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探析

时间:2022-10-03 01:39:16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探析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基础,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分析了普通工科院校在研究生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改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改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强化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等措施对促进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地方院校;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崔海亭(1964-),男,河北蠡县人,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彭培英(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22-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特别是普通院校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这样就必然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出的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不高,创造能力不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因此,切实通过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强化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等措施改进和加强研究生教育,促进普通院校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研究生教育仅仅停留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知识的巩固、论文的写作方面是不够的,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在完成了本专科教育以后,已具备了进行科研方面和创新能力培养所必备的专业素养。与重点大学相比,普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通常更加注重研究生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完成情况及就业问题,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水平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学生做大项目和实际课题机会很少,大部分研究生只是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比较虚的研究,一些研究生只是简单分析别人已有的成果或者用软件验证已有的结果,因而也造成有水平的学术成果太少,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1-5]

一、阻碍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1.研究生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部分都是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的学习,用剩余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历来是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部分地方院校基础学科授课时数达到45%以上,专业学位课程只占35%~45%,而且大多数专业课程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节。

2.研究生导师存在的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关键的外部因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受导师素质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只有站在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才能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近几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导师队伍严重缺乏。一些普通院校降低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门槛。另外,个别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偏少,科研经费明显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直接参加科研课题,只是纸上谈兵,缺少真正进行科研的机会,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也有个别导师虽然自身学术能力很强,但只顾忙于自己的社会活动和科研课题,对学生的培养缺乏责任心,对所带的学生采取放任的方式。这样必然会造成所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另外,我国研究生招生以考试为主,且只考数学、英语和政治。至于专业课,一些学校考题的重复率很高,并不是考查考生的研究能力。在面试阶段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判断其研究能力,并且部分院校招生困难,生源不足,报考地方院校的往往是本校中等的学生或本三的学生。还有一些跨专业的考生只匆匆学习了很少两门考研的专业课,基础知识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创新的基石。这样的学生,其创新能力可想而知。

4.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国外多采用宽进严出,如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为30%~40%,日本大约为45%,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国外研究生教育正好相反,属于“严进宽出”型,研究生学位答辩通过率在95%以上。[6]我国研究生在攻读学位过程中都需经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查―论文答辩”几道关。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来讲,这些过程明显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真正对论文质量进行公正评价的是盲审制度,但需盲审的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小。一部分研究生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在写作论文时根据能找到的资料盲目堆砌或四处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干脆直接移用别人的论文,更有甚者直接高薪聘请“”代劳。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7-9]

二、提高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调整和改进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发展个性提供足够空间。要鼓励和支持导师与研究生任课教学老师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基本体现基础课程的前沿性和专业课程的适用性,增设跨学科课程,增加一些专题课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讨、分析和研究能力。特别是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备课、给同学讲一次课,老师给予补充和更正。对部分有特殊才能和专长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可适当改变,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处理。比如我专业开设了强化传热技术、化工设备流场仿真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现代设计、流体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等课程,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能力,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聘任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控制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经费,并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选择、培养过程等方面要特别重视,激发研究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科研欲望。采取措施激励优秀导师脱颖而出,比如只要获得部级项目就直接被聘为研究生导师。同时,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导师不能再担任研究生导师。

3.改革研究生招生和质量管理方法

(1)改革研究生面试制度,加大研究生面试成绩比例,延长面试时间,以重点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

(2)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在选用国内优秀教材的同时还要引进部分国外原版的优秀教材,对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定期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在研究生课题进行过程中,研究生要定期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所有研究生要参加并且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获取他人工作的指导。

(4)为了保证评阅的公正性,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采用盲审评阅。

4.建设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

为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变封闭式培养为产学研联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我专业和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河北博宇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石家庄东方石油化工机械厂等企业签订了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为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试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和学校的科研课题,成为导师的助手和研究合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让研究生负责整个课题或子课题的实施,以便更好地激发科研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论文结合这些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阐述,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为研究生建立了创新平台,营造了创新氛围,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5.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信息和学术交流论坛,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设置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拓创新的课外科技活动,资助优秀硕士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参加上述活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这必然会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高校研究生培养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现代化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研究课题。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究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措施在各个方面促使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亭,郭彦书.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3-15.

[2]彭培英,崔海亭,韦玉堂.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16.

[3]夏登峰,江宁,刘宏建.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5):146-147.

[4]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1-53.

[5]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6]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1(4):76-79.

[7]李福华.实行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8-20.

[8]张树山,刘忠宝,马国远.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环境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15-17.

[9]付延玲.研究生创新潜力开发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52-54.

上一篇:以社区发展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启示 下一篇:必须坚持不懈地狠抓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