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几点改进

时间:2022-10-03 04:27:02

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几点改进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文主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改进本课程的教学,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6-7562-02

Some Improvements about Homepag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Juan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51, China)

Abstract: Homepag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s a highly practical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I hav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homepag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 project-driven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它的实践性非常强,包含内容非常丰富,随时展不断变化,且极具创造性,受到学生的欢迎。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技巧,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教师们一直关注的。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在积极探索,就此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1 确定教学目标

1.1 确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该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属于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本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位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图1。

《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它的先导课程,为它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比如熟悉设计平台,了解文字基本操作等等,同时《网页设计与制作》又为它的后续课程《动态网页设计》、《javascript脚本语言》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相关其它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素质。

1.2 课程教育任务

通过调研,分析该课程今后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学生将来主要面向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管理互联网信息,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根据从事这些岗位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制了本课程的教育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技巧。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具备:1)网站规划、创建及测试的能力;2)美化网页能力;3)考取相关行业证书的能力。

2 区分教学对象

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在我院电子商务、计算机相关专业都有开设。本课程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网页基础知识、CSS样式表、Dreamweaver、flash 、Fireworks及HTML语言、 Javascript语言等。该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较高,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小型网站的开发。考虑到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程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的特点、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有区别,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教学侧重网站开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CSS样式表及HTML语言,且能利用Javascript编写一些网页特效。而文科类学生对颜色、布局及构图较敏感,有一定图像处理基础,对他们则侧重网页设计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设计较美观的页面,能利用动画软件创造生动、活泼的页面。

3 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能适应行业技术的发展,选取以专项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时应 “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不可过多的强调理论或使用过时的版本,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将网页设计和制作中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两类: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按模块设计,将知识和技能分为四大模块:网页设计基础模块、网页设计技术模块、网页美工模块、产品开发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时及学生水平灵活选取教学内容。

4 改进教学方法

4.1 项目驱动教学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零散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页设计技术,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比较被动,他们通常过于专注某个案例制作步骤或网页制作工具的操作,而忽视完整的网站开发与制作。而如果采用项目驱动的专题教学模式则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驱动”是在研究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的基础上,选择难度适中,知识覆盖较广的项目。项目应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程,相关的学习活动都围绕这根主线进行。项目驱动教学突出特点是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生动直观,易于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课程,先设计一个总项目 ,再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小项目进行教学 。把总项目分成若干小项目,再把小项目分成不同的子项目,子项目再分解成步骤。 通常以子项目为教学单位,划分层次如下:总项目小项目子项目步骤。例如,设计一个“畅想未来”的网站,这个总项目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项目,单个页面可作为一个小项目,而该小项目又可分为版面布局、导航条制作、图片处理、动画效果等几个子项目。对于子项目教学过程,可按图2进行: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根据具体项目的开发流程细化的制定出项目进度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以子项目为教学单位,教师可结合教学大纲,收集与设计符合开发进度的教学专题。专题应尽可能将课程大部分知识点覆盖,由若干个教学案例组成,先易后难;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联系,前后连贯,为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服务。例如,在项目进度到网页的排版与布局时,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排版与布局的案例,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如何利用表格、层、框架来制作流行的排版和布局模式,学生对于网页的排版和布局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改变以往教师单纯用知识点讲解,学生学得比较零散的缺点,有较好教学效果。

4.2 分层次教学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很强,能快速掌握并理解教师所授知识,并能在理解基础上有所突破,而有的学生接受较慢,要通过不断重复才能掌握,因此,要根据学生掌握水平及学生学习的兴趣、智力水平、恒心等这因素些来区分学生层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保持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积极性。

分层次教学时,需要注意几点:第一 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能按同一目标要求;第二 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目标重点在于克服他们由于畏惧困难而引起的厌学情绪,利用有限时间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操作;对一般学生,目标重点在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和提高;对掌握较好学生,目标重点是使他们零散的知识更加系统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掌握这门课程;第三 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不是机械不可变动的。

分层次教学具体如何实施呢?

网页设计与制作每周在机房上机实践,分层次教学体现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试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在给定时间内完成某些子项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将这些子项目按由易到难分成不同的级别,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级别的子项目,鼓励学生在完成所选任务后尝试去完成更高层次级别的任务。如何鼓励学生能在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子项目后向更高层次任务挑战呢?教师可在上机指导过程中,做到前后联系,对于学生每次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师可将每次上机试验学生做出来的作品拷贝,建立文件夹分门别类存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品给予评定,并对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教学体现在对学生的提问与交流上。由于课堂是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师可从学生试验作品中选择不同难度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将这些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由于作品均出自同学之手,大家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根据这些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紧凑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网页制作知识,让大家体会到知识变能力的无穷乐趣,树立大家学习的信心。

4.3 专题讨论

虽然教师在设计项目进行专题教学时力求涵盖大多数知识点,但由于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发展迅速及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的局限,总有些遗漏和不足的地方。因此,教师应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视频,介绍一些优秀的网站,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可以组织学生按专题讨论分析这些优秀网站的创意、特点及使用的技术,在讨论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改革考核方式

网页设计与制作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笔试+机试或上交作品的方式,这两种考核方式各有利弊。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但不能反应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上交作品的考核方式能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反映不了理论水平且过程无法监控。笔者采用平时成绩(20%)+作品(20%)+分阶段考核(60%)方式,尽量使考试做到公平、可控,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水平。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的到课情况、试验报告填写情况、实训设备保存完好情况等组成;分阶段考核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子项目完成情况及最后期末机试组成,学生每次上机实践的作品均可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提交保存,这样每次学生子项目的完成情况教师均可查看,且能根据完成情况给定相应的成绩,这样各个阶段均可考核,弥补了只有最后一次上机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不足;学生最后上交的作品除了有作品外,还要有相应的日志,在什么阶段完成什么工作,用到哪些技术,如何实现某些效果等,而最后成绩的评定,主要通过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6 结束语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注重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颖莲.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2] 胡波.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8):222-227.

[3] 谢良辰.对网页制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6(7):104.

上一篇:CICS在银行联机事务处理中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ARP欺骗对校园网的危害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