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以象征

时间:2022-10-03 10:04:49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茅盾用此文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北方的农民”和“敌后守卫家乡的哨兵”,宣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需要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对艰苦的抗日环境中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娴熟地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的构成条件是,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必须具备表象和内在神韵上的相似或相关。象征手法的作用是,刺激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挖掘文章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读《白杨礼赞》,我们同样需要从形、神两方面出发,才能深刻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一、外在属性相关分析。作者首先铺设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即“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原。在这片“雄壮”“伟大”的土地上,自然和人类共同孕育了原始而粗犷的生命奇迹。这时白杨尚未“出场”,文章却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作者的惊奇和赞美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等到“傲然耸立”的白杨突然闯入读者的视线,便造成了令人振奋的视觉效果。紧接着,作者以赞赏的眼光描写白杨“笔直”“向上”“宽大”的外在特征,为阐发其“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内在神韵积蓄了能量。从白杨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姿态出发,自然不难联想起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勤苦农民。

二、内在神韵的共通之处。作者把白杨人格化了:“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此段语言,欲扬先抑,着眼于“伟丈夫”的意象特征,是对上文中白杨树外部特征的升华,作者真正的赞美对象此时呼之欲出,可谓水到渠成。后面的文字,用四个反问句,以热烈奔放的笔调,建立了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之间的关联,揭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和“礼赞”的真正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和《海燕》的象征手法表现有所不同:高尔基揭示并强调了海燕的象征内涵;而茅盾是“引而不发”,让读者自己将白杨树与象征对象建立联系。

总之,《白杨礼赞》为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分析、使用象征手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把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等抽象的人物和事物,化为直观可感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白杨形象,不可谓不生动形象,不可谓不“片言明百意”。

上一篇:大清官修之书(一) 下一篇:日本的纤维艺术和染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