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供销管理,转出企业高收益

时间:2022-10-03 03:53:07

加强产供销管理,转出企业高收益

摘要:加强产供销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促进食品制造企业强管理、增效益。

关键词:食品企业 周转率 增效益

近几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加大了对食品企业的监管,未来食品制造行业将加速洗牌,呈现出全国性及区域性品牌企业加速发展和整合,家庭作坊向品牌化、个性化及连锁经营方向发展,无品牌杂散小企业逐步被淘汰的格局。作为一家传统食品企业,如何抓住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有利时机,实现“调结构、促发展、抓管理、增效益”的目标,笔者认为,加强产供销管理,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尤其是存货周转率,是食品制造企业增效益最易见效的措施。

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通常是指销售收入除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两部分。笔者所就职的是一家20多年的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食品企业,固定资产已然形成,新增投入不大,食品行业属于竞争性强且市场开放度高的行业,不存在垄断性,因此要提高资产周转率,应该着力于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提升上。在流动资产里面,最最重要、占比最大的无疑就是应收账款与存货。

从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食品企业来看,目前的销售渠道多以商超、便利店为主,辅以经销商、个体门店或自营连锁门店等销售通路,电子商务多数仍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受制于销售通路,应收账款是食品企业无法回避的。应收账款形成于赊销模式,对食品企业来说主要产生于在销售额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商超及便利店,也有一些经销商的季节性授信。因此如何压缩商超、便利店的账期或者降低商超、便利店的销售占比,减少或避免给经销商授信,是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有效手段。

食品制造企业多数集采购、生产、销售于一体,存货从原料开始就伴随着每一个环节,库房也成了企业除车间以外的最大投资。因此,如何提高存货周转率是最能体现企业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和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存货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测定一定时期内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在食品制造企业,通常都设有营运部门负责协调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工作,并负责将销售计划转化成生产计划,下达原料采购计划。因此,对食品企业来说提高存货周转率需要销售、生产、采购、仓储等部门的联动,并要充分发挥营运部门剂的作用,促进几个部门之间象齿轮一样实现无缝链接,做到快速高效。笔者发现,现实中出现库存积压后,经常会听到营运部门抱怨销售计划数据不精确,销售部门抱怨产品供应不及时错过最佳销售期,生产部门说都是按照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的,采购部门说供应商都有采购最小批量要求,仓储部门抱怨库存太大仓库不够用等客观因素,却从来没有哪个部门会从自身总结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的存货大致分为三大类: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

原材料周转率是耗用原材料成本与原材料平均余额的比率。负责原材料采购的部门,一定想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一次性买够,以满足生产需求。因为他们知道,原材料一旦供应不上就会耽误生产,多买多积至少不会误事,所以营运部门要求采购多少,采购部门就拉进多少。企业所有的原材料只要囤积就意味着损失,不仅不会产生价值,还会占用库位,增加报损风险。提高原材料周转率,应该做好对企业外部供应商供货能力的管理;提高原材料周转率,采购部门应要求供应商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送货频率,从每月一次,变为半月一次,一周一次,甚至是每天一次。

在制品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车间库存周转情况,是指入库成品总成本与在制品平均余额的比率,在制品周转率体现的是企业的制造管理水平。缩短产品的加工时间对提高在制品的周转率尤为关键。自动化程度不同,在制品的周转率也不相同。如果不能提高自动化水平,就需要对整个流水线上每道工序的生产速度进行测算,一定要把生产速度提升起来,以降低在制品占压的成本。提高在制品周转率,要求制造部门应根据销售进度及时调整、科学安排生产班次,提高生产频率,不能营运部门要求生产多少就一次性生产出来,这对不是采取订单制销售的食品制造企业尤为重要。

产成品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产成品平均余额的比率。产成品周转率是存货管理的一个关键。销售部门经常会想多备一点货,希望当客户的需求来了以后有现成的货物可以发出。营运部门和制造部门也想多备货,把做好的产品放在一边,要货的时候就会减少一些压力。产成品的管理应该是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销售管理水平相契合。管理者追求的应该是产品出来以后不进仓库,最好能直接发给客户实现即时销售。

尽可能地将存货降低至最低最合理的水平,甚至是零库存,应是一家优秀企业永恒的追求。存货管理水平过低,就会引发与销售之间的不匹配,发生断货的情况;存货管理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成本过度增加。因此,存货水平与销售水平和制造水平的契合非常重要。现阶段企业面临人力成本、水电油煤等能源成本、原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在这些管理环节降低成本的难度较大,加强供应商管理,合理控制采购量及生产量,降低库房投入成本和存货成本无疑是企业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加强产供销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才能转出企业高收益。

参考文献:

[1]史永翔.向财务要利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石本仁.会计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兵团建筑企业全员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下一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