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沈约《形神论》

时间:2022-08-07 07:43:08

摘 要:沈约不仅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发展了“永明体”,而且在佛教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他的《形神论》这篇文章,是主张“神不灭”论的,在他的思想观念里是主张有神的,他是一个有神论主义者,而且还讲究因果报应。

关键词:沈约;形神论;因果报应

一、沈约其人及“形神论”线索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约十三年而遭家难,潜窜,会赦乃免。既而流寓孤贫,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约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善诗,任彦工於笔,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十二年卒官,年七十三,曰隐。[1]

沈约的《形神论》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属于魏晋时期,这些文学作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像文字狱时期或者时期那样的没有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自由。

在他之前就有人在争论关於“形神”的问题,晋宋之际有《牟子理惑论》、慧远《神不灭论》、宗炳《明佛论》、《答何衡阳书》、郑鲜之《神不灭论》、罗含《更生论》、孙盛《与罗君章书》、何承天《达性论》、延之《释达性论》,而在齐梁时代形神之争发展到高潮,范《神灭论》、琛《难神论》、沈约《形神论》等。首先,我了解到沉约不仅写了《形神论》还写有《神不灭论》、《难范神灭论》、《答释法云书难范神灭论》、《六道相生作佛义》、《因缘义》等这一系列的文章,都是在反驳范的“神灭论”的观点,他曾说过“神本不灭,久所服膺;神灭之论,良用骇惕”。

由这篇文章可见沈约是有神主义者,是唯心主义者,而范是无神主义者。他们各持己见,从而引发的一场关於“有神还是无神”的论争。“对於形神之中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印度佛教之宗派大多是属於唯心主义的。换言之,它们往往认人的意识(识、识神之类)决定了人形体的存在与发展,其中只有识与识神等在起主导作用,而形只是从属於识和识神的,是识和识神的物质形态。”[2]

二、主张有神论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僧人一开始就奉佛神。在中国佛教界看来,有神论是佛教理所当然的主张,整个东晋南北朝佛教神不灭论思潮是对印度佛教有神论思想的巨大发展。佛教“神不灭”论所说的“神”既是生死轮回,承担业报的主体,又是大到涅境界的依据。[3]印度佛教原是反对神教得,大乘空宗从缘起性的空的观点出发,否定一切实体,也不赞成神不灭论。但是由於佛教讲业报轮回,就碰到轮回的主体问题,中国僧人及当时的思想界以及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的观点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不灭的灵魂作轮回报应的主体,把不变的神性作成佛的解脱的根据。慧远曾撰《神不灭论》梁武帝衍撰《立神明成佛记》,力陈人死后灵魂不死,神性不断,正因神性不断。所以“成佛之理皎然”,这种思想受到当时一些思想家的反对,由此衍化出南北朝时期的形神之争。[4]正是因沈约是跟随梁武帝,所以沉约的思想观点也是和梁武帝是一致的,主张“神不灭”论的观点。所以就写了《形神论》、《神不灭论》、《难范神灭论》等一系列文章。

“凡人一念之时。七尺不复关所念之地。凡人一念。圣人则无念不尽。圣人无己。七尺本自若空。以若空之七尺。总无不尽之万念。故能与凡夫异也。凡人一念忘彼七尺之时。则目废於视足废於践。当其忘目忘足。与夫无目无足亦何异哉。”这几句主要讲的是人的意识起主导作用,意识可以脱离人的躯体。圣人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就能与凡人区别开来。当人的意识脱离的躯体,则目、足都会脱离它们原有的功能,与人没有眼睛、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形是神的物质载体,形是神的作用,是第二位的。“但凡人之暂无其无。其无甚促。圣人长无其无。其无甚远。凡人之与圣其路本同。一念而暂忘则是凡品。万念而都忘则是大圣。以此言则形神几乎。”凡人与圣人对於意识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凡人的意识的是短促的、短暂的,而圣人的意识则是长久的。所以圣人的形神观念是不同於凡人的。形是有情有数有感,可以生灭变化的。神是超越情数感应,不会生灭变化,又能周遍感应业报的永恒不变的实体,形尽而神不灭。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与现在我们大多数数信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是相去甚远的。他这的圣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神或者是神灵,就是有神主义,即神不灭论。

三、讲究因果报应

“惑人疑因果相主毫分不爽。美恶之来皆有定业。而六度所修咸资力致。若修此力致复有前因。因熟果成自相感召。则力致之功不复得立。六度所修几於废矣。释迦迈九劫勇猛所成。勇猛之因定於无始。本不资九。安得称劫。余以因果情照本是二物。”[5]在此沈约主张“因果报应”的观点。并举出了“释迦迈九劫勇猛所成”的例子。为什么会迈九劫而勇猛所成,是因勇猛定於无始。“先有情照却有因果。情照既动而因果隋之。未有情照因果何。”作者讲究因果轮回报应,有什样的行就有什样的因果报应,因果与我们自身的行是分不开的,它们是二者不可分离的,没有了“情照”就不会出现“因果”,“因果”就没有付的地方。印度佛教原是反对神教的,大乘空宗从缘起性的空的观点出发,否定一切实体,也不赞成神不灭论。但是由於佛教讲业报轮回,就碰到轮回的主体问题,中国僧人及当时的思想界以及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的观点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不灭的灵魂作轮回报应的主体,把不变的神性作成佛的解脱的根据。“因识二涂用合本异。其本既异厥体不同。情照别起於理非碍。六度九劫差不足疑也。”佛教的“因果轮回报应”的观念,一直影响到后世。现在的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这种观念,俗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这就是讲究因果报应的,你做了什么,就会有什样的后果报应。做了好事,就会有好报;做了坏事,就会有恶报。这样可以让人们有一种意识,要多做善事,自己积阴德。笔者也比较赞成这种观点,多做善事,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同时这种观点与西方的信仰耶、中东的穆斯林有著异曲同工之妙,上帝、真主阿拉之类的有关,只要你做了好事,上帝、真主阿拉就会保佑你的,反之则会受到报应的,或者说是天谴的。这与国外的有神论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处,也许与我们人类共有的心有关。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一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在社会的磨练下或许有些人会变恶,有些人会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而变恶的人,就会有因果报应。所以就有“因果报应”。

四、总结

综上所述,沈约不仅在文学上有我们认可的成就,诗歌中的“永明体”。但在他的价值观里,可能与我们现在有些信仰唯物主义者有些背道而驰,但在他所属的生活的时代里,多种思想汇合,不知是因是追随梁武帝,所以就会有“有神论”的观点,还是因他自己的生活阅历而形成的“有神论”的观点。也可看出生活於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是自由开放的。在此之前只是儒家、道家及一些杂家的交融,因佛教的传入,又使得人们的思想接受了外来的思想,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南史・沈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369.

[2] 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仑苏稿[M].四川:巴蜀书社.2005.478

[3] 祁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16.

[4] 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3.

[5] 陶秉福.四库释家集成[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4.573-574.

上一篇: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下一篇:浅析英语新课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