然而作为远离家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们,其民族情绪和心理状况难免发生波动并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作为大学生正处于建立思想认知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又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足。作为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高校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作出新的思想教育安排,使他们健康成长,并使之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2.2民族文化存在差异,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进入内地高校以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到的多是与自己不同民族的同学,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存在一定差异。远离家乡、亲人,陌生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成为阻碍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同时,语言表达和理解的不足、有效沟通的缺乏导致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模糊。

    2.3汉语文化基础薄弱,学业、心理及生活压力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对汉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困难,学习压力总体偏大。正因如此,他们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无法快速适应,导致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受到不良影响。而缺乏与汉族同学交流也导致其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无法更好的及时理解和消化,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有挫折感,甚至会引起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恐惧学习等问题,产生较大的学业心理压力。

    3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用“仁者爱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者爱人就是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爱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一种大爱博爱。将博爱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就是用情感、用真诚、用热情去解决和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1)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叛逆”思想,用“情感+实例”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党、社会和学校对其教育引导的正确性和友爱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对对其有约束力和管理性的政策和号召有逆反心理,甚至更强烈,这就需要我们用情感耐心沟通,用少数民族同学亲身受益的实例加以引导,以加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2)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孤立”心理,用“真诚+合作”矫正,使其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和谐与真诚。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在他乡求学生活,生活习惯、语言沟通障碍、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往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孤独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生活上用真诚感动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友爱的力量,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3)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冷漠”情绪,用“热情+鼓励”改善,使其能释放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报负,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少数民族大学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反响不够强烈,一部分是由于沟通不够,一部分是由于生活习俗和爱好不同、兴趣不够,这就要求我们要设计更能提高他们热情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以鼓励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将来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好基础。

    3.2用“科学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把握人生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各民族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是加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需要。[4]科学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把“科学发展”贯穿在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在新生入学之初,创造互助、友好、友爱的迎新氛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及成长目标,使其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准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2)在大学学习之中,通过强化校训、诵读名人名言等方式唤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崇高的使命感,使其有意识的规划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以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在大学学习之末,通过专业课和其他素质考核对其进行评测,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并在他们即将走进社会的时候给予思想和经验指导,以帮助他们应对新机遇新挑战。

    3.3用“以人为本”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1)尊重个体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文化历史、经济水平、教育背景等的不同使得他们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具备因人而异的特殊性。从理解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找准切入点,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因材施教。(2)加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实质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这就要求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要,以少数民族中专生的自尊、生存、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尊重,了解其所需,帮助解决实质性问题,做到团结和谐,自由平等。(3)增进交流沟通。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民族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弱化民族之间界限和差异,鼓励汉族学生向他们当中的优秀学生学习,以期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结语

上一篇:绿色建筑的设计案例范文 下一篇: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