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时代外语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

时间:2022-10-03 01:03:13

慕课时代外语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

摘要:微课是慕课时代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翻转课堂的外语慕课不应再停留于理念,而应付诸行动。文章阐述了《英国文学史》课程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的举措,旨在为文学课堂的翻转与微课化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关键词:英国文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084―05[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13

一 引言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它所提供的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使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界线不断模糊和重叠。慕课打破了教育场域原有的资本配置格局,引发场域中原有位置上的震荡和关系摩擦,突出表现是各方力量对时空资源的争夺。”

英语专业的《英国文学史》课程普遍存在“赶进度”、“满堂灌”和“重史轻读”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更喜欢“速食阅读文化”,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缺乏兴趣。要切实提高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其作品的领悟和分析能力,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微课课程,建设慕课程以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团队根据慕课的理念,对《英国文学史》课程进行了改革,将微课、慕课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将翻转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场域,形成了模块化、结构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 总体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慕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课程融合为一体。教学过程要考虑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与技术的关系,还要考虑“师生”能动性,使硬件、软件、师生得到充分融合,发生“共振”(见图1)。

本团队依据微课特点,设计微讲义、微课件、微测试、微总结,提取文学课程知识节点,撰写文学课程微课脚本,利用录频软件制作微课视频,并将其应用于翻转课堂。一系列微课以特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结构方式共同搭建出结构化、主题式的文学学习微环境(如图2所示)。

2 课程内容设计

团队教师根据文学体裁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八个板块:英国文学史概览、诗歌、散文、戏剧、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和总结,每个板块由“课程视频”、“课程课件”、“课程微课”、“纵深阅读”、“练习与实践”、“在线互动平台”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课程课件”是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微课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微课”是课程的重难点;“纵深阅读”和“练习与实践”是课程实践;“在线交流”是课堂的延伸及师生的互动。根据作家、作品、体裁或重难点,撰写微视频脚本,搜集素材,通过若干相对独立的微视频开展教学。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观看相关的TED演讲,阅读原著,在网上提交作业,根据在线题库开展自我检测,同时,给学生提供大量可持续开发学习资源,以多模态方式开展教学:师生共同利用Inspiration、Smartdraw、Flash等软件,设计制作头脑风暴图、知识树或微视频。

3 教学模式设计

本团队根据教师特长和文学体裁采取分段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稳定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又有普遍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展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文学作品。本团队还采用断代学习法、集中区别学习法、体裁分类法等,把作家作品分类,横向比较各个作家的特点,纵向比较流派及作家。采用线上讲授+线下讨论的多元化方式。线上每2周讲授一个文学体裁,将内容分解为多个微视频呈现,并以“在线交流平台”进行总结、延伸和拓展。线下则包括英语辩论、戏剧表演、主题展示、电子书、微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延伸活动。

三 《英国文学史》微课建设

大数据为课程的普及提供了信息支撑,泛在学习为即时学习提供了技术动力,翻转课堂为慕课创立了现实版的网络课程标本。慕课的特征是学习对象、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与教育理念等的开放性,随时随地、主动学习、数据记录等的网络化,课程的组织方式、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等的创新性。而微课的特征是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资源丰富多样及结构相对独立。慕课均具有资源多元、受众面广、自主参与等特点。究其实质,慕课是同一课程下的微课群。借助慕课平台,推进微课的开放与共享,是充分发挥微课作用,提升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1 微课的设计与实现

(1)微课的基本要素

“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课程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处理,使之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终端提供内容服务。”本团队在课程设计时,坚持从“微”入手,形成微内容、微视频、微素材、微课件、微练习、微答案与微反馈的循环,并设计制作了系列微课视频,便于学生随时观看。

(2)微课的类型

本团队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了四类的微课:说明型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微课的基本内涵、设计原理与方法,测评标准与依据;呈现型微课利用关键文学知识节点,如作家关系等设计制作微课,使学生对文学史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例如,团队根据英国文学史对马洛、莎士比亚、谢丽丹、萧伯纳的总体评价和关系梳理,以时间为顺序,制作了四位剧作家的文学关系微视频。

该微视频设计包括脚本、片头、片尾、主体内容,通过电子黑板、文字呈现、画外音、作家肖像、动漫、音乐分别展示四位剧作家文学成就。画面动静结合,充满趣味。讲授型微课旨在通过微视频向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扩展其工作记忆,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知识管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图形、动画和视频,采用自然图像思维,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习者的认知和接收。”例如:团队结合英国诗人彭斯和其诗作“Red,Red Rose”,利用“SmartDraw”和“Camatasia Studio”设计制作了微视频。内容包括:诗人和重要作品简介、诗歌难点讲解、文体特征分析、韵律和节奏分析、头脑风暴和讨论、纵深阅读、诗歌吟唱等教学活动。任务/活动类微课为深入浅出、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包括微戏剧表演、微剧本创作等。

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内容分配,节奏的把握,画面的动静结合及视觉的接受性。“微课程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要体现微课的完整性,还需6个配套‘微教学资源’(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才可能发挥更大的学习效益。”

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把教师从繁琐的传授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有利于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首先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然后设计制作教学视频;其次,应考虑个体差异;再次,组织高效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开展探究式、任务型学习活动。本团队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依据以下设计原则:1)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文学知识的建构和内化;2)实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学生可灵活选择文学学习资源,反复观看视频;3)创建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课前下载微课件,观看微视频、TED演讲、国际公开课程等。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开展大脑风暴,将文学知识节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视觉与听觉刺激,使学生了解文学要点间的联系,强化其学习及记忆效果。

部分课时采用“网络资源+网络互动+普通课堂”跨媒体的模式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和微课,用“iebook”制作电子书,在网络上进行讨论。课内,教师检查阅读情况,解答问题,参与讨论。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教师不仅提供了教学视频,微课视频以及其他资源,还提供在线辅导。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吸收内化”。

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学生充分互动,在对课前微视频中知识点再度梳理的基础上,补充板书和电子文档等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并根据网络中学生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排除大部分学生的疑点和难点。

四 结语

慕课背景下的外语教学不再是理念,而是行动。要不断将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转变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理念,克服技术“敷衍”感与技术“恐惧”感。讲课视频放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理念与“文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全媒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教学资源为支撑的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课内课外互动空间无限扩大。

上一篇:微课程应用于高三遗传学核心概念复习的探索与... 下一篇:例谈生物学因“图”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