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几点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03 07:42:35

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几点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方法观察中药房228种中药材,总结中药材变色原因。结果228种中药材中变色占38.60%(88/228);变色原因为加工或储存不当29例,氧化26例,湿度23例,温度12例,日光照射8例,杀虫剂8例。结论中药材变色的原因复杂,中药房应加强管理,妥善保管中药材。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房;变色;原因

各种品质优良的中药村都有其各处特有的颜色,一旦变色,往往意味着药材变质,对疗效产生影响。本文观察中药房228种中药材,总结中药材变色原因,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从2011年7月――2012年10月本院中药房采购的228种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228种中药材变化,筛选并统计变色的中药材,根据观察结果及临床经验总结中药材变色原因。

2结果

228种中药材中有88种变色,占38.60%,具体原因及占变色总数的比例见表1。

3讨论

引起中药材变色的原因多种多样,为妥善存储药材,保证其疗效,应注意以下几点因素:

3.1加工或储存不当因素不同的中药材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加工和储存方式,如白芷晒干前不得堆放防止其发酵黑心;白芍需刮去外皮,待水沸后再放入煮透,煮不透晒干后容易变黑,煮过头则会变淡;黄柏阴干时较鲜黄,晒干时则为黄棕。储存过久亦会使西瓜白汁、鲜生地汁、鲜莲子等新鲜药材变色,影响其疗效。

3.2氧化因素如果药材中含有可以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元素,应尽量避免其长时间与空气接触[1]。如含有较多糖和脂肪油的药材如胡桃仁、枸杞、柏子仁、党参等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产生反应,导致树脂化;含鞣质的药材如虎杖、白芍可被氧化为更深的颜色鞣红;含挥发性油脂的药材如木香、薄荷、白术等。

3.3湿度因素一般中药材都需经过阴干、晾晒等过程,其含水量比较低且需在湿度环境相对稳定的水平下保存。如湿度增加,药材容易反潮,发热,有利于各种害虫或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中药材变色,生霉虫蛀。如丹皮、枸杞子受潮易变红,进而酶变后变黑。湿度下降可使等滋润性药材,散瓣、失香、断裂,失去固有颜色。

3.4温度因素适当的温度是正常保存药材的关键,一般药房存储室温度要控制在15℃-23℃[2]。温度过高会使药材发热,加速其分子运动速率,使水分蒸发,造成干枯、脆裂,如薄荷、荆芥等;还会使粘性药材软化粘结,如天冬、阿胶等;使含脂肪油成份的药材如柏子仁、桃仁等油质外溢,这些都会使药材颜色发生变化。若温度过低,会引起某些药材部分细胞死亡,使其颜色变黑,品质变劣,如鲜莲子、鲜生地汁、银花露、鲜菖蒲等新鲜中药材。

3.5日光照射因素日光晾晒是为干燥中药材所进行的一种常见手段,但晾晒时间和程度控制不当亦会使药材品质和颜色发生变化。富含油脂类药材如郁李仁、杏仁、核桃仁等若爆晒会在表面产生油脂,即“泛油”现象[3]。含色素较多的药材如花类、草类、叶类在日光长时间照射下色素容易沉着,分解,使药材退色。含挥发性油脂类药材如当归、荆芥、薄荷等受日光照射油脂会挥发,使颜色变暗。含淀粉多的中药材如泽泻、大黄、贝母、葛根、北沙参、何首乌等日光照射过量会发黄或泛白等等。

3.6杀虫剂因素为防药材霉变或生虫,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使用一定剂量的杀虫剂,如二氯苯、二氧化硫、氯化苦、磷化铝等。这些杀虫剂渗透力较强,且不易挥发,对部分药材成分有一定不利影响,亦可使药材变色。如蜈蚣、牡蛎、水蛭、九香虫等动物类药材易被氯化苦及磷化铝腐蚀而变色;银耳、甘草等植物类药材易被硫熏后泛黄,变白等。

综上所述,引起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原因复杂多变,必需紧抓各个环节,注意防潮、防热、防鼠、防虫、定时检查、经常晾晒、避免日光直射,达到防止药材变色保证药材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根祥.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原因与措施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0(12):73-74.

[2]晏平.中药材变色原因浅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806.

[3]杨立娟,鲁艳红,刘国峰.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01):93.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影响结核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