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跃纸上

时间:2022-09-12 01:37:39

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教师常会为学生作文平淡如水、枯燥无味而苦恼,仔细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物细节刻画不到位,特别是动作细节表达干巴巴的,毫无表现力,结果让读者难见其形、难觅其神,真应了老舍的话“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活起来”。

大家都清楚: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这里不一一赘述。语文教师可能常强调动作细节的重要性,也可能单独举行了一次两次的作文指导课,但效果常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其原则

首先,我们应注意把握由简到难、由点到面、由模仿到创新的循序渐进原则。我们常常只用一节作文指导课,就想让学生掌握几个注意点、几种技巧,学生接受起来就较困难。我们可以先从点到面、由简到难来训练,比如以扩句为起点,接着语段练习,进而片段作文、完整作文训练;由模仿例文,学样入格,在仿中有创,创中有仿,逐步进入创新作文,从求同思维到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转变。其次,专项训练与综合要求相结合,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几种方法,刚开始就可以分项训练,初次学习内容明了、简单易学,要求不高、不繁杂,之后再综合要求。再次应“导练评思改”相结合,教师应做好思路方法引导工作,让学生有路可走,学生接受了理论知识,还应有扎实有效的练笔训练,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写作能力,评析是对练笔效果的反馈,又是对学生进一步的引导,让他们写作扬长避短,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评析后,进一步思考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训练目标达标与否、作文如何修改等,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最后应防止一劳永逸的思想,“认为开了指导课,学生就理解了、就学会了”,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实际上作文教学是慢艺术,需要专题指导,又需要平时反复强化训练,才能得到理想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次专题,再加上三四次日记或作文的训练,以及讲评、讨论、归纳,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动作细节刻画要达到目标及写作技巧引导

(一)典型具体:

记叙文的典型就是要能用典型的方法创造出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或事件,而具体要求是写人要能形神兼备,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叙事要能交代得清楚明白。动作细节刻画在写人叙事中的重要性,也要求应达到典型具体的目标。

如何让动作细节刻画达到典型具体?

1. 平时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首先帮助学生掌握好观察时间,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比如课堂中学生某个有意思的动作惹人注意或发笑,可及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握其个性,积累写作素材,其次,指导学生选择观察对象及特征,可从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入手,接着从上学放学等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身份职业的陌生人,注意他们富有特征性的举止,观察的素材积累多了,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当然还应让他们学会观察,比如远观近看、正面与侧面、对比观察等,以便准确把握人物个性,使人物事件的描绘更具体。

2. 引导学生学会动作分解法。认真观察是准确把握人物和事件的前提和基础,而动作分解法是达到典型具体描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在课文中得到启发,因为课文常是写作的标本,学生又对课文比较熟悉,故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引导作用。比如在《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细化描写,就是将它化解为“走”“探”“穿”“攀”“缩”“倾”几个动作。又比如《少年闰土》描写捕鸟动作也是将它细化为“扫开”“支起”“撒”“系”“牵”“拉”“罩”几个动作。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名篇名文正是通过细化动作,延其过程,使人物事件具体可感。这样,学生也会对动作细化法有感性的认识。

其次,应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动作细化训练。可分三种方法,前两种可反复进行,第一种可由教师提供动作细化的范例(最好有图或多媒体展示),比如提供刘翔百米栏比赛的动作,将它们细化为“起跑”“跨栏”“超越”“冲刺”“欢庆”几幅动作图片,再让学生进行具体描绘训练。第二种刚好相反,教师提供具体描绘的文字,比如“跳高”“跳远”等动作描写,再让学生来归纳动作细化为几个阶段。第三种是在第一、二种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完成或集体讨论完成:先将某一动作细化并完成具体描绘,这样由简到难,慢慢地就能让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生动传神

有的同学虽然能将动作细化,但欠生动传神。比如,一个学生将“煎鸡蛋”的动作细化表述为:打一个蛋,放点盐,搅来拌去后,给锅开火,放上油,把蛋倒入锅,看着冒泡,给它翻个面,煮熟了,就铲上碗来。当我们看到此文后,虽说动作已具体细化了,但读来索然无味,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我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1. 可让学生注意炼字和运用修饰手法,以便用词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比如,关于壮汉与淑女吃饭动作的描绘:他/她端起碗,拿起筷子,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除了性别外,我们看了这段描写,我想大家一定会觉得两人吃相毫无差别,但我们如果运用以上两种方法,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a. 提炼词语(动词),将该文段改为“见菜端上来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和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合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通过提炼动词(划线词),粗汉那种粗俗吃相就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b. 精选修饰语,不改动词或稍修改动词,充分运用放在动词前的修饰语,也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神。比如将上文语段改为:“小心翼翼地端起碗,轻轻地拿起筷子,优雅地夹了几缕菜叶,慢慢地放到嘴里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时不时地用餐巾纸擦擦唇角的余油。”看了这些修饰语(划线词),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这个淑女的优雅举止。

以上方法不单在专题作文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还应在平时作文或周记中有意地运用,以便增强文章的准确性、生动性。

2.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增强表达的生动性。作为初中生,大多数学生对修辞方法有一定掌握,但他们不懂得或不知道怎样使用,故应加以引导。比如我让学生观看刘翔起跑图片,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以下描绘进行修改:“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运动员刘翔奋力地起跑,飞快地往前冲……(原文)”在改写之前,我就引导他们思考起跑时动作会怎样,手、脚的姿势、速度如何……怎样把这些与修辞手法联系起来,其后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讨论交流,结果还是有美文呈现: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各国运动员都奋力起跑,只见刘翔一脚在起跑器猛力一蹬,身体像弹簧一跃而起,向前倾斜,挥动着有力的双臂。那动作,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更似一只离弦之箭直扑终点……(改文)

3. 不应忽略联想、想象的作用,不管是炼字还是运用修辞,都离不开联想、想象的帮助,故平时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训练。

在充分认识动作细节刻画的重要性后,最后还应让学生明确以下注意点,防止矫枉过正。

注意一:动作细节刻画应服从塑造人物、表达事件的需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注意与白描相结合,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全看中心需要。

注意二:动作细节描写应与语言、神态、心理等其他描写方法相结合,以便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

上一篇: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数学(理科)解答题 下一篇:化学与你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