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10-03 05:49:12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摘 要】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入手论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课堂、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加深对英语这种语言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 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引言

新课程标准也着重指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现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并不能只看教师讲得多么好,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好。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求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以学生当作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因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应服务于学生的“学”,特别是我们教师要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英语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研究中,我注重从“主动性”上下功夫,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着问题探索,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交流、讨论、合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们热爱英语的兴趣。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是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者和协调者,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尊重学生,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张大均,1999)。因此,优秀的教师都特别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常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给学生以学习或生活上的关心和爱心;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营造轻松自然的外部环境,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情。这样的情感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牢牢记住,教育永远要以尊重、鼓励、启发为主要方法手段来达到目的,这远比批评和否定有效!”(候鸿节,2005)

三、注重因人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因此,注重因人施教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它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去说,去表达,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的差异,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不爱张嘴说,针对这种“安静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说一说别的同学说的对不对,并加以补充;让勤于思考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兴奋、活泼好动”的学生采用“以动制动”的办法,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多表演、多发表意见。这样围绕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性格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的长处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强化实际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英语是一种语言,我们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能在生活中运用它,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学了好多年的英语,考试成绩还不错,但让他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他却一句也说不上来,这显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缺憾。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表演、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英语角,针对不同的话题用英语去讨论、交流。老师最好亲自参与、引导,因为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任何活动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Hamer 1983;王笃勤 2002:11)。这样长期下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五、结束语

英语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劳动,没有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老师的工作将毫无意义。所以,优秀的老师都是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第一位,而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二位。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低,他在自身身心发展上就越感到无能为力,也无法主动学习。总之,教学中只有不断挖掘策动力,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既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又是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Ha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1983.

[2] 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上一篇: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