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3 02:32:50

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方法 分析2012 年3月~2014 年2 月院前急救接诊的20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评分(PTS)对伤情和受伤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5~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42.5%),男多于女;致伤工具主要是汽车(42.5%)和电动车(21.5%);头部与下肢是最常见的伤害部位;PTS 评估显示,重伤(PTS≤8)占23.5%;院前急救成功率87%。 结论 通过对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分析,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儿童交通伤害的现场救治,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院前急救;儿童;交通伤害;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2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8-00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raffic injury in first aid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first ai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00 children traffic injury cases from Mar 2012 to Feb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estimated traumatic condition and degree of injury by 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 Results Children traffic injury mainly occurred in the 5 to 9 age group (42.5%),boys were more than girls. The main vehicle leading to injure was car(42.5%)and electric bicycle(21.5%). Brain and limb were common sites of injury. PTS evaluation manifest that the serious injury(≤8) was account 23.5%. The successful rate of first aid was 87%. Conclusion Through clinical analysis of children traffic injury, we can take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andardize on-scene treat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first aid.

[Key words] First aid;Children;Traffic injury;Clinical Research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交通事故日益频发,道路交通伤害不仅是交通安全问题,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交通伤害是引起我省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在儿童伤害死亡中排第二位[2],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解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特点,本文对景德镇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2012年3月~2014年2月接诊的20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2年3月~2014年2月景德镇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在院前急救中接诊的200例儿童交通伤害病例。

1.2 方法

收集该段时间有关儿童交通伤害的院前急救病历资料,对患儿年龄、性别、致伤工具、伤害部位、受伤程度、院前救治措施及急救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0例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的年龄、性别分布

2.3 200例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的受伤程度和急救效果分布

见表3。小儿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是评估儿童创伤严重度和结局的可靠判断方法[3],范围-6分~+12分,评分越低者损伤越严重, PTS≤8分为重伤。院前急救成功率87%。

3 讨论

3.1 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特点

3.1.1 年龄与性别特征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关儿童的定义,即从出生后到18岁以下的人群,本文中的儿童指0~17周岁的人群。本研究显示,5~9岁组是儿童交通伤害的主要受害者,占全部病例的42.5%,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未成熟、对危险的识别判断和自我防护能力较差有关。受伤害儿童的男女性别比为1.82∶1,男童明显多于女童,考虑为男童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冒险、活动范围大,与国内的报道基本一致[4,5]。

3.1.2 致伤工具和伤害部位分析 在造成儿童交通伤害的各类致伤工具中,因汽车和电动车而受伤的比例分别占统计数的47.5%和21.5%,合计达69%,与汽车和电动车是当前我市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交通工具有关。儿童交通伤害的主要受伤部位是头部和下肢,分别占统计数的35.0%和32.5%,合计达67.5%。在多发伤的23例中也有18例受伤部位包括头部或下肢,考虑因儿童重心偏高、稳定性较差、受到撞击倒地时多以头面部着地致伤。在自行车致伤病例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常因父母将儿童置于自行车后座,骑行时致儿童足踝部辐条伤,本组共7例。

3.1.3 受伤程度和急救效果分析 本组统计数据中,重伤(PTS≤8分)47例,占23.5%,以汽车致伤为主。急救效果数据统计,96.5%的儿童交通伤害经院前急救后,安全送达医院,其中87%经采取急救措施后,途中病情好转或稳定。加重的19例中,13例因病情过于严重,限于救护车上条件有限,无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另外6例可能与急救措施不力有关。在死亡的7例中,6例为车到前人已死亡,1例为途中因病情恶化死亡。

3.2 院前急救要点

交通伤害的现场救治重点在于迅速评估伤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6-7]。儿童因其固有的生理特点,创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有特殊性,救治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

3.2.1 网络建设 合理布局的急救网络,高效、通畅的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是使伤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的保证。救护车配备GPS、对讲机、急救设备及药品耗材,急救人员24 h待命,能确保快速出车,最大限度地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通过车载电话能使救护车、事故现场、调度中心、网络医院等多方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伤员情况,指导现场自救并畅通绿色通道。

3.2.2 伤情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应评估现场环境,迅速让伤员脱离危险环境,根据PTS判断损伤严重程度,每15~30 分钟评估一次。因幼童可能无明确主诉,急救人员应详细查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必要措施,解决危及生命的因素[8]。

3.2.3 气道控制 进行气道控制是儿童交通伤害院前急救的首选措施。窒息是急救现场和转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儿童因头颈部稳定性差,交通伤害时易损伤高位颈髓和脑干,导致呼吸中枢或呼吸肌功能障碍;或因舌后坠、血液、痰液等堵塞呼吸道引起肺通气不足,因此儿童交通伤更易发生呼吸功能障碍[9]。

3.2.4 建立循环 重视“黄金1 h”、“白金10 m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是提高颅脑创伤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儿童交通伤害中多发伤常见,由于生理方面发育不成熟,耐受性非常差,极易出现创伤性休克。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快速、流畅的液体输入,对严重复合伤、休克者要建立2 条以上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深静脉通道[10]。

3.2.5 创伤处理 主要以损伤控制为原则,保护创口,有效止血,防止感染,避免加重损伤。对出血点给予直接压迫,是有效、安全、可行的止血方法,院前急救中首选;创口深部的出血,用填塞止血法;内脏膨出者,用环形垫、覆盖敷料、包扎固定;体内异物严禁拔出,周边垫高,敷料覆盖;怀疑颈椎骨折要上颈托固定,胸腰椎骨折用脊柱板固定,外露骨折端勿复位,以敷料包扎;断肢(指)应放入无菌袋内冷藏带回。

3.2.6 安全转运 儿童交通伤常有不同程度的多发伤,病情重、变化快。因此应将途中风险告知患儿家属,以取得理解并履行转运手续;转运时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创面出血和肢端末梢血运等,并保证各类管道通畅;通知网络医院做好抢救准备,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并告知驾驶员尽量保持车速平稳,减少颠簸。

3.3 问题与改进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转变, 院前急救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对儿童的院前急救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市目前参与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全部来自成人内、外科,也未配备专门的儿科急救设备。大龄儿童创伤的基本救治措施及原则已与成人接近,一般的外科医师多可胜任,而低龄儿童因其固有的生理特点,创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常有其特殊性,使救治与成人明显不同,如低龄儿童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儿童肢体骨折的处理等。交通伤事件的患者转送一般遵循“就近、就急”的原则,但我市多数网络医院没有小儿外科专业医师,对儿童创伤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手术的特殊要点等认识不足,尽可能将儿童交通伤比较集中到设有小儿外科的专科医院救治,至关重要[11]。

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对儿科急救的专业培训,掌握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特点,制定儿童交通伤害的抢救规范,对儿童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救治,保证安全转运。条件成熟时,应设立专门的儿童创伤急救单元, 配备适合儿童的急救设备如儿童颈托、儿童心电监护及除颤设备等,切实提高儿童交通伤害的救治水平。

3.4 预防

开展防范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安全教育,完善交通法规,加强儿童看管,尤其是5~9岁年龄段儿童;要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增加儿童警示标志,加强人行天桥、道路隔离带建设;高峰时段、学校附近增加交通警力,疏导交通;完善校车制度,鼓励乘坐校车,并制定严格的避让校车的交通法规,从而减少儿童交通伤害的发生[12]。

儿童个体小,易搬动,发生交通伤害后常由群众送诊。通过到企业、社区、学校、幼儿园等举办安全讲座,在群众中普及现代救护概念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综上所述,我市儿童交通伤害在院前急救中的年龄构成、致伤工具、损伤部位、受伤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降低各种交通伤事件的发生。同时,应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完善院前急救中儿童交通伤害相应医疗设备配置,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对儿童交通伤害急救技能的专科培训,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治效率和水平,从而有效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姜伟,鄢涛,谭鸿,等. 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J]. 海南医学,2013,24(10):1438-1440.

[2] 李艾,徐菲,朱丽萍,等. 江西省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43-845.

[3] 张延龄. 创伤评分系统[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21(9):99-101.

[4] 张绍强,刘筱娴. 儿童交通事故伤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322-323.

[5] 林琳,刘伟佳,张维蔚,等. 广州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211-213.

[6] 洪海斌,黄日华,孙电,等. 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及其院前急救的临床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2):111-112,114.

[7] 陈丽冰,于海玲,张进军. 北京市120院前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及现场救治[J].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4):308-310.

[8] 闫广庆. 婴幼儿颅脑交通伤特点及救治体会[J]. 创伤外科杂志,2004,6(3):202.

[9] 杨振华,李奕龙. 道路交通伤162例院前急救体会[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3):474-475.

[10] 普丽芬,普洁雁. 2787例儿童院前急救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55-56.

[11] 李继光. 小儿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控制与预防[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2):84-86.

[12] 高爱萍,陆秀文. 儿童交通伤害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17-19.

(收稿日期:2014-12-10)

上一篇:大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 下一篇:电厂DCS系统接地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