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淡化语法教学”还要教语法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10-09 09:38:03

试论“淡化语法教学”还要教语法的几点尝试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英语教师特别重视语法教学,扭曲了英语教学的本来面目,使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学习的轨道,把语言的交际功能置于脑后,把语言分析抬高到令人发指的地位。可想而知,这样的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出多少能够从事同声翻译的有用人才。

课程改革以来,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强调淡化语法教学,加强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近几年来,中考、高考试题中,语言知识运用试题,突出了 “淡化语法教学”的力度,指导英语教学走出语法教学的误区,走上以“语言交际”为主的教学之路,但这并没有否定语法教学,只是提倡英语教学要“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英语教师要准确理解,恰当把握,切实理顺英语教学的各种关系。

一、在面向全体学生过程中,“淡化语法教学”,但要表达准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英语越来越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工具之一,不懂英语、不会用英语交际的人,很难走向更大的市场。因此英语学习成了国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加大英语学习的力度,无论教学时间上,还是教学设备投入上,都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社会上各类英语教学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有人靠英语教学发了家,有人靠英语教学获得了名利,也有人为英语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达到了面向全体国民的程度,这样有利的教学形势,应该促进课堂英语教学深入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事实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如此,这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目前各类学教学班太大,班级学生数少则40到50名,60到70名属于一般情况,有的班级甚至达到90名以上。像这样大班级教学,很难在40分钟内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主观原因是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导致教师成了课堂的独立主角,大量时间在教师干瘪无味的讲解中流逝,学生在被动听课中昏昏欲睡。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这两种原因呢?我认为:一、教育投资不能成为挂在领导嘴上的形象工程,各级各类政府要切实解决校舍拥挤问题,尽快化解大班额问题。二、学校要在英语教学上舍得花钱,分班教学,尽量让英语课堂小班化。三、英语教师要树立敬业意识,勤快育人,抽时间挤时间和每一个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四、英语教师要创设真是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语言训练,养成“语言交际”的良好习惯。

不讲语法不是说教师可以信口开河,语无伦次,而是要求教师吐词清晰,语言规范,在语法点上重读、强读,引起学生注意,达到不教语法而教语法的目的。

二、在“语言交际”中,“淡化语法教学”但要巧妙渗透语法知识点。

淡化语法教学不是不要语法,本民族人学习外语,学一点语法很有必要,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巧妙渗透语法知识点才是上上之策。一是在口语中渗透语法。如:

A: Is this your sister’s dictionary?

B:No. Hers is in her desk.

像这一组对话,学生很快能背过,但其中的语法知识点,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并能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巧妙点拨,抓住sister’s dictionary,让学生回答它属于第几人称,只要学生能回答出“sister’s dictionary”属于第三人称,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另一半则是sister’s属于名词所有格,相当于名词性物主代词hers,如果学生能够把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互相替换,问题就迎刃而解。二是在听力教学中渗透语法知识。如:

Mr. Johnson studied in Leech School fifty years ago. One fine morning he came back to his school to give a talk to the small boys and girls there. He said slowly, “When I was your age, I wasn’t so happy as you are today. Do you know why you are so happy now?

Everyone became quiet after this question. No sound came from the children until the old man waited for a long time. Then a short boy in the front stood up and said with a smile, “If you speak long enough we won’t have any classes this morning. So we are very happy now.”

这则小故事叙述了Mr. Johnson在母校作报告时发生的事情,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引入过去的时光中,学生便会理解今天以前发生的事都应该用过去式表示。在汉语里用“了或过”表示,在英语里则在动词词尾加ed表示。到此为止,学生既弄清了概念也弄清了表达方式。简单的几句话,教会了一种时态的基本用法,足够了!再不要喋喋不休地讲解,下次在遇到类似的情况,稍微提一下就行。三是在书面表达中渗透语法。初中学生有必要进行简单的短文写作,教学生写作,不要难度太大,从写简单的句子开始,先写三到五句意思连贯的简单句子,逐步拓展,最后形成百字以上短文。现在以学生的习作为例,看看怎样

渗透语法知识点。

My schoolbag

I have a new schoolbag. It’s very nice. It’s a present from my sister on my birthday. It’s green, yellow and red. I like the color very much. In my schoolbag there are some books,a pencil-case, some copybooks and so on. I go to school with my schoolbag on my back every day. It is my good friend. It’s very useful. I like it very much. Do you have a schoolbag like mine?

这篇学生习作中,学生运用了一般现在时,不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运用正确。当我把这个题目给学生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写得这么好,有的学生写得错误百出,我利用作文讲评,在理顺句子、串联句意、组句成篇的过程中,简单地讲解了一般现在时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三人称单数的基本用法,学生记忆比较牢固,这是因为他们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矫正了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一时态的基本用法学生掌握得快而扎实。

三、在趣味教学中,“淡化语法教学”但要在不经意间画龙点睛。

寓教于乐是教师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为什么“乐”不起来呢?一是教师没有幽默感。二是教师知识贮备不够。没有幽默感的教师,只要有充分的知识贮备,也能使课堂快乐起来。比如,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讲一个笑话,提振学生精神。如:

He isn’t a rose(他不是一支玫瑰)

Teacher: Mrs. Smith, you should give your son a bath. No

one at school will sit next to him. (斯密斯夫人,你该给你儿子洗个澡。在学校里,没有人愿意和他挨着坐)

Mrs. Smith: It sounds interesting, but does it matter? My

son studies at school. His classmates don’t have to smell

him―he isn’t a rose.(听起来很有趣,但这有什么关系

呢?我儿子在校学习,他的同学不必闻他―他不是一支

玫瑰。)

讲这则笑话,不用讲语法完全可以,学生接

受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讲语法,则把学生

大脑里形成的整体概念破坏了。

再如,给学生讲知识性较强的故事。如:

Liu Xiang’s birthday gift(刘翔的生日礼物)

Liu Xiang got a gold medal in 110-metre hurdles at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米跨栏金牌。)[在今年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110米跨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原纪录是由英国名将科林•克逊保持的12秒91。] Liu Xiang said this was the best gift for his 23rd birthday.(刘翔说这是他23岁生日的最好礼物。)

教师讲类似这样的故事,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喜爱的东西的详细情况,能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课堂上不多讲,就那么几句,不但能够提振学术精神,也能提起学生兴趣,是学生爱上英语,爱上学习。

穿插故事,让学生快乐,其目的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学习而快乐,在学生快乐之后,提纲挈领地讲一下遇到的语法现象,不但不会使学生生厌,反而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点,这就犹如《画龙点睛》的故事,传递给我们的道理一样深刻。

“淡化语法教学”是针对把英语教学当作语法教学分析课来上的现象提出来的有效理念,是教师必须切实实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果继续抱着传统的“语法分析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不但会贻误学生,而且使自己的教学跟不上时代,总是走在别人的后面,对自己评职晋级造成很大损失。但是“淡化语法教学”不说不教语法,教师不能走极端,放弃必要的语法点拨,丧失语言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总是在迷茫中学习,没有进步。

说到底,关键是如何把握 “度”的问题。真理也是这样,有“度”就有真理,在一定的“度”之内,是真理,超过一定的“度”,是谬误。对于“度”的把握,没有恰当的方法,在于教师的悟性。如果悟性高,则能恰当把握,否则,谁也教不会。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概也在于此。“度”是成败得失的垫脚石,成功的人总是能垫得很合适。

参考书目:《英语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快乐英语》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