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浅析

时间:2022-10-03 10:38:17

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浅析

摘要:根据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概念和特点,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办法。以燃气行业为例,分析了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现状和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内部控制;燃气

1引言

在现实会计工作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会计操作风险。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投机性衍生品交易中产生5.5亿美元的亏损,被称为新加坡发生的数额最大的投资交易亏损案之一。引起这起亏损案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操作风险,在公司存在500万元的损失时会计部门未及时向董事会报告,反而为了自身利益擅自粉饰了财务报表,最终导致巨额亏损。因此,为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企业会计操作风险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其次,从理论上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办法;接着,分析了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概念

根据2001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定》,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7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的风险。

企业会计风险是指企业会计业务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即企业会计业务工作中,因组织管理、制度安排、人员素质和技术方法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当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违法行为时,被他人举报所产生的风险;或者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松散,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失真,致使企业财产物资损失而产生的风险等.[1]。

根据相关概念,可以将企业会计操作风险定义为:在处理企业会计业务时,由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技术方法、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限制、系统出错等带来的可能经济损失的风险。在某种意义上,企业会计操作风险又称为企业会计行为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会计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和企业会计技术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监管不力,当自身利益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目标发生冲突时,为追求自身利益,或是企业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与会计人员合谋而导致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受从业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出现的操作失误或技术理解偏差所导致的风险.[2]。

会计操作风险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绝大部分的会计操作风险可归因于有意无意的、来自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或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合谋的人为因素。

(2)由于会计操作风险是随机的,因而很难用定量模型进行计量。

(3)企业操作风险事先难以“未雨绸缪”,事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较好的方法规避,操作风险表现为突发性、无规律性和偶然性,一般都是在事后“亡羊补牢”。

(4)虽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属于企业的内部可控风险。大多数会计操作风险在曝光之前都会有预警信号发出,因而,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预警指标,对操作风险做出及时有效的识别与预警。

3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理论基础

3.1产生原因——有限理性理论

经济学假设,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在作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并能够从中选择最优方法。但是这一假设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有证据表明,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西蒙(1987)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论,认为有限理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管理人”从事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管理人”所需要的决策参考信息很难齐全;二是人的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是有限的。由于理性是有限的,人们的认知过程通常是“探索性”的,因而人们在认识事物和做出决策时必然会出现各种“偏差”。同时,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存在,决策者一旦做出某种判断后,通常很难轻易根据最新信息对其判断进行修正,因此,有限理性将会使决策者对事物的主观概率的判断出现错误.[3]。

有限理性会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执行力水平。会计人员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整理以及验证的效果会受其个人素质及能力的制约。即便收集到的信息是充分的,会计人员也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与评价,导致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行为或选择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这样有可能产生操作风险。受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输出与反馈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误差或错误,并将这种误差与错误传递给其他的信息获取者,从而产生风险传导现象.[3]。

3.2治理方法——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

企业在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时,首先必须要识别是何种原因产生的操作风险,是员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还是系统原因等,在找准原因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全面了解风险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这里所说的治理是一种事后的治理。企业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事前规避、事中监督的方法,关键是要引入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

4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4.1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意识淡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目前,燃气行业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会计从业人员招聘、制度规范、惩罚等方面,而对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报告、整改等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另外,企业员工普遍认为操作风险管理是高层管理者、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的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2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人是风险的制造者,也是风险的控制者。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导致执行力不强。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日趋电子化、复杂化、多样化,燃气行业会计从业人员存在大量简单型的操作人员,受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不能适应会计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有些企业对员工在职培训跟不上企业会计业务的发展,容易导致技术风险。另外,我国燃气企业有不少属于国企,员工缺乏责任心,很难做到严格自律,管理者管理粗放,在面对诱惑时,容易将自我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会计从业人员自己或与管理者合谋窃取公司财物,形成道德风险。

4.3企业重事后检查监督,轻事前、事中监管

目前燃气企业领导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重结果而轻过程,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会计管理部门和主管会计的管理者看重的往往是对已经存在的或已经发生的操作风险采取事后补救,并惩罚相关人员,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件的控制措施则关注较少。二是重会计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人员管理。三是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企业往往是为了查案而查案,很少研究案件发生暴露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造成手段并不高明的同类案件屡次发生.[4]。

5对策与建议

对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的问题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者将其彻底地消除。

5.1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理念,实现责任制

为了防范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燃气企业首先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工作,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监管,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重点岗位的防范与控制。此外,还要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和预警,加快建立电子化运行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控制优势,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

要建立企业内控文化,实现责任制。一是实行会计岗位责任制。根据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将会计操作中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到实处,各环节的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章程、会计章程。二是从财务会计部门的业务流程出发,认真检查会计部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据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三是建立有效的企业内财务部门对账管理制度,特别是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的核算问题,一定要严格执行对账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4]。

创新内控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建立企业内部监督与会计人员相互监督相结合,实现自我管理、同级监督的融合。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监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强化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从合规性监督转向风险性监督.[5]。不仅要对重点业务时段和业务环节进行监督,还要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人的管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外部监督机制来防范和控制风险,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要在企业内营造全员参与、内控优先的内控文化理念。企业要把内控的持续完善、评价、问责等工作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内控看成是工作以外的负担。

5.2打造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1)抓思想建设。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赖于建设一支职业道德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的会计队伍,职业道德标准高的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道德风险,弥补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不足.[6]。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人才筛选机制,从源头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2)抓能力建设。员工业务素质决定工作质量,会计操作风险防控同样依靠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7]。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业务检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减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只有业务熟练、能力强的员工才能防范风险或发现风险点并控制风险点。

(3)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将操作风险纳入考核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量化指标、量化收入分配的绩效挂钩的分配体系,把责任、效益、质量、问责有机统一起来.[6],确保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运行。

5.3注重过程管理

“一个成功的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操作风险管理往往是一个往复和非线性的过程。与其他已经存在的方式不同,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导致难以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来管理它。”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管理而言,更应注重的是探究过程管理的合理性,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整改,不断探究如何改善管理过程,探究管理方法改进的方向和原因,最终才能达到较为有效的管理结果。事前防范主要集中在制度设置方面,需要认真斟酌,反复推敲规章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努力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另外,上下级相关部门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应相互协调、协商,统一口径,才能避免实际执行时无所适从的局面.[8]。事中监督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重点岗位的防范与控制。

5.4建立会计操作风险的预警机制

企业应当充分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建立会计操作风险预警机制,使监督从简单操作型的静态事后复审向动态预警分析转变,使操作过程的事中控制前移,加大监督、监控力度。为此,首先要根据企业外部会计环境和自身实际,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由各个不同层次和子系统构成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相应的阀值;然后对风险进行量化,预测并计算不同层次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值和风险值,并与预先设定的阀值比较,将量化后的会计风险值传递给决策者以进行定性分析,并反馈回预警系统。如果计算得到的风险值超过阀值,则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会计风险。为了保证预警系统的客观性和动态性,应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及其权重适时进行调整修正,从而及时对会计风险进行跟踪、评价与预测,为决策者提供会计风险的预警.[9]。

虽然燃气企业会计操作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企业可以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潜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识别会计操作风险的潜在问题,积极采取预控和控制措施,从而真正保护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2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参考文献:

[1] 闫淑敏.企业会计风险的辨析与应对[J].会计之友,2008(4):27~28.

[2] 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2010(19):70~71.

[3] 费伦苏.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文东荭.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J].企业经济,2008(9):148~150.

[5] 夏美亚.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J].现代金融,2007(12):41.

[6] 李伟.对基层农发行实施“三位一体”防控会计操作风险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103~104.

[7] 人民银行台州市中支课题组.巴塞尔操作风险理论对央行会计工作的启示[J].浙江金融,2005(11):30~32.

[8] 刘悦.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燃气公司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17~18.

上一篇: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综论 下一篇:方相氏、钟馗与傩:角色与精神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