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10-03 12:48:03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之我见

摘要:高效的数学课堂,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才能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教材 猜想质疑 巩固反思

高效课堂,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实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有素质”。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本文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呢?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及知识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比较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异同点。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掌握知识。总之,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层层递进的启发,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提高整体参与意识。

二、讲授与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对大自然认识的结晶,总之是一个“结果”,这只是看到知识的“静态”。如果根据这个观点,教学只是把结果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记住或反复的练习就行了,这样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后展开讨论,不但轻松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而且让他们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知识的“静态”,而且用“动态”的观点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猜想与质疑,培养数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得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质疑是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动手、动口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我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以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然后让学生自己用纸板做成的学具拼一拼、凑一凑,之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大胆质疑、讨论,通过学生的动手拼、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很自然地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使他们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握和巩固了新知识。

四、巩固与反思,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巩固所获取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而且要让学生经过反思,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不足之处,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易于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就能通过自学获得成功,增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巩固练习中,我们应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不拘一格地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从中选出最佳的解法。这样学生不仅开拓了解题思路,而且培养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练习与质疑,体会主动参与的乐趣

适度的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应用自己主动获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的答案,品尝劳动的果实,是十分愉悦的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难易要适中,要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如学完了小数乘法的简算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8.88×12.5,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并找出其中的最佳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了四种算法。这样的练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既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交流、成功和自尊的需要,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指导与参与,促使整体成绩的提高

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培养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由于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差而导致学习基础差,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问,并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课堂练习中多辅导,采取独立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与参与,便会逐步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参与,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七、读书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有不少数学教师只重视讲和练,而忽视了“读”。学生的数学知识绝大多数是靠“听”与“练”获得的。这样下去,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思想和被动学习的心态,当他们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即使不会也不去求教于书本 ,只会依赖教师或他人,这对培养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日后的继续学习都十分不利。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中的“读”,因为有些知识课本中表达得非常明白,学生可以通过读书来思索、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自学才是真正的学习”。每节课教师必须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教材,通过阅读去掌握知识,积累一定的读书技巧和方法,真正将看、听、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变“学会”为“会学”。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思维训练为主线,才能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2.

(责编 赵建荣)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进行创造性教学