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03 05:59:46

运用多媒体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能力是该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是学前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 多媒体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学家认为,儿童绘画是训练儿童了解美、热爱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手段,对于开发儿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诸多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见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究的关键问题。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大量的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学生的认识经验范围。二、激发兴趣,营造宽松的绘画环境和良好的氛围

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稚气的想象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应敏感地捕捉其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其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作出决定。在进行绘画“热带鱼”活动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热带鱼在海里嘻水、吐泡的镜头,给幼儿一个感情认识。屏幕上蓝色的海水五颜六色热带鱼在水草中穿游,千奇百怪的水生物在水中嘻戏,圆圆的卵石、长长的海带、美丽的珊瑚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蓝色的海洋之中,他们显得激动不已。此时,我带着大家随音乐表演鱼儿游动作,念“热带鱼”儿歌,音乐声中学生翩翩起舞、陶醉在蓝色的海洋之中,趁势我指着玻璃缸中的热带鱼饶有兴趣地说:“形状扁扁、五颜六色、小嘴圆圆、尾巴摇摇、多美的鱼儿!我们快把它画下来吧!”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拿来自己喜欢的各种绘画材料如:腊纸、水彩颜料、油画棒、棉签等跃跃欲试。我鼓励大家大胆构思、尽情表现,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在纸上尽情地、自由地涂画、撕贴,以表现海底世界中各种水生物、热带鱼游动的情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有的幼儿用彩色纸撕出了水草、海带的形状,有的用油画棒着色,大胆表现海水的宽广,有的用棉签画珊瑚、用水彩笔勾画出鱼儿在珊瑚间穿梭游动的情景,一幅画面千姿百态,汇成宽广奇特的海洋景色。尽管他们的作品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由让学生“学着画”转变为让其“画着学”

从表面上看是三个字位置的颠倒,但它却蕴含着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所谓让学生“学着画”,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作画的教学;而让学生“画着学”指的是在学生作画――充分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力,发展他们的认知个性,帮助其形成自信,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教学。最近,班上的小朋友对自然角里的“蚕”特别感兴趣,我就因趣利导,首先,请幼儿欣赏各种不同花形的丝绸制品,然后利用电教媒体播放有关“蚕”的碟片,让学生了解蚕吐丝,工人用丝纺织成丝绸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爱蚕宝宝的情感,然后结合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蚕的身体是怎样的?它有头有眼睛吗?小嘴巴在哪里?不喂桑叶能行吗?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作画。并采用我和学生们一起作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的画比我丰富的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尽可能地为学生们提供观察作画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展现自己具有个性的表达风格。不示范学生也能画,是不是老师就无须指导呢?实践证明: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上的指导和及时的指导,是将学生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我顺应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画奥特曼。看完画我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共性问题――画面中把奥特曼的手和脚画得很长,头画得小,可能学生要突出他手、脚进攻力的本领吧,我没有立刻指出并纠正他们的问题,而是让他们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欣赏奥的塑像,还组织学生看《奥特曼》碟片,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感受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并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把握整体的艺术想象,来表现出奥特曼英勇超凡的气势。这样一来幼儿的作品显示出稚拙的情趣和成人美术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活动中学生确认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和今后的发展等产生的好奇心,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记得有一次,开饭的时间到了,可有几个小朋友蹲在操场旁就是不去洗手,我走过去一看,只见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于是我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观察。一会儿,一个男孩问:“老师,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动那么大的食物?”接着,他一边用土堆起一座小山,一边说:“我们做个小实验吧,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去”。我也表示赞同,实验开始了,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往前走了,这时,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这样做,满足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支持了他们的探究行为。

四、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学生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向学生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空气?什么东西需要空气?学生顿时十分活跃,列举了生活需要空气的东西,如口琴、风琴、气球、吹肥皂泡、吹喇叭、救生圈、吹塑玩具、气垫船、动物生活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上一篇:谈数学创新教育的若干启示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