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常见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03 01:45:06

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常见原因分析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出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对同一错误可能会反复地出现,这也是令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教师害怕学生出现错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对错误往往会采取回避态度,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后继学习步入错误更多、更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审视和处理学生的错误信息,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准确性,更多的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深刻性。

一、高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1.对概念、公式、定理理解不清或混淆而出错

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概念时没有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把握准概念,或者不注意公式定理的前提条件,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解题出错。

例1:设f(x)=log2(2x+1),g(x)=log2(2x-1),若关于x的函数F(x)=g(x)-f(x)-m在[1,2]上有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F(x)=g(x)-f(x)-m=log2■-m,由F(x)在(1,2)上有零点,得F(1)F(2)≤0,即(log2■-m)(log2■-m)≤0,解得log2■≤m≤log2■.

错因分析:零点存在定理运用有误。尽管答案正确,但过程错误。由F(x)在[1,2]上有零点推出F(1)F(2)≤0是错误的,其逆命题是成立的.

正解:F(x)=g(x)-f(x)-m=log2■-m=log2(1-■)-m,可证F(x)在[1,2]上递增,F(1)=log2■-m,F(2)=log2■-m,则F(1)≤0,F(2)≥0,解得log2■≤m≤log2■.

2.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出错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3.在解题过程中,观察、分析问题时出错

学生往往由于观察不够仔细或又是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彻,在做题时出现了本来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例2:设n阶方阵An=

1 3 5 … 2n-12n+1 2n+3 2n+5 … 4n-14n+1 4n+3 4n+5 … 6n-1… … … … …2n(n-1)+1 2n(n-1)+3 2n(n-1)+5 … 2n2-1

任取An中的一个元素,记为x1;划去x1所在的行和列,将剩下的元素按原来的位置关系组成n-1阶方阵An-1,任取An-1中的一个元素,记为x2;划去x2所在的行和列,……;将最后剩下的一个元素记为xn.记Sn=x1+x2+…+xn,则Sn=____.

误解:Sn=x1+x2+…+xn=1+(2n+3)+(4n+5)+…+(2n2-1)

=2(12+22+…+n2)-n=■n(n+1)(2n+1)-n=■

错因分析:由于对xn=2n2-1观察得不够准确,采用了错误的求和方法,实质上1+(2n+3)+(4n+5)+…+(2n2-1)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正解:根据题意Sn用n的表达式是确定的,不妨将x1,x2,…,xn分别取An中主对角线上的值1,2n+3,4n+5,…,2n2-1,则Sn=x1+x2+…+xn=1+(2n+3)+(4n+5)+…+(2n2-1)=n+■(2n+2)=n3.

二、减少高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相关知识的特征,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只注重结果。对于概念课要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公式和定理要强调其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如,在讲基本不等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定理的前提条件,即两个数都是正数。对这些特殊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明确地向学生指明,并通过典型的错例分析来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列举或设计典型事实来加深学生对这些特殊要求的理解。

2.重视对错题的分析,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的实质和原因

教师要善于根据已有的经验,准确地把握住易错点,做好预测差错的工作,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教学。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教师要扩大评价范围,力求学生学习信息回收的准确性,防止让表面的正确结论掩盖了过程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或各类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与学生一起分析导致知识缺漏、思维障碍和技能匮乏的原因,然后实施矫正训练。对于数学中的一些经典错误甚至要求学生要记住错解和错因,避免下次无意识地运用错误方法解题。

3.认真分析、总结出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加以评述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但无论教师平时怎样纠正,学生在认识和运用上,总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这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不足为奇,关键的是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善于利用,合理引导。通过剖析、修正错误,研究差错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掌握预防出错的策略,这是化错为利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集中学生的错误信息,分析总结出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并以错误信息为素材,设计“错误剖析课”。

综上所述,我们对学生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合理引导,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

上一篇: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下一篇:照水荷花细细香,让诗意语文伴随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