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浅探

时间:2022-10-03 02:16:58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浅探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爱生如子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弟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长远眼光的明智教师也主张“授之鱼,不如授之渔”,而语文又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结网捕鱼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浅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施小计,诱导学生大开金口

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人云亦云,师云亦云,书云亦云,学生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想方设法打破这一僵局,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可运用巧妙设疑,旁敲侧击,甚至激将法,诱逼个别活跃分子发言,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如:我初接一个差班,在分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时,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死不开口,我只好将现成答案写在黑板上,在写“伪善”一词时,我开始设疑激将,我说:“人们都说鲁四老爷伪善,我却觉得他很善良,他虽然嫌弃祥林嫂寡妇再嫁,伤风败俗,但在祥林嫂衣食无着时还是收留了她,且从不打骂她,这样的老爷人们凭什么说他伪善,我就为他抱屈。”我的话音刚落,立马有个学生“腾”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如果鲁四老爷善良,那他为什么最终要将祥林嫂一脚踢出大门,任她沦为乞丐,穷困至死?”我接着激他:“好,你说他不善良,那他前面两次为什么要收留祥林嫂?”这个学生胀红了脸,振振有辞地跟我争起来:“那是因为前两次祥林嫂身体强健,手脚勤快,有利用价值,而等到鲁四老爷榨不出她的血汗时,他逐她出门,毫不手软,他不只是伪善,他还冷酷。”我接着便一脸委屈,请求其他学生外援,霎时,课堂上学生金口大开,争论不休。

第二步倾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

应试教育迫使老师、学生都被参考书和标准答案所紧紧束缚,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首先要破茧而出,大刀阔斧,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独抒己见,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由此,你才会对富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思想的学生大加赏识,在教学过程中,你才会悉心呵护、精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珍视第一个运用创新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第一个运用创新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学生,对其要大加赞赏,不吝褒扬之词,因为自此之后,全班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会在这种鼓励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陡然高涨,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无数精辟、独到、新颖的见解会让教师应接不暇、垂首默叹、心花怒放。如:我在学生的自由练笔本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老师今天在讲《窦娥冤》时说窦娥是一个极富有反抗精神并且很善良的女子,她在临刑前发的第三桩誓愿却是让楚州大旱三年,那么楚州的老百姓怎么活,她还能称得上是善良吗?我真想不通。”看完后,我如获至宝地拿到教室里颂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此后的学生开始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顺畅自如地打开思路,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向着创新思维方向努力,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多维性和深刻性。如:在教《屈原》时,我启发学生说:“屈原的爱国精神可以让山河落泪,日月失辉,人们对他可以说是颂扬之至,那么,面对屈原,你敢不敢说个‘不’字?”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敢对他说‘不’字。屈原的爱国热忱确实令我感动 ,但是我却不赞赏他投河自杀的做法,他完全可以像鲁讯先生提倡的那样,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那样才能更有效的报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爱国。” 而在评论张仪时,我又启发道:“秦国的张仪到楚国来实施离间计,致使楚怀王疏远了栋梁之臣屈原,他的做法很卑劣,那么,你能不能换个角度重新评价他呢?”有个学生说:“站在楚国的立场上,张仪是卑劣,但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张仪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志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集体智慧的影响下向着创新思维方向发展。如:在学习时,学生通过自学,理解文意之后,我便让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信陵君。小组选代表发言,结果对信陵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组说信陵君礼贤下士 ,待人真诚,感动的食客都愿意以死相报。他很重情义,为救姐姐不惜窃虎符而得罪魏王。有的组则说信陵君很阴险,特别会笼络人心。他能玩弄心术,让侯赢为他所用,替他出谋划策,甚至为他北向自刎。而侯生献策说必要时要杀晋鄙,他则假意哭泣,最终自私地为了救姐姐而不顾魏国利益,杀了忠心耿耿的魏国老将。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运用让双方展开辩论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得以深刻,思维在争辩中得以升华。如:在评价信陵君时,我选择了一个辩论题——信陵君到底是足智多谋还是寡智无能?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双方争辩,互不相让。有的说信陵君寡智无能,他的计策都是门客们为他献上的,而在无计救赵时,竟然“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若不是侯生献策,他和众多门客岂不都成了刀下鬼。另一些学生说信陵君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不惜屈尊,礼贤下士,集众人智慧为己所用,这才是大智慧的人。

在课下,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写评论的方式,助其创新思维能力深入发展。

第三步 善引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时,有些学生发散思维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集中思维,以科学知识和逻辑规律,对发散思维进行验证,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如:在学习《〈指南录〉后序》时,有学生这样评价吕师孟和贾余庆,“自古以来,就有‘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说法,南宋已经腐朽不堪了,何必还要死守着不放,‘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没错,虽然自古以来人们都赞颂文天祥是忠贞的爱国志士,而唾骂他俩是卖国求荣之徒,但他们就是比文天祥活得好,人生如此,夫有何求?”我就此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他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又补充道:“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是做汉奸便可以安享荣华富贵,难道你也会做这种识时务的‘俊杰’,和日本人一起残害自己的同胞吗?”他听后,立即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何在。

在纠正学生这类错误时,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他会有一种受辱的感觉,从此金口难开。但教师剖析这类错误时,也要透辟深入,决不能估息错误观点。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决不可能一日梦醒便花好月圆,他需要师生长期而有效地共同努力,直至它渗入每个学生的血液,成为与他们终生相伴并令其终生受益的能力。语文教师依旧任重而道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探讨公路桥梁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轻钢厂房结构工程施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