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时间:2022-10-03 09:39:38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这个学科,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活动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转变 提高 教学效率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教师要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弥补教辅材料的不足,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尽量动员学生一起来寻找课程资源,至少有以下好处:小组分工,每个学生只负责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同龄人一起寻找课程资源,互相学习,互相教育,效果更好;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自找的材料范围更广,更切合实际,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如上到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课鸡卵(蛋)的结构时,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带鸡卵(蛋),结果每个同学都带来了,有的小组还带来了鸭卵(蛋)等其他鸟卵,而且带来的新鲜鸡卵(蛋)很多都是受精的,这是教师到市场上统一采购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概念,必要时可走出教室,把大自然作为课堂。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和“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这两个活动,我们只有到周围的林地、草坪和田间等室外环境,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室外活动使学生更留心周围的自然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浓了。但一定要组织好,注意安全。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举措:及时评价。及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活力源泉。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可让各活动组组长、科代表发挥更大的作用,设专门记录本,记录课堂活动和当场评价及违纪等情况,并与期末总评挂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不仅不能削弱“双基”而且必须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纯熟。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落实到不断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上,通过不断设问,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从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学生已观察和掌握了30%蔗糖溶液出现的现象后,进一步设问:如果换成50%的蔗糖溶液会如何?30%的硝酸钾溶液又如何?进而联系生产实际,提出“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什么危害,”如此环环相扣,进一步设问,学生会从中归纳出知识规律性。这些都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长期坚持下去,会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

笔者以为,作为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和谐观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以及爱国主义观点等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并不一定都是专题的、系统的,它渗透到了整个教材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将这些初步知识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点滴强化,潜移默化,逐步渗透到中学生的思想里,形成学生生物学基本素养。例如,讲植物和动物的相关内容时,要告诉学生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意义,要保护濒危物种,要让学生保护青蛙,保护鸟类,保护珍稀哺乳动物;做实验时,要尽量节约材料,将成活的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讲到人在生物圈的义务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到生物与环境时强调生态意识、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节水、节电、节粮的良好生活习惯等等。

三、生物课堂演示实验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通过开展生物实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结论中理解记忆新知识;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体验创新获得知识的乐趣;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家从实验中创造巨大发现的过程;特别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过分盲从权威,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发现了一些书上安排的不恰当的地方,通过认真细致观察、分析、理解和判断,勇于怀疑前人和书本提出结论,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合理设置教学情景。教学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究,关键是能否将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经验、需要、兴趣建立联系。生物教学本来是理论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针对实际问题举出一些典型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来解释说明问题并不难。作为实验性学科每个知识点几乎都有典型的背景,可以作为教学的情景。

2、适当加快教学节奏。在教学设计中做到详略得当,整体把握时间和节奏,把学生可注意紧紧吸引在听课上,达到思维紧跟着老师走。在有限的时间中让学生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必要时剩余部分可以叫给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既提高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合理使用多媒体。对多媒体教学不能过度依赖,适时适量地使用,才可以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教学应接近大自然,接近生物,越能说明问题。所以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优化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如何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设计好“怎么教”,还要设计好“怎么评”,做到科学管理,教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为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反馈信息,教学评价形式的突破是必然的。“一言堂”式的提问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运用抢答等提问方法可切实有效地达成评价目的。在每节课结束前用精心编制的课堂巩固练习,更可以让学生利用练习题进行自评或互评,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总之,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只有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断完善化,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洪林;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J]

[2]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 下一篇:中学物理力学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