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公开课》

时间:2022-10-03 01:46:30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公开课》

内容摘要:本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如何正确对待公开课。其本质为:合理地去认识公开、做到谦虚求教、合理运用以及以统筹兼顾,灵活运用等。

不同的人对其题意有不同的认识,但怎样对待公开课的态度是吸取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技能的根本所在。听,实际是为“学”而为基础的,只要认识到位,态度端正,才能达到“学”的目的。

关键词:适可而止、教学方法、基础知识、公开课。

公开课的设立,是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手段,所采取的一种惯用的常规教学为目的,达到一定效能的教学手段为基础实施的教学过程。因此,从一名教师而言,如何正确对待公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公开课》,以此达到共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合理地去认识公开课。

“万事开头难。”凡事都是这样的。刚步入课堂的新教师,他们满腹经纶而夸夸奇谈,然而一旦步入课堂,组织教学时,总是表现出极其不成熟的一面。其实,授课的技能,就是要把所授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操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去完成其教学任务。

但这种积累教学经验的方式,极其缓慢,不太适合飞速发展的教学要求,如果执意如此,其必定在教学过程中遭受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因此,听取同年级的公开课或其他公开课,既能提高自己的认知程度的水平,又能从中领悟到授课的技能,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向更高的方面推进。所以,听取公开课时,必须要做到认识到位。

凡是专业教师,面对公开课,都有不同的想法,并能从中吸收很多成功的教学例子变为己有。公开课,一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所得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其间有些公开课里还包含着很多教师汇集的精要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编排,如果不采取集思广益的方法来积累,自己很难发现的。记得,再一次公开课里,所讲的教学内容是: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内容是这样安排的:①25×4 ②25×40以及③205×4 ④205×40。

通过四道题的编排,其用意是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在做题的过程里学会判断,根据学生所得正确的判断、推理,推断出“末尾有0乘法”的运算法则。这种有机的编排,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起到基础知识与新知的衔接,更好地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如果忽略了,公开课中独有的知识要点,并忽略了这些知识机构的有机编排,使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走很多冤枉路;甚至过多而杂乱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教学的兴趣。

精而不乱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促成高质量的教学技能。这种具有一般特性的授课方式,是经过多年钻研教材必然所得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也许,每个人都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总能积累出这样、那样的经验。但学生并非是我们实验的对象,所以有些“精要”的教学技能,完全可以通过他人的展示而完善。只要对公开课的认识到位,总能发现很多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谦虚求教、合理运用。

谦虚求教,是每个学者的精神动力,欠缺“谦虚求教”的学知态度,我们只好在自设的“刚愎自用”的氛围里,停止教学技能的提升。听课贵在“谦虚求教”,有了这样的学知态度,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所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听取他人的公开课或自己教授的公开课,总有众多不易察觉的缺陷,阻碍着正常教学过程的运行。听取他人的意见,其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届毕业出来的年轻教授,在短短的教学实践里,教学技能得到“质”的飞跃;而有些教师年复一年地辛苦工作,他的教学技能总是停留在原地,成为一种心病而闷闷不乐。

虚心求教,可以帮助自己察觉出不足的地方,经过实践教学的洗涤、冲刷,最终使之自己的教学技能有了飞速的进步,受益与自己和学生。因此,把握时机,关注“公开课”,才能谦虚求教,才能提高自己。

所有的评比并非都是正确的,现在有很多教师在评比他人的“公开课”时,常常不能做到谨小慎微、客观公正。于是,胡乱点评他人的“公开课”,这样极大地挫伤他人的工作积极性。

合理运用他人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做到合理提取他人的教学建议:认为他人有用的经典教学模式,自己却未必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记得:我在讲授求未知数“×”时。根据等式的特征,使之左右相等。即:56+74=×。

在评比过程中,众多教师告诫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求未知数×的教学,因此56+74此类计算,更应简单。此话不假,但我讲授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计算过于简单使之失去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因此,我认为,此时计算不应过简也不应过难,适可而止。

谦虚求教的目的是合理运用,如果缺少谦虚求教的态度,就无法做到合理运用,更谈不上根据他人的教学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因此,谦虚求教是提高自己教学技能的基础,身为一名专业教师更应正确对待,使之提高自己的各项专业技能。

三、统筹兼顾,灵活运用。

不同的年级,由于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的差异,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适合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更好地掌握其数学的基础知识。

上次听取小学一年级所讲授的公开课时,其发现:教师只是按照课件的基本步骤来教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虽然,整堂课中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感染其学生,但学生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其接受能力和接受时间是极其有限的。但教师缺乏这些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其结果只能在无奈中,结束其教学任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步入小学课堂,使之对任何事情充满着各种遐想,极其富有创意的图画,游戏等,便显出极强的好奇心。教师本该根据这些基本的特性,收集一些图案、书籍、动画等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惜,这堂课自始至终,教师以单一的课件内容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其后来,很多“幼小”的学生在教师的“高压”强制下而昏昏欲睡。

统筹,其筹备适合学生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而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征来施展其教学方式方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灵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面对这堂课,面对学生沉闷的表情,极富经验的教师,必定能洞察出学生的兴趣所在。他们由于年龄的特征,不可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习其数学内容,这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征,课前做到统筹兼顾,就能在突发“事件”里,以游戏等多样的办法活跃其课堂气氛,以此来驱散学生的身心疲惫,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使之灵活地运用学生的个性和时间的差异,是面对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所采用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和活跃其教学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里接受和掌握其教学内容。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知其数学教学内容,其实完全可以同语文、藏文、品德等教材那样,在谈笑风生里完成其数学教学内容。因此,灵活掌握其授课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综合上述,其间的一切认识和感想,其实来自于一堂“公开课”中。公开课,对于一般教师而言,是取长补短,锐意进取的最佳途径。在听取公开课时,回顾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相互比较,取其他人的精要部分来提升自己的授课技能,这才是我们听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听取公开课时,必须要正确对待其――公开课。

上一篇:天津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